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脚印去“追风”:一部电视剧,唤醒一座城
阅读提示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开播后,大理的美景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随着春节假期到来,大理迎来了久违的旅游热潮。
“这里有清爽的空气、灿烂的阳光,还有无比奢侈的好天气。”最近,治愈系田园剧《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大理的美景美食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再次走入观众视野,也带动了当地旅游复苏。
剧中隽秀婀娜的自然风光与悠闲惬意的慢节奏生活,把郭沫若笔下“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的大理具象化地呈现出来,田园诗意的生活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跟着许红豆吃大理鲜花饼”“总要去一趟有风的地方”……不少人纷纷留言。
《工人日报》记者日前在大理采访时发现,借着《去有风的地方》这部剧的热度和春节假期,大理迎来了久违的旅游热潮。据美团数据,1月3日以来,大理春节假期的旅游订单量环比上涨超过11倍,景区、酒店、餐厅纷纷感受到旅游市场升温的暖意。
紧急增加两个停车场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主要拍摄地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凤阳邑自然村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电视剧播出前游客量在50人~100人,现在一天的游客量已经暴增到近3000人。”刘官厂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陈琴告诉记者,随着这一波打卡热,此前乡村为旅游规划的一个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又紧急增加了两个停车场。
凤阳邑村是位于千年茶马古道的一个传统白族村落,日前,记者顺着村口的小道一直往里走,平坦的水泥路渐渐变成了古旧的石阶,两侧的土库房高低错落分布,耳旁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藤条爬在土黄色的墙面。
据介绍,《去有风的地方》拍摄取景地的布置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力求一砖一瓦一墙一草都体现古村落的原汁原味。“喜欢电视剧的观众可以长期来小院打卡互动,实地感受电视剧里的场景。”陈琴说。
记者在村落巷道间穿行时看到,村民在台阶上聊天、打盹,安闲地生活。游客在古院落学习扎染、体验制作陶艺,俨然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陈琴介绍说,植物染、陶泥、咖啡等业态早在6年前就已经引进,将产品和游客共享,游客在村子的小院可以深度体验式旅居,共享一种生活方式,“几个朋友约着在院子里吃个晚餐,自弹自唱玩点音乐,非常舒服。”
电视剧是催化剂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写道:“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这是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去有风的地方》中的取景地沙溪古镇、喜洲古镇、凤阳邑、云龙天灯海坪等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去偶遇“许红豆”与“谢之遥”,开启治愈的“有风”之旅。
来自云南昭通的杨敏告诉记者,“许红豆”从大都市忙忙碌碌的日子到适应悠闲生活的过程很温暖也很治愈,“谢之遥”在创业过程中帮助村民乡村振兴,非常激励年轻人,找回自信,找到重新生活、重新出发的力量。
记者日前在取景地之一“有风小院”采访时发现,小院门口已经挤满了游客。
“天特别蓝,每天可以晒晒阳光,在洱海边走一走骑行一会儿,很放松。”来自江苏南京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原本她对大理就有好感,电视剧相当于催化剂,看了之后觉得特别美好,1月9日晚就买了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喜欢旅游的丁丁告诉记者,虽然从大学到现在已经去过大理五六次,景点也都去过了,但看了剧后还是想再去一次,找一找剧中人的足迹,和阿奶坐在咖啡馆晒晒太阳,在洱海边吹吹风,学做手工……感受当地的慢节奏生活。
美景美食关注量同步上涨
从《五朵金花》到《心花路放》,再到如今的《去有风的地方》,从苍山洱海、蝴蝶泉、大理古城到沙溪古镇、凤阳邑,大理被冠以悠闲、治愈之名,也在影视作品的呈现下让人心驰神往,随之而来的是旅游经济的向好。
1月16日,大理州景区(A级景区及洱海生态廊道、理想邦)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而在1月9日接待游客量为5万多人次。
