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1名杂技少年的特殊“毕业典礼”
中新社南昌2月16日电 题:江西21名杂技少年的特殊“毕业典礼”
作者 刘占昆 熊锦阳
花式空竹、蹬技表演《青春飞扬》,柔术表演《又见青花瓷》,滚筒、手技表演《星空遐想》……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16日在江西省展演中心上演。
这是江西省杂技团杂技班的21名杂技少年第一次正式走上正规舞台。他们用九个杂技节目“绽放”这六年刻苦训练的精彩技艺,为自己和观众献上一次特殊的“毕业典礼”,引得台下掌声连连。
今年12岁的周多加是杂技班最小的学员,她最大梦想便是能站上大舞台。她告诉记者,自己六年前便开始练习杂技基本功。
从倒立、跟斗、压腿、开胯到技巧组合,扎实的基本功让她在台上的表演得心应手。她腼腆地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很紧张,但一听到台下的掌声,我就不紧张了,表演很舒服。”
78岁的阚雪芳是江西省杂技团的第一批团员,更是杂技界的“传奇人物”,由她指导的杂技演出曾荣获多个奖项。听到江西省杂技班开班,六年前她主动请缨成为一名返聘教师。
“我看着这些孩子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自信登台,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热爱,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非常自豪。”阚雪芳说。
江西省杂技团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在历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多次夺得“金狮奖”“银狮奖”,更曾是第十二届拉蒂纳国际杂技比赛中的金奖得主,名声响彻海外。但因十几年未曾招新生,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段。
对阚雪芳来说,教导这21个孩子更像是一份传承。“这21个孩子是我最后一批学生,也将是江西杂技未来的‘星星之火’,我相信他们将延续江西杂技辉煌,代表江西征战更大舞台。”阚雪芳说道。
据江西文演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小玲介绍,这批孩子已经全部入驻江西省杂技团,他们将经过半年跟岗实习,在今年6月通过考核后,最终成为一名专业杂技演员。
“杂技是享誉中外的‘国粹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杂技团将以这批杂技小演员为抓手,精心打造一批精品杂技节目,全力冲击行业大赛大奖,重振‘江西杂技’辉煌。同时也将踊跃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成为江西‘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刘小玲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翰墨雅逸 青春华夏”——当代中国大学生书法艺术巴黎特展举行
- 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委约话剧《狼烟北平》首演在即
- 中新健康丨专家:仍有约75%患者在确诊时处于肺癌晚期
- 去年A股年度现金分红合计2.24万亿元
- 太行山里的新“枫”景
- 假冒鲁花花生油 “挂羊头卖狗肉”?现在有了新认证
- 美媒:OpenAI董事会与阿尔特曼讨论让其重返CEO岗位
- 官方通报广西一男生遭欺凌:2名涉事学生被刑拘
- 美国海岸警卫队:“泰坦”号残骸中发现疑似人类遗骸
- 德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2%
- (文化新纪行)探访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千年烽燧“话新生”
- 宁夏开展2023年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实战演练
- 商务部:1-9月全国吸收外资9199.7亿元人民币
- 粤澳联网40载:内地对澳供电趋智能化、低碳化
- 北京99%老年人在家养老 业界将探讨大城市养老难题
- 京雄高速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 京雄大桥本月中实现合龙
- 贵州省政协委员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 北京画院等四家艺术机构与AI合作 AI PC加速开启智能艺术之门
- 坂本龙一:万物皆音乐,复得返自然
- 四川广汉公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宝护卫队”
- 热门推荐
-
- 沈阳推进航空产业链深度融合 军地联合签约近25亿元
- 拿他人肖像AI换脸?侵权!
- 2025年贵州景区对“一老一小”及警察教师等群体免门票
- 琼州海峡春节假期车客单日流量创新高
- 讲述广交会故事 纪录片《广交天下》播出
- 土耳其首都一工厂遭遇恐袭 有人员伤亡
- 中国耕地总量三年净增1758万亩
- 亚行上调2024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测
- 宁波舟山港今年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增幅达5.5%
- “202天津滨海新区韩国推介会暨中韩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行
- 中央汇金罕见增持四大银行,释放哪些信号?
- 广州警方:编造“广州地铁遭恐怖袭击”谣言涉案嫌疑人被抓获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企业迈向“绿色未来”
-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商品条码必不可少
- 报告称2024年中国电网基建投资将超过5300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5000余家葫芦商户参展葫芦文化艺术节 “小葫芦”绘就乡村振兴“大文章”
- 中东的形势变了
- 世遗之城福建泉州再现“海丝”祈福盛典
- 文学和电影如何相互成就?贾樟柯、麦家、戴锦华、董强如是说
- (新春走基层)走近环卫工 记录日均弯腰2000次的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