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母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为何受到科幻题材作品热捧?
“三体”运动有没有解?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一开始就引入思考的问题。随着电视剧《三体》剧情推进,将展示一个距离地球4光年外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系,一颗经历了无数次毁灭与重生、在三颗无规律运动“太阳”的包围下艰难存在的星球,它被称为“三体星”。
现实世界的“三体”真实存在,并很早就为人类所熟悉,那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这不仅是刘慈欣《三体》的原型,也是卡梅隆《阿凡达》中巨大气态行星“波吕斐摩斯”及其炎热的卫星“潘多拉”的灵感来源。此外,在《流浪地球》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也是半人马座。
在不少文学、影视和其他文艺形式幻想中,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都是“宠儿”一般的存在,它有着怎样的魅力和光环,让这么多顶级的作者倾慕于它?
三颗“太阳”包围的世界
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一个三星系统,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科学家们将这三颗星分别命名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半人马座阿尔法星B以及比邻星。比邻星,顾名思义,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太阳系4.22光年。
在这个三星系统里的另外两颗恒星,距离我们则相对较远。在《阿凡达》中,故事发生的“波吕斐摩斯”星就是围绕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运转,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类似于太阳系的木星。而“潘多拉”则是围绕“波吕斐摩斯”的卫星。
但是早在2008年,国外科学家就通过观测,排除了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附近有类似木星或土星大小的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与《三体》中描述的无规律三星运行不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三颗恒星,是一个能够预测轨迹的相对简单的系统。
为何幻想题材总是把目光聚焦于此,这可能和我们对这个“邻居”的密切研究有关。因为离得近,获得的科学信息就显得更加可靠。早期的天文研究就发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极有可能孕育生命。
因此,带着对地外文明的渴求,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将目光投于此星系。在2016年,科学家们在比邻星的周围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比邻星b,它处于恒星系统的宜居带,大小与地球相似,上面极有可能拥有液态水,一些乐观的科学家们甚至还怀疑上面有生命存在。
比邻星b的发现可以说是振奋人心的突破性发现,因为它距离我们相对很近。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是有能力发射探测器前往这颗星球的,人类可以勘测这颗星球表面是否有液态水甚至生命的存在。而比邻星自身也是一颗相对稳定的“太阳”,作为一颗红矮星,它正处于“太阳”的青年时期,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其寿命要大于太阳。
霍金曾提“突破摄星”计划
有望20年飞抵比邻星
对于比邻星的探索,人类早已不只停留在理论。尤其当它离我们相对其他星系更近,在要“凑过去”看一看的好奇心驱使下,让我们的科学不断前进。
2016年4月,科学家霍金宣布启动一项名为“突破摄星”的星际计划,他同时也在微博上和网友进行了交流,而这项计划,正是通过发射宇宙探测器冲出太阳系,将人类的视野带往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这个计划一经公布,令全球民众感到振奋。但就目前最新消息来看,“突破摄星”依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在工程实现上,还存在很多风险因素。
简单来说,“突破摄星”计划,是利用“纳米飞行器”,在短短几分钟内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即每秒飞行6万公里。这样,只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人类飞行器就能到达比邻星。但是在此以前,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飞行器,每秒大约只能飞行20公里。
如何让“纳米飞行器”升空?如何让它以光速的五分之一持续飞行?又如何保证在漫长的20年星际旅途中规避太空风险?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已得到突破,但在现实工程领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目前,有消息称,科学家计划在2060年实现这一计划,真正冲出太阳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华西都市报》 2023年01月19日 A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发行中国农历龙年邮票版张
- 南航翔翼首台A320飞行导航程序训练器成功交付
- 破千了,杭州帝王蟹年底身价涨两位数
- 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上交所向沪市公司发出倡议
- 古尔邦节遇新疆“旅游热”:诗和远方成现实
- 吉林省开通优质农产品冷链出口欧洲新通道
- 振兴路上新观察丨美景+美食+小众运动 这个地方让“流量”变“留量”
- 广西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6亿元 带动30多万人就业
- 前5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24.2%
- 人文社推出葛亮最新长篇《燕食记》 从粤港饮食入手一展岭南百年梦华
- 基辛格家人将举行私人葬礼 追悼会将在纽约举行
- 县城品牌何以成大城市“新宠”?高性价比是关键
- 《阅古楼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新书发布
- 滴滴青桔电单车上新数币付款功能 助力数币应用场景拓新
- 商品房也能“以旧换新”?这里明天启动→
- 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 东西问丨艾伦·鲁茨:《庐山组曲》何以见证半个世纪的中美友谊?
- 第二届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论坛在圣保罗举行
- 甘肃进境种子实现直航进口
- 浙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 热门推荐
-
- “植物界大熊猫”小溪洞杜鹃“现身”湖南炎陵
- 山西培育打造特色专业镇 振兴山西制造推动转型发展
- 沈阳迎来第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作业熔断”引争议 落实还需家校携手
-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 (新春见闻)异乡人在积石山:温暖守护 共迎春节
- 毕井泉:中国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还需八方面努力
- 中国A股船舶制造板块周一逆势上涨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浙江多举措打通科创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四重奏联袂新晋指挥孙一凡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
- 服务1700万视障群体优酷无障碍剧场作品已扩容至100部
- 2023中亚区域经贸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 肺癌早筛方法,你知道吗|科普时间
- 海南营商环境提升 外向型经济特征持续显现
- 202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银川拉开帷幕
- 2024年中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降7.7% 为历史新低
- 重庆原创杂技作品《摇摆青春》斩获“金菊奖”金奖
- 河南文旅“龙”重登场 假期前4天接待游客2970.4万人次
- 长沙小伙缅北逃生记
-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市发生4.4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