大理市客栈协会会长李海忠介绍,目前大理有约7000家客栈,1月初的预订量上升很快,从近段时间的预订情况看,环洱海周边等位置较好、风景观赏条件好的客栈很早就已经订完了。
黄焖鸡、乳扇、鲜花饼、炸洋芋、樱桃酒……电视剧中,大理的美食不断出圈。数据显示,该剧开播以来,剧中同款美食的搜索量不断上涨。
其中,“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卖”的乳扇搜索量涨幅最大,同比上涨544%,由新鲜玫瑰腌渍制作的鲜花饼搜索量同比上涨215%,菌子火锅、炸洋芋、玫瑰茶、包浆豆腐等搜索量也均有上涨。
“已经点过过桥米线、酥皮鲜花饼、玫瑰乳扇卷、炒饵块的外卖了,剧里的美食都太诱人了,总是忍不住想立刻吃到,边看剧边吃,假装我也在大理。”在北京海淀工作的刘黎告诉记者,最近因为追剧,她“解锁”了很多以前没尝试过的云南美食,“因为工作我没法立刻前往大理,但能同频吃上当地小吃,也算让我的舌头抢鲜体验一把‘大理风情’。”
在陈琴看来,电视剧给“有风小院”所在地凤阳邑带来很高的热度,但不希望凤阳邑只有一时的热度,而是希望当热度退却后还能长久地治愈人们。
“我们在文旅规划上打造了村庄旅游环线,还有半山茶园,可以俯瞰整个海西的田园风光。”陈琴说,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营机制,持续发展下去。
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克龙:乌克兰需要在领土问题上采取“现实”立场
- 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9元 上调55个基点
- 中蒙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恢复客运常态化通关
- 南海开渔后海鲜批量入市 广东台山小海鱼受青睐
- 粤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
- 广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强降雨 辽宁山东等地有雷阵雨天气
- 香港教育大学代表团访湘 加强湘港爱国主义教育合作
- 重庆“外卖小哥”已找到 助力交警推车的是名闪送员
- 青藏铁路启动“双11”快运服务 入藏电商货物日均300余吨
- 沪苏湖高铁上海松江站主站房钢屋盖顺利合拢
- “2023中日韩线上马拉松大赛”启动仪式在首尔举行
- 古蜀人精神世界的解读需要尝试
- 30吨俄罗斯鲜活雪蟹从东宁口岸入境
-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台风“小犬”将向北偏西方向移动
- 第八届中国鲈鱼文化节福建福鼎开幕 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挪威三文鱼搭乘包机11.5小时飞抵中国
- 以调查研究“取经破题” 福建宁德加强宁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 新疆小伙成古彩戏法传人 致力传播传统文化
- 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厘岛酒店被发现不幸身亡 中领馆回应
- 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黑河国际仲裁院揭牌
- 热门推荐
-
- 天津正式入汛 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汛救援演练
- 《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一周年:查处涉污违法行为490起
- 苏皖川多城大气污染防治存短板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
- 万人齐聚百舸争流 浙江运河水乡上演江南“网船会”
- 日本6.3级地震致多处房屋坍塌 一人处于心肺停止状态
- 普京谈人工智能:发展不可避免,应努力成为领先者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水蜜桃“甜蜜”上市 强村富民有新招
- 去哪儿发放湖北旅游消费券 酒店、景区最高均可减200元 端午可用
- 落实民法典规定对职场性骚扰坚决说“不”
- “西电入浙”主通道迎“体检” 电力人“上春山”护巴蜀水电下江南
- 哈尔滨海关:非法入境“异宠”不宜宠
- 湖南沅陵五强溪镇山洪已致5人死亡
- 暴雨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联合国:各国承诺采取行动保护近10亿儿童免受暴力侵害
- 贵州:高中同班“三弟兄”共圆航天梦 同被“北航”录取
- 商务部回应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
- 吃自家腌制泡菜后中毒进ICU?这9种食物一定要警惕食物中毒
- (第七届进博会)世界开放报告:经济全球化并未根本逆转
- 暴雨突袭!四川4万余人提前转移避险
- 冬季流感高发 流感疫苗您接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