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什么?正午日影柱状图给你新答案
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之一,探寻龙是什么,需要从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开始。在中国远古时代,有三位皇帝,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和伏羲氏太昊帝。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发现了中药;黄帝发明了舟车,所以黄帝又名轩辕氏。那么“伏羲”这两个字呢?是不是也和神农轩辕的名字一样,是要表彰太昊帝伏羲氏的伟大贡献呢?
伏羲就是伏光,可是光不是动物啊,怎么降伏呢?但光的速度是非常快,没有哪个真正的动物能够追上光,也许是从速度快这个角度,把光比拟成了动物,所以是伏光。那么伏羲是如何降伏光的呢?
也许是伏羲的速度很快,跑得比光还快,能追上光,就像是降伏了光,所以叫伏光。
说到追光,另外一位大神夸父有一个追太阳的故事:夸父逐日。但是《列子.汤问》中的夸父逐日,有一点不一样: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
夸父不自量力,想追太阳的影子,追逐到山谷的角落里。口渴了,想找水喝,就去喝黄河水,黄河水喝干了,又去喝渭河水,渭河水也被喝干了。又往北去大泽喝水,还没到大泽,就渴死了。夸父的骨肉腐烂,浸泡了夸父的拐杖,夸父的拐杖生了一片树林,叫邓林,邓林方圆几千里。夸父是植树造林的祖师爷啊。
这里的关键字是追日影,是日影,不是日。
成语夸父逐日,少了一个字,但意思就全反了,夸父追逐的是日影,日影和日正好在相反的方向,太阳越低,日影越远,离太阳越远,应该越凉快,可怜的夸父,居然被渴死了。
夸父逐日,不是像飞蛾扑火那么鲁莽,直接去追太阳,而是追逐日影,伏羲也追逐日影,不过伏羲追逐日影,就轻松多了,夸父要知道了会后悔不及的。《周髀算经》伏羲“日中立杆测影”,立一根表杆,专门观测正午时分的影子,正午时分的影子就短多了嘛,而且表杆的高度是自己把控的,所以影子的长度也能把控,伏羲追逐日影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伏羲轻松追逐日影,心态放松了,就有心思搞创新了,我们来看看伏羲做了什么创新。伏羲降伏光,不仅仅是轻松追逐光影,更重要的是根据太阳光的影子发现了天的秘密,即《周髀算经》中的“日中立杆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
为了专门测量正午时分的日影,后来发明了天文仪器圭表,为了方便展示伏羲的创新,我们用圭表来举例,圭表的圭线上有每天正午日影线长度的刻度,也许是因为把每天正午的日影线混在一起研究,不够清楚,伏羲会有一个很自然很简单的操作,把每天正午日影线在旁边空地上并排刻画出来。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取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的正午日影线,这并排排列的正午日影线,就像现代数据可视化分析中的柱状图,把它叫做正午日影柱状图。由于正午日影线的长度变化是由长到短,然后又由短到长,接着又由长到短,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正午日影柱状图必然是像波浪一样起伏,这起伏的波浪线,是不是有点龙的感觉了?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我在网上搜到了北京的正午日影线数据,用三年的数据,然后编写了一个小小的程序,按现代数据可视化技术中的柱状图的原理,横坐标为日期,纵坐标为正午日影线长度,把这些数据画出来,这正午日影柱状图和我的预想完全一样,就像一条起伏的巨龙。
这张图是静态的,但它本来是动态的,这需要想象一番,闭上眼睛,深呼吸,充分发挥想象力,每天增加一条日影线,再来个一百倍速快进,这条线就动起来了,优美地动起来了。
然后这条龙就活了,腾飞起来了,它就是龙,就是华夏文明传说中的龙,伏羲降伏的光一样的动物就是这条龙。我找了一张龙的图片,和正午日影柱状图拟合了一下,完美融合,从形象上印证了我的猜想。
正午日影柱状图代表太阳的回归运动的道,是天时天道的可视化形象,代表了天时天道,所以这条龙是时间之龙,传说中的龙就是时间之龙。
现在可以给龙一个准确的定义了:龙是代表太阳回归运动的正午日影柱状图的拟物化形象,是虚拟之物,是时间之龙,是天道天时的化身。
如果龙是时间之龙,那么古人在发明龙这个字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龙的这个形象呢?于是我就去找龙的甲骨文,发现龙的甲骨文很多,多达数十种,可能是因为龙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是虚拟之物,所以古人对龙的形象也很纠结。
但是这数十种龙的甲骨文,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一段波浪线,就像正午日影柱状图的一个片段,也是时间之龙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一个甲骨文,正好是天的甲骨文和时间之龙的一个片段,可以会意为天行之道,是弯曲的波浪形,完美地诠释了龙是时间之龙。
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华文明崇尚龙,没有崇尚老虎狮子这种力量巨大异常凶猛的动物,而是崇尚时间之龙,因为时间之龙是中华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崇尚智慧不崇尚蛮力的表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爱点亮人生 《老式喜剧》迎新一轮演出
- 法国外交部就法以间的一起外交事件召见以色列驻法大使
- 福建厦门消防开展硬核山岳救援演练
- 28次掌声献给滚烫的西班牙生命之舞
- 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换钱党”等违法犯罪专项工作部署会召开
- 澳大利亚科学家:期待澳中两国在医学领域加强合作
- 美媒:冬季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33人死亡
- 俄一架米格-31战斗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毁 搜救工作已展开
- 西藏深度游新趋势带动“藏装热”
- 最新研究:欧洲酿酒葡萄起源于西亚驯化与当地野生亲属杂交后代
-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已投运装机超4400万千瓦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月货邮吞吐量累计突破22000吨
- 今日广西海南岛等地雨势较强 南海热带扰动将加强为热带低压
- 招商银行扎实推进减费让利 落实惠企利民
- 国际观察:“伏特台风”再证美国网络霸权恶行
- 宁夏将提前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贴逾2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小小“灵芝伞”撑起致富“大产业”
- 美媒:美国药品短缺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 1月份资金面存多个扰动因素 春节前降准预期升温
- 广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年累计交易金额1.9万亿元 将持续优化风险防控模型
- 热门推荐
-
- 中国计划在农村开辟风电发展新增长极
- 后备箱一开一关,又是一年 返程路上大家行囊里都装了些啥?
- 郑汴洛铁路将推出旅游计次票 激发秋季游热潮
- 印度北方邦踩踏事件死亡人数升至122人
- 专家热议互联网基础资源创新 哪些要警惕?哪些要攻关?
- 青海一捐献者捐多个器官和眼角膜 5人受益
- 两岸学者对谈信俗交流:承载共同价值观
- “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干啥?
- 湖北神农架发现新记录鸟类长趾滨鹬
- 青海省未检工作:众行致远 “法护”未来之苗
- 广西崇左新平台、新业态“双加持” 增添外贸新动能
- 400余知名企业聚首“投资安徽行” 外企看好产业链及人才
- “金鸡”的传承与创新
- 重装优化样板房 “超前体验”未来生活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中国商飞签约战略合作 共推国产飞机进疆规模化运营
-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燃气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 从浙江义乌观奥运经济 商户:是窗口亦是风口
- 【统战地标 上海】一百多年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这里提出
- “不见外的老外”聂子瑞:我在中国18年 见证许多奇迹 | 世界观
- 乌媒:乌多地拉响防空警报,基辅附近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