从“永久保存”到“交互体验”,“数字敦煌”共情“Z世代”
4月18日,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致辞。 “数字藏经洞”项目组供图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30年前,为实现敦煌石窟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开启“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如今,日趋成熟的数字采集技术和系列成果,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图书出版、对外展览等,昔日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字化呈现和演绎,渐成“Z世代”共情体验。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该院已完成近30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这批数字化采集成果在近年“边采集边应用”,及时把它服务于如开展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同时,近年社会对敦煌数字化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敦煌研究院明年就建院80年了,虽然我们在技术、学术上不断进步和创新,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就是首先要做好保护。”苏伯民说,经历了千余年各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和破坏的壁画非常脆弱,该院持续不断研发新的保护技术,使敦煌壁画得到了较好保护状态。
“为什么提出数字化呢?任何一个物品,随着岁月不断推进,它总有一些损失。”苏伯民说,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家很多项目支持下,加之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该院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可以把现在看到最真实的内容,通过最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保存下来。
不仅如此,“数字敦煌”还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这成为数字时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资源。
在苏伯民看来,数字化成果在敦煌学术研究、保护研究和文化弘扬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这些年在海内外举办了多场展览,以前只能采用画家临摹的一些作品,但由于不便远距离辗转运输,限制了展览的规模和频次,而数字化成果就为将来办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支撑。
苏伯民说,未来随着“数字敦煌”技术更加成熟,这些数字资源将在不断吸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上,来辅助学者开展文物价值等各方面发掘和研究,比如通过一些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进行风格比对、图像比对、元素发掘等,而过去只能通过肉眼和人工方式来进行识别。
继去年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为海内外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出“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共创平台,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18日也正式上线,民众可在“数字藏经洞”中“亲历”藏经洞关键历史场景。
苏伯民根据30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称,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足以让每一位中华儿女拥有值得自豪的各种文物,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可能对国家文化遗产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限,这是一个缺憾。而“数字藏经洞”可在短时间内高清呈现传统文化价值,通过“沉浸式”“参与式”交互体验引起年轻人更多关注。
“Z世代接触信息和资讯手段主要是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而不是通过传统书本,所以通过数字化不断创新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才更利于让更多人去了解。”苏伯民表示,基于“数字敦煌”资源和敦煌学研究成果,以及游戏科技加持,结合当前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才能让敦煌文化不断“活起来”“动起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举办 已出现“一展难求”局面
- 联合调查组进驻!重庆燃气与控股股东华润燃气股价大跌
- 当古老陶瓷遇上现代科技 河北内丘邢窑白瓷古韵匠心展新姿
- (寻味中华 | 唐人街)曼谷耀华力路:乡味半世无改 中医义诊百年
- 云南石林彝族“绣郎”巧手“挑花绣朵”传技艺
- 2024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启幕 “非遗”与“时尚”交相辉映
- 泰山景区管委会通告:2月16日起泰山恢复正常开放
- 河北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 (进博故事)进博舞台上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 “中国就是我家”:写福字包饺子,外国友人在京迎新春(组图)
- 超2600万标准箱 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中新健康|保乳还是保命,乳腺癌患者告别极限选择
- 包粽子体验宋式点茶 台胞在福建南平共庆端午
- 9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数”说中国对外投资稳中有进发展
- 安徽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专家: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器物埋藏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
- 和评理|中美合作造福两国,更是大势所趋、世界期待
- 中国普查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 千年以上古树超万株
- “韩红爱心·百人援吉”公益行动长春发车 支持基层医卫建设
- 珠江委专题会商部署珠江枯水期压咸补淡调度工作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之江大地文脉谱华章
- 家乡民众追忆琼瑶:惠泽电视湘军 唯留潇洒人生
- 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总体仍处景气区间
- 青岛某生物公司开展代孕?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
- 提升“人在路上、路在景中”驾驶体验 四川全面启动普通公路旅游化改造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东山:养好“黄金鱼” 共绘“鲳”盛景
- 西藏山南:整治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 商务部就欧盟对华外国补贴调查等问题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
-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以竹代塑”提出一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进展?
- 四川发现一种新石斛
- 韩雅玲:把房颤综合防治和长期管理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
- “国潮汉风年 地道徐州味”2025徐州文旅新春消费季全面启动
- 2024年北京书市开幕 民众书页间“赏古阅今”
- 心脏越圆患病风险可能越高
-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国宝罕见同台“讲述”千年文都故事
- 上海举行城市中心区域综合应急演练 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 不幸罹患热射病哪些保险可以赔?
- 第20届长春汽博会首次单设新能源汽车馆
- 前8月中国铁路发送旅客近30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