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常说的“强迫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上官云)“这下我的强迫症被治好了”……如今,类似的话题在网络上并不少见。还有人说,看到提示“99+”未读信息,总有点开的冲动,调侃自己“是不是得了强迫症”。
浙江省台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包祖晓认为,这种调侃之所以在网络上流行,主要是因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在生物学界是普遍存在的,会随着文化及历史变迁而变化。
而且,人们有时候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有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多产的作家和“一根筋”的音乐家等等,其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强迫症”的倾向。
或许,它并非一无是处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似乎不时会遇到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他们往往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那些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努力使之趋近完美。
例如,看到桌子上的物品排列得不整齐,他们可能会感到心里不舒服,于是产生把它们摆好的冲动念头和行动。周围的人则会开玩笑,说这些人有点“强迫症”。
这类调侃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包祖晓介绍,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强迫症或许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可能在人类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例如,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清洗、清洁、检查等在过去都可能是生活的策略,是早期人类或是更古老时期的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自我保护习惯。
再如,梳洗行为可以巩固群体内部的联系,防止疾病;对后代、配偶、领地和储备加以检查则能保障安全。
简单的说,“为了心理的宁静”是这种调侃发生的背后动因。
医学范畴的“强迫症”是怎样的?
跟社交媒体所说的调侃式的“强迫症”不同,精神医学范畴中的“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包祖晓简单概括了它的特点,即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此外,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又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它的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怕脏和怕被污染强迫、责任和检查强迫、完美强迫、顾虑强迫、过度关注强迫、囤积强迫等等。
从行为主义角度说,强迫症是一种对特定情境的习惯性反应。强迫行为和强迫性仪式动作被认为是减轻焦虑的手段,但仅能暂时减轻焦虑,从而导致仪式行为的重复发生。
依照精神分析理论的提示,强迫症的形成与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正所谓“习惯的锁链一直难以察觉,直到它变得难以打破”。
对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顽固的“强迫症”会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包祖晓说,医学上所说的强迫症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如果有人把强迫比作“心魔”,或许并不是夸大其辞。
这是因为强迫症患者在深受侵入性思维折磨的同时,还由于害怕自己身上被贴上种种负面标签而选择守口如瓶,独自咀嚼着无边的苦涩。
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恶性循环的沼泽,始终难以走出焦虑、恐惧、挫败的境地。
包祖晓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强迫症患者,自知种种重复行为没必要,但控制不了。家人的责骂让他更家烦躁,学习成绩下降,经常头晕、心慌。近日脾气越来越暴躁,无故踢家中东西、扔物品,大声吼叫”。
如果发现孩子有“强迫症”倾向,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带孩子去就医。要知道,强迫思维不能用讲道理和意志力去对抗。父母平时要避免说类似“叫你别多想,你还要想”等等,往往会适得其反。
“强迫症就像一种虚假的火警。当强迫症患者有一种强迫行为或可怕的想法时,就像有人在他脑袋里拉了一下警报器。然而,周围并没有危险的东西。”包祖晓认为,父母应该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协助孩子进行对强迫行为的矫正。
职场也有“强迫症”?
“强迫症”仅仅存在于家庭生活中吗?其实也不是。
包祖晓介绍,职场上的“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对关系方面的过度关注。例如,对任何与关系有关的事物进行心理回顾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过度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当两个人交往谈话时,担心自己是否说错话了,事后会反复回忆说过的每一句话。
对此,采取唱歌等娱乐活动来宣泄情绪不是良好的处理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看,反而可能会加重症状。
《平息战斗:心理医生教你摆脱强迫的折磨》一书中提出,接纳、停顿和专注、旁观和标示等正念技术适合强迫症患者的自我疗愈。
“简单的正念操作方法,第一步是接纳,正常看待当下出现的所有感受和现象;第二步是重新聚集,主动地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专注对象上。”包祖晓称,第三步则是持续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照身体行为和心理感受,但不要过度用力。(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沪昆铁路贵州段上下行1400公里线路大修完成
- G42沪蓉、G45大广、G50沪渝高速湖北段恢复通行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美国推介会在洛杉矶举行
- 【春运进行时】“火眼金睛”守货运
- 日本欲借不全面报告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引多方质疑
- 纽约警局要求所有警察着制服待命 以防特朗普或被起诉引发骚乱
- 首届明文化论坛在京举办 明十三陵世界遗产logo亮相
- 湖南启动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
- 广东海洋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 中国与东盟十国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 广西宁明县早稻开镰迎丰收
- 广西推进“农地入市” 催动农村土地“资源变资产”
- 新疆凤凰—亚中Ⅱ回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 (新春见闻)晋商大院深几许?“大院游”火爆春节假期
- 甘肃调整优化高校逾200个学科专业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 全国专家聚首寻找答案 沉睡千年霍州窑怎样“活”起来?
- 玛纳斯:从马背上到电脑前,我们如何守护千年后的你?
- 山东全力备战“三夏” 确保6000余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 电商平台“二选一”的“小院高墙”该拆了
- 贵州贵金高速建成通车
- 热门推荐
-
- 安徽变更暴雪橙色预警 未来24小时多地仍降雪
- 国家级非遗道情戏《大河清清》山西方山上演
- 从文物保护到科普达人 “斗拱爷爷”为传承转身
- 天水的“热辣滚烫”:味蕾带我们穿越时空
- 10月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景气区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特色产业迎丰收 农民致富“有奔头”
- 墨西哥当选总统车队发生车祸 已致1人死亡数人受伤
- 太平洋岛国齐发声:日本排污入海不是自家私事,要尊重科学与数据!
- 山西一女性公职人员实名举报两任局长 官方回应已成立联合调查组核实
- 生动讲述红色题材故事 电影《高君宇》在山西正式启动
- 福建发力稳外贸稳外资
- 国际锐评|什么是中国与中亚“手拉手前进”的动力
- 坦克、战机、军舰……乌克兰吁德国越过所有“红线”
- 韩国国会议长:若国会选出宪法法官 韩德洙应予以任命
- 科技赋能助力渔业丰收 新疆尼勒克县实现养殖智能化、加工数字化
- 敦煌乐舞融“青年力量”:开班授课冀创作“老树开新花”
- 中国药都探寻千年“药香”:问名医 品药膳 赏“药花”
- 一杯敬雪山,一杯敬江南丨宁波女孩的雪域“音”缘
- 2024年全菲中国学生学者迎新春联欢会举行
- 山西印发晋菜晋味突破提升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