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 奏响时代强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核心阅读
交响乐已经在中国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一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进入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工作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现实生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交响之路。
近日,中国交响乐团发布2023音乐季,交响音乐《沙家浜》、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等作品将精彩上演。这些作品题材风格多元、音乐语汇个性鲜明,显示出共同的时代底色,彰显中国交响乐创作的新风貌。
交响乐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张力强劲、情感意蕴深厚、技术手法精湛。作为一种外来音乐艺术形式,交响乐已经在中国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一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进入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工作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现实生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交响之路。
表现重大主题
展现中国气派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灯火辉煌,一首首经典曲目和新创作品,带领全场观众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我们希望这场音乐会的曲目能够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的丰功伟绩。”音乐会策划、总监关峡介绍。
冼星海《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马可《陕北组曲》,开国大典上的《义勇军进行曲》、吕其明《红旗颂》……回首中国交响乐发展历程,能看到鲜明的红色印记。进入新时代,中国交响乐的主题性创作日益成为重要现象。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系列重大节点和重要事件推动了中国交响主题性创作的长足发展。以丝绸之路及周边民族民间音乐为线索,结合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多媒体交响乐《丝路追梦》;场景式展现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大会师等重要历史事件,立体描绘红军长征这一壮美史诗画卷的大型交响套曲《长征》;以“岁月征程”为内涵,以“民族复兴”为底色,以“人民至上”为立意的管弦乐曲《星辰大海》……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大气磅礴,充满时代荣光。
铜管音色高昂,木管温婉柔润,钢琴铿锵交驰,弦乐勾勒出绢帛般的音乐线条……作曲家赵麟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以交响乐为载体,不断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内蕴,将层峦叠嶂的自然风光与诗情画意的中华传统美学融为一体。在上海首演后,《千里江山》由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多个乐团在全国各地巡演,受到广泛好评。
“中国交响乐创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歌颂中国悠久历史、祖国大好河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表示。近年来,中国交响乐作曲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也是转化创新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无限活力。
用交响乐形式展现中国经典名著的魅力,跨界融入中国戏曲、中国民族器乐等元素……中国交响乐带着当代人的审美旨趣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相融合,在旋律、编曲、配器等层面,积极借鉴、融入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展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交响作品。
推动人才培养
开展艺术普及
国家艺术基金、文化和旅游部专项扶持计划、演出团体委约创作……近年来,一系列切实举措进一步释放了中国交响乐的潜能,推动优秀音乐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
由上海交响乐团等联合推动的“青鸟计划”振翅翱翔。“青鸟计划”面向怀有音乐理想和管理才能的青年音乐从业者和学生,实施以来,这项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已挖掘和推出了一批富有艺术理想、扎实音乐技巧和稳健执行能力的青年音乐人才。
“对于年轻的音乐人而言,成长不仅需要长久的时间,还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以及一个走向广阔舞台的起点,让他们得以持续输出对艺术的热情与想象力,不断去探索、拓宽音乐的边界。”谈及发起“青鸟计划”的初衷,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说,“我们坚持给予年轻人高度的创作自由与尽可能多的支持,让有才华的表演者更游刃有余地参与其中,而不必在追求艺术的一开始就不得不去顾虑一些商业、现实的因素。在‘青鸟计划’中,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去实现自我与作品的孵化与成长。”
听众的热情,也为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注入活力。指挥家汤沐海曾说:“走遍世界各地,深深感到一个国家的音乐史不仅仅体现在交响乐团上,而且蕴含在听众的音乐素质中。”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从一年只能举办几场音乐会,到形成规范化的音乐季演出和多样化的演出品牌,深圳交响乐团首任音乐总监、指挥家张国勇感慨地说:“我眼看着音乐厅的听众由少变多,由多变精,掌声热烈得不得了。”
