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活红娘”孙毓敏:何人不起桃李情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刘越)梨园流芳百世,台下遗爱千秋。3月28日18时57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3岁。30日上午,记者来到孙毓敏生前任职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下文称北戏),参与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从艺70余年,孙毓敏桃李满天下。在追悼活动现场,许多曾受过她谆谆教诲的学生胸别白花、眼含热泪,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哀悼和追忆。
众人送别孙毓敏
3月29日至31日,北戏在校内的少儿戏剧场四层设置了灵堂,以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吊唁。现场气氛肃穆,墙上孙毓敏的遗照嘴角带笑,慈爱温柔,“毓秀钟灵承前启后,敏慧好学一精多能”的挽联分挂两侧。灵堂内,亲属们站在左侧,强忍悲痛,向前来吊唁的众人鞠躬。
厅内布满了社会各界赠送的鲜花和挽联,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杨春霞、杨凤一等文艺界人士,以及闻讯而来的戏迷、观众到灵堂哀悼,濮存昕、侯少奎、尚长荣等虽未亲至,但也送来了寄托哀思的花圈。
记者抵达学校时,恰逢一批学子为孙院长献上白菊。当日,北戏京剧系全体师生及其他系师生代表到场吊唁。京剧系师生们说,把京剧学习好、传承好就是对孙院长最大的纪念。
“这几天心情一直不能平复。我师父这几年常常关心着学校,关心着我们荀派艺术包括整个京剧的发展。就在她出事前的一两天,还在给我打电话,说要办荀派的《红娘》《荀灌娘》《杜十娘》这几出戏。”作为孙毓敏的弟子,北戏副院长许翠难掩悲痛:“今天在这样的场合面对师父,那一刹我就想,真的不能辜负师父对我们的期待和嘱托,一定要好好完成老师所有的心愿,让她老人家安息。”
“孙老师是我们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原院长,也是终身名誉院长,孙院长的离去,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北戏现任院长秦艳表情沉重:“生前学校有活动,她亲力亲为来参加。她是非常坚强的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她特别有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段时间因为身体原因,我们没有见面,但是她给我写了封信。她最担心的是北戏的发展,特别跟我强调了这件事。她是真的把京剧传承和人才培养当成事业和责任来完成的。”
桃李满天下 哀悼寄伤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孙毓敏走得太突然了。
“我在师父抢救的当天就知道消息了,在上海处理了一些手头的工作就赶回来了,到北京的时候是晚上8:40。”提起恩师的离去,孙毓敏的弟子唐禾香哽咽难言:“那会师父在急救室里边,她眼角全是眼泪,我给她擦了一下。后来她转到了协和医院,前两天本来以为好转了,我们所有的徒弟还挺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大家都有点接受不了。”
“我每年都回来看她,她会给我写一封信,说‘我给你念念我写的’。都是关于艺术的、工作上的、身体上的(内容),她老觉得我瘦,让我必须注意身体。”唐禾香与孙毓敏的师徒情始于1993年。30年的传艺授业让两人胜似亲人。说着说着,唐禾香捂着脸泪如雨下:“我没有师父了,我没有师父了。”
“老师对孩子们非常关切,亲力亲为。我们去年9月份演出了《白蛇传》,师父虽然没有现场观看,但她还是看着录像,亲手写下了很多笔记。”提及与恩师的过往,爱徒许翠表情悲切:“她每次看我的戏都会写很多建议和想法,有什么问题都给我总结,这些手稿我都留着,非常的宝贵。我很难过,再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给我们把关了。”
1991年,孙毓敏成为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她提出“戏曲少而精,艺术广而博”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此外,她还教授了百余名荀派弟子,成为传授京剧艺术的名师。
“师父一直是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没有人要求她怎么做,完全是她的一种责任感跟使命感。”唐禾香说:“荀慧生大师的长孙荀皓老师经常说,孙老师不是扛着荀派大旗,她是举着荀派大旗来带动这些荀派的弟子。”
“孙老师不仅教我艺术,还教我做人。她不是一个纯粹的表演艺术家,她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个不朽的灵魂,永远活在我的心中。”许翠说:“我们一定要把她的精神保留下来,发扬光大。”
择一业,忠一生的荀派“活红娘”
幼时长于梨园,死前心系梨园,孙毓敏将毕生都献给了京剧艺术。
她从小家境贫寒,7岁学艺,8岁登台,初习武旦,后攻花旦。走上戏曲之路后,她曾师从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张君秋,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荀慧生京剧团,拜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成为荀派亲传弟子。
