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新疆传承发展何以更显“多元”?
舞台上的何铁军。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2日电 (喇小飞)“这些年京剧在新疆发展越来越多元,戏迷们越发专业,京剧传承发展的土壤更深厚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导演何铁军近日对记者说。
13岁进入艺术学校学习京剧,18岁进入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从舞台上潇洒轩昂的老生到幕后呕心沥血创作的编剧,再到国家一级导演,40余年间何铁军见证了京剧在新疆的发展变迁。
从台上“老生”到台下编导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见到何铁军时,他正在吃早餐,不时哼几句《野猪林·大雪飘》经典唱段。桌上放着几个热腾腾的烤包子。
虽已久不上台,何铁军嗓音依旧明亮清晰。他的父亲是新疆知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何德生,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他13岁就加入乌鲁木齐市艺术学校京剧班学习,家庭与学校的戏曲启蒙让他对京剧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毯子功,腿功,靶子功和身段功,这四门功课是对形、体的塑造,对身体挑战很大。”谈起戏曲表演基本功,何铁军说,基本功虽苦,但却是上台表演成功的保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戏剧文化出现衰退现象,前辈们建议何铁军多学一门手艺。1989年,何铁军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习,学习如何以科学的编导体系促进京剧在当代的发展。两年时间,他不断积累戏曲知识,享受着京剧和戏曲魅力,也开启了他审视现代京剧艺术的新视野。
学成归来后,他在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中身兼数职,既能写剧本,又能导节目,需要的时候还能拿起老生的本行登场表演。
地域特点愈发凸显
何铁军犹记得前辈们讲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京剧迷们是如何抱着棉被在乌鲁木齐剧场外连夜排队只为买一张演出票的情景。
谈起新疆京剧发展现状,何铁军说,京剧近年来在新疆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戏曲剧团更专业化、规范化;二是京剧等传统戏曲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合更为密切,运用民族乐器、舞蹈等民族元素,地域特点愈发凸显;第三则是民众基础更加深厚。
何铁军以京剧《天山红花》阿依古丽唱腔为例,戏曲中融入哈萨克音乐元素“呼唤音型”,“呼唤音型”是哈萨克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动机,在开场之前的过门中采用哈萨克民歌中的常用前八后十六节奏型表现骏马飞奔景象。
“今年京剧团要到南疆四地州进行200场的演出交流。”何铁军说,京剧院自2019年营业以来,月均演出58场,给数以万计的戏曲爱好者与观众带来了传统经典剧目、原创剧目以及跨界合作的主题表演。
探索京剧发展新路径
谈起京剧在新疆发展面临的困境,何铁军直言:“目前还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为培养专业后备人才,他与国家京剧院洽谈合作,邀请著名京剧艺术家赴新疆演出,新疆的青年演员也通过相关人才培养项目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交流。
“一进”与“一出”,不仅吸引市民走进剧场看戏,更为新疆京剧事业培养了更多人才。
何铁军还与新疆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商讨相关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剧团+专业院校的模式厚植培养戏曲人才的土壤,目前新疆艺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三个京剧专业班。
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创作,再通过艺术表演让更多人了解戏曲这一传统文化是他认为京剧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正途。
2021年国内京剧艺术最高舞台之一——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由他此前取材乌鲁木齐百姓身边事,创作的饱含新疆元素的原创现代戏《石榴红了》参演线上展演剧目,是全疆唯一入选剧目。
“希望通过《石榴红了》以京剧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乌鲁木齐,了解新疆。”何铁军说,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主人公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反映的工作生活离不开新疆地域特点,比如人物造型、故事结构、音乐风格都融入了浓郁的新疆地方特色。
他举例称,该剧在序曲,幕间曲和闭幕曲中都采用了塔吉克音乐元素与新编塔吉克民族舞蹈等。
此外,为让更多的百姓了解京剧艺术,何铁军大胆融合创新,此前曾举办“国风雅韵”主题京剧秀。在剧目芭蕾舞《花雅禅》中,当脚穿芭蕾舞鞋、身穿着传统京剧水袖的演员们登上舞台时,立刻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优雅的舞步既有芭蕾舞的修长与优雅,也有京剧的动人与妩媚,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碰撞出中西方文化的火花,令人眼前一亮。
“跨界合作不是要用一种文化去改变另一种文化,而是要把多种文化融合,从戏曲文化宝藏中汲取灵感,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融合的眼光塑造全新的绮丽,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节目。”(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州际公路坍塌致大规模交通拥堵 当地通勤成大麻烦
- 一场国际教育论坛频被“拖堂” 亚欧多国代表“求贤若渴”
- 中国代表呼吁全力延缓气候变暖遏制海平面快速上升趋势
- 央行: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23年提供查询服务达53亿次
- 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指导管理调解组织已达2000家
-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公园接待游客906.74万人次
- 重庆:四年内监测记录冬候鸟增加20种
- 40余国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绿色可持续海洋建设
-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专家建言保障低空安全
- 山东政企协同联动 破解企业科技创新难题
- 6天完成时长近4分钟短片 博主利用AI“极速”制作动画引关注
- 广西苍梧一铺面火灾致5死 初步认定起火原因为电气线路故障
- 【世界说】美媒:美国犯罪率下降皆因数据缺失 难以反映民众生活深受犯罪困扰事实
- 人民网评:心中有爱 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 肮脏小作坊,怎么就“变身”高分外卖店?
- 英国“工党台湾之友会”代表团窜台 中国驻英使馆予以强烈谴责
- 新疆疏勒: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乡镇全覆盖
-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 接到新型视频通话 小心“共享屏幕”骗局
- 北京推进扬尘专项治理 二季度空气质量小幅改善
- 热门推荐
-
- 报告称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市场创新高度活跃
- 张光北再饰将领: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能让人温故知新
- 总台记者探访丨福岛核事故阴影未散 “解禁”区返乡民众寥寥无几
- 伊利跨文化管理创新实践斩获最佳案例金奖,跨文化融合助推国际化发展
- 北京推出21处“赏红”景区 金秋赏叶“不扎堆儿”
- 中国驻巴西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东西问·传世名画丨董宝厚:《洛神赋图》为何千古流芳?
- 上半年山西实际使用外资4.94亿美元 同比增144.26%
- 福暖中国|城管亮灯人的新春心愿:想让杭城的每盏灯都亮着
- 中考742分报幼师,何时不再上热搜?
- 北京召开“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联合座谈指导会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范围扩至11省份
-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 冰雪“冷资源”为旅游复苏注入“热动力”
-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 杭州升级政策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 促科技成果转化
-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简介增发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途
- 关于优化调整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
- 恺英网络子公司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