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一路“狂飙”的启示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这部剧不仅收视像它的名字一样“狂飙”,在电视端创下央视八套近九年来收视第一的成绩,网络端热度刷新爱奇艺最高纪录,口碑也一路“狂飙”,有50多万人在豆瓣上给出了平均8.5的评分。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热烈讨论剧情、分析细节,到与剧情相关的“同款”《孙子兵法》售罄、猪脚面热卖,再到很多新媒体借助舆论热度赋能城市文旅、普及法律知识,这部现象级作品通过讲述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展开长达二十年生死搏斗的故事,将人性的复杂多面、扫黑除恶的任务艰巨和社会现实的严峻表现得深刻宏阔,不仅将在一段时间内属于小众的扫黑除恶题材再次推上了影视舞台的中央,还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关注热点、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舆论热潮。
现实主义叙事手法描摹真实深广的社会画面
旧城改造拆迁、采砂场争斗、KTV赌博……《狂飙》以近年来扫黑除恶常态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政策背景,围绕一系列发生在京海市的刑事案件,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黑恶势力与保护伞狼狈为奸等敏感话题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探讨。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从公检法队伍入手,将黑幕层层揭开,涉及关键问题不含糊、不躲避。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社会痛点、管理难点、舆论热点。
该剧选取2000年、2006年、2021年三个时间节点,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考问。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卧薪尝胆、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生命与黑恶势力抗争到底的经历,诠释了人民对打击有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拥护和支持,也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风清气正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富有烟火气的细节描写塑造血肉丰满的时代人物群像
个性鲜明、细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为该剧被网友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主要人物警察安欣勇敢却执拗,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重情又阴狠,还有知人善用的徐忠、踏实肯干的李响等旁系人物随着剧情的展开轮番登场。各级官员、退休干部、警察、港澳商人、村民、无业游民、刑释人员等,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人物关系网,再用亲情、友情、爱情等内容加以渲染,从而延展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时代发展图景。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李响心怀除暴安良梦想,却游走在黑白之间;老默为了女儿想做个好人,却沦为了杀手;还有好警察陆寒,反派人物疯驴子、李宏伟、王秘书,这些鲜活、逼真的形象从时代的背景中落笔,以姿态、眼神、习惯、方言等多种生活化细节透露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从而揭开大时代变迁下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众多人物在黑白交锋中的人性变化与命运走向。扫黑督导专员徐忠以旁白的形式回望20年的历史,观察不同人物的命运发展轨迹,让观众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心态的深刻变化,进而发出灵魂叩问:为何本该对社会更有益处的人会走向犯罪深渊,严重侵蚀社会肌体?那些本该维护社会安稳的人民公仆为何会变成黑恶势力保护伞?可谓意味深长,带有很强的警示效果。这些巧妙设置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为作品提供了现实维度的戏剧结构支撑。
打破套路探究复杂的人性
剧中有很多“名场面”让观众难以忘怀。比如安欣和高启强确定对方底细,决然分手后的左右行走运镜,寓意两人彻底背道而驰;还有安欣拿起警戒线逼得高启强不断后退,将“邪不压正”的理念具象化。而这些都指向了剧中最出彩的人物形象安欣与高启强。
将主要角色设置为黑白两大阵营,是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惯用的套路。《狂飙》将情节、悬念统摄到人性的本源上,还原人物性格形成和转变的过程。20年前,初入职场的警察安欣偶遇被市场恶霸欺辱的卖鱼佬高启强,出于正义出手相救,从此两人有了交集。高启强本是善良勤奋的底层百姓,安欣偶然的帮助为他立足市场赢得了地位与生存空间,也让他看到了结交警察的便利,从此走上了投机、攀附权贵,乃至违法犯罪的道路。二人渐行渐远,安欣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成长为饱经风霜的白发中年,高启强从唯唯诺诺的社会底层鱼贩蜕变成盘踞一方的黑社会头目。20年能让一个人发生多大的变化?作品遵循艺术规律,用细腻、自然、流畅的刻画为观众做出了回答。高启强的善恶同体、情义与阴险,安欣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以及在亲情、友情、爱情和责任之间的抉择,这些人性深处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都在剧中得到了大量铺垫与描写。正是文艺作品写实的突破和忠于生活的表现。
如今,《狂飙》已落下了帷幕,剧中黑恶势力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社会迎来了清明太平。但是剧中的高启强、安欣以及大大小小的人物已经成为艺术经典,他们也将留在观众记忆中,值得去细细体会。
(作者:谢珊珊,系珠海科技学院特聘教授)
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江西玉山研讨朱子学与阳明学
- 从“尝鲜者”到“领鲜者” 中国年轻人花式品青团
- 滴滴开展异味车治理 奖惩分明激励司机清新好服务
- 美国学者:中国创造奇迹 一些国家“害怕中国更成功”
- 中国昆明至越南芽庄再开通一条航线
- 西部,描绘繁荣发展新画卷
- 湖北“出梅”入盛夏 近3天将持续高温
- “土特产”变“金疙瘩” 河南乡村富民产业多点开花
- 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数字赋能“鸿鹄之智” 开启社区治理新局面
- 湖南祁阳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推动农业产业加速融“湾”
- 2024中国品牌日丨波司登以“中国温度”引领国货潮品新潮流
- 盐碱地变米粮仓 内蒙古西部乡村趟出致富新“稻”路
- 西宁警方:2024年打击电诈和侵财案件成效显著
- 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研究会在山东台儿庄成立
- 澳大利亚举办《龙诞圣心》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2023顺天湾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下月1日开幕
- 德企博速中国首批进口车型在渝开箱 定制汽车在华走俏
- 入境游火爆:一切刚刚开始
- 中国经济半年报:GDP增速加快至5.5%,这个行业立功!
- (新春走基层)鱼鹰冬捕忙:百年技艺 渔家傲唱
- 热门推荐
-
- 聚焦低碳发展 浙江高校联合地方发布“以竹代塑”分级标准
- 长篇小说《野芙蓉》:70后的心灵回溯
- 2024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在江苏无锡启幕
- 厦门举办5G应用大赛 推进更多5G应用项目落地
- 亚马孙干旱致物流受阻 马瑙斯自贸区企业冀巴西提升本土工业输出能力
- 北京:直播带货不得以“全网最低价”等表述误导消费者
- 马来西亚冀借东博会开拓中国榴莲市场
- 妻子“炫富式”举报丈夫 真相是什么
- 吉林湿地万鸟翔集 专家:今春来得多来得早
- 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上千名救援人员仍在扑救 7架直升机开展作业
- 国泰航空:网传英文内部信件相关信息为伪造,不属实
- 上半年中国接报火灾55万起 直接财产损失39.4亿元
- “95后”社区民警 平凡岗位上绽放青春“警”色
- 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在亚拉巴马州进行第四场辩论
- “中国老鹰茶之乡”探寻茶叶出海路径
-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高校科研团队研发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
- 1小时6.5元!共享单车悄然涨价,已贵过公交地铁
- 山林篝火并不浪漫 户外游该补补防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