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三年重开演唱会 歌手准备好了吗?
暌违三年重开演唱会 歌手准备好了吗?
歌迷反馈:频繁出现与期望不对等情形 业内人士:线下演唱会不能操之过急
随着2022年底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线下演唱会也在恢复中:2022年12月24日薛之谦在海口举办了现场演唱会,当晚现场上座率惊人,薛之谦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顺栗”色,寓意顺顺利利,也为日后线下演唱会的顺利复苏开了个好头。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已有众多歌手预定了今年春天的线下演出:黄明昊苏州演唱会文化和防疫审批均已通过,将于1月7日开唱,目前已开始售票;何洁“桔梗”2022全国巡演北京站时间是2023年1月13日;歌手黄绮珊将于1月17日举办《绮望三十》西安演唱会;孟美岐1月23日将在成都举办线下演唱会……此外王嘉尔内地巡演项目已敲定,包括广州、南京、宁波、深圳、武汉、成都以及北京等,将于今年春季起航,暂定8场。
至于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孙燕姿、王心凌、张杰、华晨宇等人气和实力兼具的唱将,目前也陆续有开办演唱会的消息。
只是,暌违三年重开演唱会,歌手和观众准备好了吗?
周杰伦、曾轶可线下演唱会遭吐槽
周杰伦为庆祝出道20周年策划的“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时隔近三年行程重启,2022年12月在新加坡举办了首场演出。周杰伦为歌迷们带来了经典歌曲《晴天》《稻香》《青花瓷》《爱在西元前》等,还演唱了《祝我生日快乐》《连名带姓》《说爱你》《粉色海洋》的歌曲串烧。
大批歌迷来到现场,有歌迷因期待已久而泪洒现场。但很快,就有负面声音传出:明明是来看周杰伦的,在演出中却穿插了大量助唱嘉宾和魔术表演,音响音量还起伏不定——开场音响声音大到吵人,到周杰伦演唱了又忽大忽小。此外,应援荧光棒还字迹模糊、无法发光。
无独有偶。2022年12月31日晚,歌手曾轶可在深圳举办跨年演唱会,结束后粉丝们却大喊“退钱”。据网友爆料称,本场演唱会取名“双倍时长双倍幸福新年专场”,全程站票,售价高达680元,是其他城市的2倍。结果演唱会开始后,曾轶可本人迟到半小时,只唱了一个半小时的歌,打碟打了1个小时。次日曾轶可工作室发文回应称可以退票,但是只能退1月1日演唱会的门票。1月3日,有关该场演唱会的话题也多次上了微博热搜。
疫情三年,观众审美和追星已发生变化
1月3日,曾轶可工作室针对观众就曾轶可深圳跨年演唱会提出的维权诉求和争议点进行了回应。
关于曾轶可迟到的问题,工作室表示,12月31日,曾轶可本人于下午3点钟到达现场后一直到1月1日凌晨3点后离开,其间一直没有离开现场,延迟半小时开场,是因为现场网络不畅导致验票扫码缓慢。
有关粉丝争议最大的现场打碟表演部分,工作室回应:“现场DJ打碟是演出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也许部分观众并不喜欢和接受,但并非演出欺骗。”由于12月31日演出的打碟环节不符合观众期待,为避免次日演出时出现类似情况,曾轶可聆听观众建议并与团队紧急商量后,于1月1日凌晨发布当日演出退票公告,并立即开通退票通道。
对于曾轶可工作室的回应,很多粉丝并不买账,有人质疑这是“工作的失误只字不提,只让曾轶可背锅”。也有粉丝表示,虽然演出不完美,但曾轶可本人现场与歌迷做了沟通,足够真诚。“作为当天在场的人,曾轶可为了安抚现场歌迷情绪,没有让工作人员出面回应,自己亲自与现场歌迷沟通。”
刚刚恢复的线下演出为何频频出现与观众期望不对等的情形呢?粉丝陈女士告诉记者,疫情三年看不到线下演出,身边太多歌迷已经转向了只听老歌不花钱的佛系追星阶段;此外,随着崔健、刘德华、罗大佑等线上开演唱会,歌迷对线上演唱会的接受度也在增加。资深演出运营商赵女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观众对于内容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期待,需要制作团队精心打磨,而不是快餐式打包制作。
明白音乐娱乐创始人王毅认为,一场演唱会的举办需要经过艺人团队、演出商等大小部门进行全流程的规划、演练、操作才能成型,登台演出只是其最后阶段,而流程化的产品,都存在“熟能生巧”的规律。受疫情因素影响,制作方和艺人团队近三年来活动频率低于从前,难免业务出现漏洞;而艺人方面,近年来大型演唱会少有举办,演出状态、体力等多少受到影响,以多年前的业务标准去评定歌手现在的状态并不客观。而且,时隔三年再听线下演唱会,歌迷也存在较高期待,因此出现落差、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已经等了三年了,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知名乐评人卢世伟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下演唱会暂停了三年,大家还是很期待的,至于周杰伦以及曾轶可的演唱会出现的状况,可能是主办方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完成得比较粗糙;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疫情原因导致工作人员人手不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卢世伟看来,无论是周杰伦还是曾轶可事件,应该只是个例,未来线下演唱会逐步恢复以后,相信这些问题都能解决。王毅也说,巡回演出刚刚重启,团队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过程,去推动业务表现回到最佳状态。