交响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让人提升修养、陶冶情操。与此同时,欣赏交响乐也有一定的门槛。为此,许多艺术工作者积极开展艺术普及,让更多人接受并喜爱上这门艺术。
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携手宁波交响乐团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公开课,从音乐会礼仪讲起,以中西结合的曲目搭配、边讲边演的舞台呈现,将古典交响音乐的历史娓娓道来。课堂同时在线上直播,吸引众多观众。此后的4年,俞峰一直带领乐团展开美学教育,为听众带来音乐的公开课。
年轻的苏州交响乐团在创建初始就专门设立了艺术教育部门,时至今日已有成熟的音乐普及体系。走进音乐厅,音乐会前导赏、“大咖聊古典”系列讲座、“大手牵小手”艺术普及周等活动目不暇接;走出音乐厅,音乐家到学校、社区开设讲座,累计惠及数百万人次。去年10月底,苏州青少年交响乐团的100多名首批团员完成了首次排练,这些青少年团员就像一颗颗种子,把交响乐的美好传播到更多地方。
扩大交流合作
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声音通过不同的载体和渠道,走向世界音乐舞台。
2018年,上海交响乐团签约世界知名的古典厂牌柏林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G),成为中国首支签约DG全球发行唱片的交响乐团,此后于2019年、2021年全球发行两张唱片《门道》《大地之歌》。《门道》囊括了陈其钢的《悲喜同源》《五行》、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等4部东西交融、古典与当代并行的曲目,《大地之歌》则收录了马勒以唐诗为灵感创作的《大地之歌》,和叶小钢以相同文本写就的《大地之歌》两部同名交响声乐套曲。
《门道》封面中的自行车与黄浦江,《大地之歌》封面中黄山云海的磅礴景象,专辑内的文案介绍中首次用汉字写下叶小钢作品中所引用的7首唐诗……这两张唱片中国韵味十足,一名英国乐评人说:“这两部作品可以被看作两种文化的相遇。”
中国交响乐的走出去是不断深入的过程。深圳交响乐团通过海外巡演,以精湛表现赢得世界掌声。“我们希望用音乐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用音乐语言向世界展示我们美好的文化追求。”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委员会主席聂冰说。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的、进入世界顶级赛事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是另一个实例。2016年,作为全球首个由职业交响乐团创办的“中国籍”国际音乐赛事,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举办,并将中国作品列为比赛规定曲目。《梁祝》《悲喜同源》等都曾成为参赛必演曲目。“音乐人通过演绎一部作品进而对一种文化生出的理解会更加直观生动,也更加印象深刻。”比赛执行长陈寅表示。
深扎传统、面向未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是中国交响乐的发展态势。期待中国音乐家创作出更多深入人心、流传久远的隽永之作,奏响新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2023年1月5日第12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白名单”扩围 保交房增效(经济聚焦)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收购超过6000万吨
- “西电入浙”主通道迎“体检” 电力人“上春山”护巴蜀水电下江南
- 新疆石河子市举行冬季文旅政策新品推介会
- 美国丑闻缠身议员遭刑事起诉 对13项指控不认罪
- 美大搞经济胁迫违背公平正义
- 六盘山下“江南织造”编织发展新动能
- 巴基斯坦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已造成20人死亡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已致288人死亡 数百人受伤
- 5月17日起北京公交、地铁部分线路及车站查验健康码乘车
- 唱山歌跳竹竿舞 美国学生桂林体验壮族民俗文化
- 日媒:日本东电19日将启动第五轮核污染水排海
- “折叠男孩”第一次手术完成:历时7小时,效果超预期
- 德国5月批发价格同比下降2.6% 为近三年来最大降幅
- 俄初步确认堪察加地区失联直升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 “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对文明交流互鉴有何启示?
- 2024年前两月中国房企拿地意愿继续恢复
- 浙江着力优化消费环境 2023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8%
- 财政部: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 空客公司CEO:这件事,问题在于美国而非中国!
- 热门推荐
-
- 美驻中东基地一个月遭袭40次!美军方:未造成重大破坏
- 中新健康 | 锻炼如何影响健康?国际最新研究揭示大鼠获益机制
- 朱德庸:在快节奏时代 慢慢拆解情绪问题
- 韩媒:韩国京畿道将朝韩交界部分地区划为“危险区域”
- 探访山东威海碳纤维企业:一根碳丝拉动一个产业
- 静态管理之下滞留旅客续住都能半价吗?遇不合理涨价可以这样做
- 交通运输部:9月1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1亿人次
- 中国版“天空之镜”6月对全国游客免收门票
- 文教合作为桥,中巴人文交流情谊正浓(组图)
- 中国货运行业首个司机碳账户上线
- 印尼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举办交流分享会
- 云南楚雄“火热”招商 现场签约逾219亿元
- (经济观察)从东博会看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
- 韩国多地突发山火 韩总统尹锡悦指示全力扑火
- 先“护”后“用” 湖南资兴以绿水青山“水生态”激活“水经济”
- 广州白云站枢纽工程箱梁架设全部完成
- 这场北京传统音乐节12月举行 有何特别之处?
- 最高官降1.3万元 五菱“下乡”问路
- 浙江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多地旅游景区关闭
- 巴西青年学者看张大千:巴中交流对话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