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布运城东渠遗址考古成果:或可证实“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
中新网太原2月14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对外公布一处夏时期遗址考古成果,运城稷山东渠遗址发现大量农业遗存,结合稷山一带“后稷”传说,可能恰是“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考古学实证。
东渠遗址位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于2021年、2022年两次对东渠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陶窑2座、灰沟1条、灰坑43座,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
发现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石器有石刀、石铲、石箭镞、石锛等,同时发现大量的石料及石器加工残件。骨器以骨镞为主,包括少量骨铲、骨针、骨簪等。此外,较重要的是发现玉钺及残铜刀各一件。
发现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除人工制品外,还发现有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已浮选出炭化植物种子25万粒,仅H46中的一份样品便浮选出粟14050粒。经初步研究,东渠遗址农作物炭化种子有粟、黍、水稻、大豆等,以粟为主。此外,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有牛、猪、羊等。
从出土遗物看,东渠遗址时代为夏时期,性质属东下冯文化。出土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表明,东渠先民已掌握了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以种植粟为主,兼营畜牧业的混合农业生产体系。
植物遗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骨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崔俊俊介绍,东渠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临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从遗址规模和出土的陶盉、陶爵、玉钺、铜刀、彩绘陶等遗物来看,应是该区域一处核心聚落。以高领花边双鋬鬲为代表一类遗存,显示出夏时期晋南地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对展现夏朝历史、研究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浦东机场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 暑期跨省游占比七成 商家包机抢资源
- 苏皖河南东南部等地有强降雨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 世界各地第一本书如何出现?国际学者苏州热议“文明的曙光”
- “三晋优品”搭乘直播电商“快车”销往全国
- 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累计输水量突破8亿吨
- 高温再度“上线” 华北地区将再现大范围40℃以上高温
- 中国启动新一轮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
- 第六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专区 “黑科技”将集中亮相
- 鲁南枣庄促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 中国能源转型变革的成果主要有哪些?国家能源局从五个方面总结
- “榆林·陕北民歌展”亮相中国工美非遗馆 多媒体活态展演带来沉浸式体验
- 沙利文称美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美官员称对乌军援实际回流美国防工业
- “五一”假期游客探寻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开启文化体验之旅
- 甘肃“一键报贫”机制累计监测帮扶对象60.1万人
- 《自然》最新评论文章:室内空气污染及健康影响需要全球行动应对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一人“种地”7000亩 盐碱地上结硕果
-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为何生僻字热起来了?
- 乌媒:乌克兰首都基辅拉响防空警报
- 加力落实增量政策 多措并举“拼经济”
- 热门推荐
-
- 广西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平台上线
- 新疆北部将迎寒潮 局地新增积雪深度或达半米
- 春节期间琶洲口岸客流创新高
- 广东开展公路铁路水路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大排查
- “五一”假期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达813万人次
- 拜登批特朗普:这位“伟大的房地产大亨”什么都没建!
- 广东茂名籺村开门迎客 牵起乡愁感受粤西文化
- 市场监管总局加大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盐价格监管力度
- 通讯:内蒙古“敖汉小米”熬出世界味
- 求职季来了!应届毕业生偏爱哪些行业?前三名出炉
- 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已超2000万人
- 商界人士:美国银行业危机在降息之前不会平息
- 生态环境部:十年来查办五类案件19万多件
- 湖南张家界一民房发生火灾致7人遇难
- 9月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22个点
-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湖南东安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 北京海关缉私局劝返一名外逃六年的走私犯罪嫌疑人
-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建筑石材系“就地取材”
- 双向奔赴 南北方游客跨地域出行 体验不一样的过年味道
- 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索井完工 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