资深媒体人孟伦认为,相信这三年无论是演出从业人员还是歌手、音乐人本人,都在为线下演唱会的恢复做准备,他们要做的是,一定不能操之过急,一切都准备就绪再上马项目,做到不比三年前差,也是一种成功。“已经等了三年了,不急这一时半会儿。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不辜负自己和歌迷苦苦等待的这三年。”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将至年味爆棚!“蛇元素”花馍、文创热销
- 天津端午假期接待游客667.5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55.09亿元
- 云南德宏推动口岸经济取得突破 助力中缅贸易发展
-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一起旅客人身绑藏茅台酒进境案
- 重庆“苗乡”彭水加力打造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
- 云南公安机关“夏季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3.29万起
- 美联储宣布当日,港股大涨
- 中国三部门:扩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
- 国博文创带动千人就业的启示(人民时评)
- 上海:确保到年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不低于90%
- 探访语言学巨匠王力故乡:求学韧劲为后人追随
- 新业态新场景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旺盛
- 北美票房:“甜茶”新片《旺卡》三度夺冠
- 佩洛西公开被怼:给乌巨额援助,为何美国却有人无家可归?
- 情侣间的转账分手后能要回吗?
- “为了隧道早日贯通”(新春走基层·前行的力量)
- 给草原放个假~祁连山20万头牛羊要下山“借牧”啦
- 《繁花》之后又见“繁花” 专访金宇澄: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 “非中合作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访肯尼亚内阁首席部长兼外交和侨务部长穆达瓦迪
- 沈阳早市一商贩卖鱿鱼片涉嫌欺诈 官方通报:取消经营资格
- 热门推荐
-
- 北京市属公园按不超过50%标准限流
-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 山东2023年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 金融资源重点向实体经济“倾斜”
- 印度学者:中国的全面改革为印度提供重要参考
- 央行将发行中华传统瑞兽金银纪念币,长这样→
- “贺兰山下·醉美西夏区”葡萄酒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活动走进北京
- 考古专家:中国大陆架考古内涵丰富蕴藏巨大研究潜力
- 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
- 新疆喀什公安深耕“全域旅游警务”新模式 擦亮平安底色
- 广西省城郎中“跨界”当书记 走村入户为乡亲把脉看病
- “新视听体验空间”活动于汽车博物馆开启首站体验
- 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是天然“疫苗”
- 上海专家云南开展公益项目 城乡协同助癫痫患者获高质量诊疗
- 合肥机场春运首周实现“开门红” 超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中国-南亚“Z世代”昆明共话世界遗产保护
- 供暖保热度 民生有温度 多地多部门积极应对寒潮来袭
- (身边的变化)闽北锥栗迎丰收
-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中国人民有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 山西太原春节迎来“文博热” 八方游客“触摸”龙城文脉
- 三峡工程2023年上半年运行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