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在酒泉:锲而不舍,铁笔生花,他只拿作品说话
图为朱增平创作的锲金画《铁人王进喜》。(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兰州4月13日电 (刘潇)“每一幅画都是我的作品,虽然我学习锲金画时间不长,但我始终觉得,认真的态度能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锲金画非遗传承人朱增平说,他只拿作品说话。
锲金画是用小刀在金板、银板、高压氧化后的铝板上雕刻作画。走进“90后”朱增平工作室,只见他一手压着金属板,一手拿刀,以刀代笔,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变化,使金属板上呈现出立体的艺术效果。他介绍说,锲金画又被称为“闪光的白描”。
朱增平从小就喜欢画画,直到现在,他也在坚持。他认为,基本功需要勤练,不能忘。
朱增平是在网络平台上知道锲金画的,当他看到用一支“铁笔”就能在坚硬的铁板上创作出一幅画的时候,他迷恋上了这种作画方式。
行动力很强的朱增平马上开始自学锲金画,得益于常年以来的绘画基础,他上手很快,没几年就可以创作出令人称赞的作品。但是高标准的朱增平并不满意,他说,自学是靠自己摸索,要画好锲金画,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2020年,他拜“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兆武为师,自此,他跟着师父开始系统学习锲金画。
虽然起步较晚,但朱增平凭借认真刻苦的品质,进步飞快,他也开始尝试雕刻难度更高的人像作品。
从选择人物形象照片,到选择金属板,再到开始下刀。朱增平说,有时候前期准备需要花费一个多月,正式下刀时,也会先在其他金属板上进行试刀,力度和方向没问题后,才会正式作画。
“虽然只创作一幅画,但我会用完三块试练金属板。”他说。
2022年,他花费近半年时间创作出来的《铁人王进喜》荣获第二届玉门文艺奖三等奖。从那时起,朱增平创作锲金画时,会融入很多酒泉市文化特色,他说,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知道锲金画,同时也更了解酒泉。
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金属雕刻作品《敦煌榆林窟文殊菩萨》于2022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如今,身为国家高级美术师的他,时常会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介绍锲金画,他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中体会锲金画的独特魅力,从小培养兴趣,努力将锲金画传承下去。(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以冲突已致超9800人遇难 被哈马斯扣为人质的女孩已逝
- 成都航空枢纽上半年运送旅客3458.9万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 央行发行202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央行票据
- 寒潮来袭 粤湘铁路部门多举措畅通出行路
- 桂林铁路枢纽变迁:山水秀甲天下 宾客乘“龙”入画
- “津津有道——Dou游中国数字文旅发展论坛”将在天津开幕
- 1个月劲销3亿,红星美凯龙“以旧换新”激活金九银十
- 国家图书馆“文津阅新”首次出京走进临汾 将在各地开展阅读推广
- 民政部动员引导全国慈善组织积极有序支援西藏灾区
- 马斯克母亲“打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令人着迷!
- 急救科普让更多人在第一时间自救互救
- 书信安排身后事应符法定形式 订立遗嘱宜单独书写
- 民众着华服漫步大漠 享新疆尉犁“十里春风”
- 金融“旋转门”腐败:离职官员,被企业抢着要
- 10万人次打卡、40万种图书、1亿馆采,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落幕
- 海普瑞遭遇A股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涉案近亿,律师表示追回难度大
- vivo S20系列正式发布 专注于年轻人的AI手机2299元起售
- 千余只宠物汇聚广州 超5万名游客乐享萌宠嘉年华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证监会发声!释放多个重磅信号,事关你的股票
- 热门推荐
-
- 柬埔寨龙眼对华出口超万吨 农产品借力电商渠道抢滩市场
- 584名海内外演奏者在青岛成功挑战“最大规模的巴松合奏”世界纪录
- 台风红色预警继续发布:浙江福建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 货拉拉“信息安全月”顺利落幕,多元活动织密信息安全网
- 江西“故宫厅”揭牌 74件宫廷珐琅器亮相开厅首展
- 中新健康 | 管窥四川县域医共体建设:如何破解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OPPO发布Find N3 Flip 刘作虎:将开启折叠手机行业一个新的时代
- 贵州: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预计2024年可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
- 令人不安!获取枪支更容易,美国年轻枪手越来越多
- “女教师被丈夫举报出轨学生”当事人首发声:网传信息非事实,正维权
- 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12号线同日完成三权移交
- 农民唱主角“农味”十足 广西开展逾百场庆丰收活动
- 中亚多国救援队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
- 特朗普:若今年11月败选 4年后将不再竞选美国总统
- 纪念程砚秋诞辰120周年——“程韵洋声”吕洋系列专场展演在天津开幕
- 今年青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带动7万余户农牧民就业增收
- 名创优品“她友力”公益项目走进青海茫崖,助力青少年女生健康成长
- 联合国报告:到2030年消除儿童极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或将无法实现
- 【解局】美国向乌提供集束弹药,为什么惹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