择一业,忠一生。从艺70余年,孙毓敏为观众献上了《荀灌娘》《红娘》《勘玉钏》等经典剧目,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其优美悦耳的唱腔、俏丽妩媚的扮相和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娘》是荀派的经典之作,孙毓敏被票友称为“活红娘”,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剧作家吴祖光曾称赞她“功崇惟志,业广唯勤”。不仅擅演荀派本门剧目,孙毓敏还创排了《宋宫奇冤》《双玉缘》《痴梦》和《一代贤后》等新剧目。更不必说她曾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同时还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荀风毓骨”的美誉响彻大江南北。
孙毓敏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宣传和普及,先后出版了《孙毓敏谈艺录》《我这两辈子》《孙毓敏唱腔伴奏曲谱集》《孙毓敏研究文集》《梨园漫记》等一系列谈艺录、剧本集、伴奏带、曲谱集、唱腔集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明薪火。2021年,她更是以81岁高龄担任京剧大戏《芦荡火种》的艺术总监,让无数人感受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震撼。
据悉,孙毓敏的追悼会将于4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最后一程送别过后,希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自在登场、生动热烈。(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卡努”逼近 浙江温州启动水上防台Ⅱ级应急响应
-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发现天然石墨烯
- 日本九州地区多个火山口喷发
- 商务部: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 从五指山唱到塞纳河
- 山东企业刮起智能化技改之风 激活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与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 美国多地发生针对亚裔的入室盗窃案件
- 广东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 持续调度部署防汛防风工作
- 40岁后不妨每年检测空腹血糖
- 中肯合作助力肯尼亚加快发展步伐(新时代中非合作)
- 净菜食品安全如何保证?浙江两会关注“舌尖上的安全”
- 别再光说happy birthday了,学学古人如何祝寿呗!
- 卖惨短视频何以频出“新花样”
- 天津研发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全球首次实现吨级量产
- 全国首座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在川投运
- 北京连续两天最高气温超40℃ 时隔9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科技赋能助力新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河北高温后开启“大跳水”模式 局地降幅超18℃
-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寿命只有50年?上海官方辟谣
- 热门推荐
-
- 2023广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收录119家餐厅
- 深圳宝安赴泰国开展经贸合作交流
- 舞蹈诗《河湟》青海西宁上演:一剧跨千年,最忆是河湟
- 聚焦如何表现“好人好事” 电影《天大的事》研讨会举办
- 确保晋煤外运畅通 瓦日铁路加长版集中修结束
- 上半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香港展播季发布
- 两岸青年南京谋创业 创业导师建言献策
- (巴黎奥运)马克龙确认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将按计划在塞纳河上举行
- 汽车“盲订”可以有,但别盲目下单
- 山西援疆的文化元素:润情润心润产业
- 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 今年春运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亿人次
- 博物致知|小镇“双博” 把世界装进水乡橱窗里
- 广州“郑仙传说”融入新潮元素 传统非遗焕新活力
- “浙江一万年”展览开幕:万年稻米亮相 3D复刻吴越石窟
- 连云港一商户被曝短斤少两,官方:罚款市场方35万元,涉事商户被行拘
- 中方回应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公司出口许可证
- 元旦假期“成绩单”出炉:四川685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 广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推动蔗糖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