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2》越王勾践上演“绝地反击”
2月4日(本周六)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迎来第五期。本期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与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绝书》,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
《越绝书》“绝”在哪里
探寻方志起源,解读 “无四方,何以中国”
地方志,简称“方志”,可以说是“一方的古今总览”,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一方之志,始于越绝”,《越绝书》记载了古代吴越地区的历史文化,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时期吴越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史、民族、历法、语言等多有涉及,被明万历《绍兴府志》评价为“地志祖”。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了近两千五百枚战国竹简,其中有一批记载吴越历史的竹简,证明了《越绝书》记载的一些吴越历史的可靠性。本期节目开场戏就以“清华简”为引子,由此带领观众在学者们的研讨、分析中走进这部“奇书”“绝书”。
届时,主持人王嘉宁还将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崔唯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越虎,共同解读《越绝书》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和深刻思想。崔唯航表示:“我国历来重视方志编修工作,可以说方志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利用好‘地方志’这一重要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赓续华夏文脉。”
用杨慎视角打开《越绝书》
戏剧舞台超燃再现“吴越争霸”
由于作者、成书年代成谜,书中记载的奇人奇事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越绝书》成为许多读者眼里的一部“奇书”,关于它的作者更是众说纷纭。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性,对《越绝书》颇有研究,他认为其作者是东汉年间袁康、吴平,这一说法得到了明代及后世许多学者的赞同。颜越虎介绍道:“在清代乾隆年间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就采纳了杨慎的说法,当然现在更多学者认为《越绝书》不是一时、一地编成的,而是从春秋末期,或者战国时期开始,不断地有人在增添它的内容,一直到东汉的袁康、吴平最终把它增、删、改、定的。”
因此,节目组和专家经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以杨慎为主要人物视角,讲述《越绝书》中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解读越王勾践身上所蕴含的顽强坚韧的品质与奋发有为的精神。其中,杨慎由刘佩琦扮演,越王勾践由海一天扮演,吴王夫差由修庆扮演。
“绝者,绝也,谓句(勾)践时也。”在越王勾践的生命中,不仅有激励着他的先祖大禹,帮他出谋划策的范蠡、文种、子贡等,还有一生的对手——吴王夫差。从为保存越国决定向吴王夫差投降,到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何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节目戏剧舞台的热血演绎,“吴越争霸”的历史卷轴将再度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越王勾践忍辱三年重返越地后,率领百姓们在会稽山向先祖大禹立誓要“绝地求生”的场景,被演绎得格外动人心魄。海一天说:“勾践身上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开拓进取、知难而上,这种精神历久弥新。”
节目戏剧末尾,“当代读书人”撒贝宁携杨慎亲临良渚古城遗址、国家方志馆,感受中国方志文化的传承和意义。从最早关于越地记载的史志之一《越绝书》,到浙江省志修撰的最新成果《浙江通志》,中华地方历史的研究赓续不断、愈加齐备详实。当得知《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曾引用自己对范蠡、西施的评价时,杨慎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神情。这一幕,引发了蒙曼的共鸣,她动容地说:“这不就是我们阅读《越绝书》的意义吗?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历史悠久而又生生不息。”
历史承载千年文明,志书绵延一方文化。2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档,让我们跟随《典籍里的中国2》第五期《越绝书》,重返“吴越争霸”的历史场景,看勾践如何率领越国百姓上演“绝地反击”!(央视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雪糕“升值”密码:跨界文创抬身价,代工厂宣称成本6元
- 河南建设开放型新国企 加快企业“越洋出海”
- 中国院士团队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
- 酱货怎么挑?炒货怎么拣?海鲜怎么选?办年货吃货有秘籍
- 南铁迎来2024春运返程客流高峰 单日客流超百万人次
- 北京旅游业有序开放 端午节周边游产业有望迎惊喜
- 东西问丨马特博博耶夫:明铁佩古城遗址为何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
- 华夏同根·诗意汇中 卡游携港澳侨胞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卡牌
- 端午假期临近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
- 2024合拍电影(泉州)推介会举行
-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4126.08亿元
- 重庆办国企专场招聘 千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 江苏宿迁一乡镇突发龙卷风灾害致1死3伤
- 湖南涓水湘潭县两处损毁堤坝均已完成修复
- 匈牙利国家银行副行长坎德拉齐:中国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前沿阵地
- 在山川戈壁披荆斩棘——30年,3000公里,测量“零差错”
- 画里画外,他的经历本身,便是中国电影界的宝贵遗产
- 2023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发布排行榜 福建多家医疗机构上榜
- 石油基炭材料将带动形成千亿级新兴产业链
- 美国飞虎队后人穆言灵重回鼓岭 溯百年中美交往史
- 热门推荐
-
- 为什么要调整M1统计口径?央行解读
- 国内首创钢水无人化运输系统上线
- 140支队伍山东日照竞技 探索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新可能
- 如何让更多一流期刊脱颖而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聚焦研讨
- 广西南宁铁路“守夜人”为中越大通道“舒筋活络”
- 2023年燕之屋·全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北京站圆满举办
- 邮储银行落地全国首笔“ESG贷款+保险”业务
- 中新健康丨关于近视手术,这些一定要知道!
- 韩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解除紧急戒严令
- (经济观察)中国四大行上半年净赚5953亿元 持续助力稳增长
- 货车改装成“移动加油站”车主面临3万到10万元罚款
- (走进中国乡村)咖啡店“奔村”打开中国乡村旅游新场景
- 中新健康|专家:我国足脊大健康产业有望在2030年突破千亿元人民币
- 香港夫妇关注内蒙古自闭症儿童 连续5年捐资捐物
- 第六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开幕
- 菲律宾报告今年首例猴痘病例
- 高温作业人员请注意!国家卫健委向你发来健康风险提示
- 用基因检测胎儿遗传病靠谱吗
- 全国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下降 居民“菜篮子”货足价稳
- 斐济群岛发生5.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