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落幕
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落幕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日前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全球30余个国家的300余位表演艺术行业的代表通过线上的方式“相聚”,50余位嘉宾发表演讲,共同探讨表演艺术行业的“传承”与“更新”。
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世界剧院联盟主席王宁在发言中表示,多年来,国家大剧院充分吸收借鉴各国艺术机构,打造了汇聚全球精品的表演艺术平台、激发澎湃动力的原创艺术平台、提升公众素养的艺术普及教育平台、多元立体可感的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共话交流合作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反映时代之变的数字文化平台等六个平台,完善了作为一家综合艺术机构的各项功能。
他认为,为了更好维护剧院平稳运行,应该持续做好观众培养、追求卓越艺术品质、注重艺术人才发掘培养、不断抓好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加强多层次多维度文化交流,同时坚持合作共赢、创新驱动、开放包容。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梅耶表示,“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斯卡拉歌剧院现代化。首先是彻底更换剧院的电脑系统;其次是建一个独立的线上播放平台,播放我们的歌剧、芭蕾等;第三是升级剧场内观众座椅背后的字幕显示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演服务。”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席执行官露易丝·赫伦谈到自己工作中有两大主要责任。一个是维护并保持住那些让所属机构与众不同的特质。另一个则是持续的改革和创新,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方向正确,我们与艺术家、观众和游客之间就会建立起良好的联结。这就是悉尼歌剧院‘十年改造项目’背后的逻辑。”
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执行与艺术总监克利夫·格林逊爵士表示,“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最具代表性的举措是举办了多个艺术节。每个艺术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旨在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并为他们提供探索重要议题的契机。讲好故事是节目策划的关键,这也是卡内基音乐厅逐渐成为文化界领军者的核心原因。”
中国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颂华称,“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探索未来剧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一是发挥整合优势,深化场团融合丰富内容供给;二是打造经典剧目,面向Z世代开掘更多触达渠道;三是释放空间潜力,以区域效益辐射城市生活;四是把握数字化赛道机遇,打开剧院场景延伸的可能性。”
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同期在线上举办。
中国舞美学会会长曹林表示,本届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围绕新的呈现方式和新的表达方法展开讨论,重点关注数字互生与表演设计、线上演播与视听表达、网络数媒与演艺传播等话题,目的就在于从舞台空间出发,构建数字化演艺空间的理论体系框架,为数字化战略在舞台美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方法论和工具指引。
论坛特邀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为支持单位,海内外诸多深耕舞美艺术领域的嘉宾,围绕“新呈现·探索多样表达”的主题,通过前沿的案例分享,阐述舞台美术、舞台空间、舞台多媒体、布景设计等方面的新科技、新呈现,激发新思考,引领舞美行业发展新方向。
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各位代表一致认为:表演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在传承中延续经典,在创新中走向未来;要应用新技术、新媒介、新空间,持续拓展表演艺术的边界,服务更多元公众;要携手致力于表演艺术传播普及、青年艺术家培养扶持、新作品创作呈现,为全球表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要密切互换巡演、联合制作、联合呈现,深化各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
据悉,作为世界剧院联盟框架下的两大重要论坛,本次“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世界剧院联盟官方网站、央视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引发社会各界对表演艺术发展的广泛关注。
论坛期间还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剧院联盟成员大会,秘书处通报了联盟2022年工作成果,发布了2023年度工作计划,就进一步推动交流合作、打造联盟品牌活动等方面,与联盟成员进行了讨论。(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凯硕:中国崛起和亚洲回归不可阻挡 西方须学会分享权力
- 北美票房:《头脑特工队2》刷新2024年最高票房纪录
- 新科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女性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世界
- 文旅市场回暖 元旦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 超强台风“摩羯”致海口直接经济损失约263.24亿元
- 泥河湾盆地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 沪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捣毁电动自行车改装“高端局”
- 购物、聚餐、考驾照……“后高考经济”升温 推动多个行业消费热
- 李白的书法《上阳台帖》,藏着哪些历史故事?
- A股行情大涨,凸显改革成效和市场信心
- 共餐还有这些风险?看看专家怎么说
- 数千汽车工人遭解雇!大罢工已致美经济损失55亿美元
- 陕西眉县一居民住户疑似发生燃气闪爆 造成3人轻伤
- 关公文化交流基地座谈会在山西运城召开
- 2024年北京书市将举办首届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
- 报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各国合作
- 从热播剧《繁花》看滇菜“出滇记”
- 深圳率先实现电费、燃气费、水费一并支付
- 考古题材纪录片:讲述中华文明的精彩故事
- 东博会“搭台”引玉 促缅中同唱“合作戏”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3月外贸表现“喜忧参半”
- 日本学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影响全球汽车行业格局 日本汽车黯然失色
- 杭州为何盛产人文“网红”?
- 直击广州旅展:“银发族”争抢春季游爆款名额
- 民航局:6月1日至8月20日全国航班正常率达77.12%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电力通道开工建设
- 俄外交部向美使馆递交照会 要求美方停止干涉内政
- 山西大同借省校合作探索“考古+”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南亚地区首条水下隧道建成通车
- 山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 推进碳汇林建设
- 上海地铁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网络剧《漫长的季节》研讨会举办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崇左订单农业助力地头“小胖墩”变致富“金疙瘩”
- 家用美容仪比较试验报告:部分功能弱于商家宣传
- 广西上思留得青山 成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家园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价格波动监测
- “父母食堂”让老人享受家的味道
- 【寻味中华 | 文博】在百年利顺德“触摸”中国近代史
- 四大主题90条线路展示国企风采 2024年“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启幕
- 四川康定被泥石流阻断的318国道7日上午恢复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