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飞来“雀之灵”,杨丽萍再现经典舞台
一只七彩孔雀飞到冬日的黄浦江畔,捎来了彩云之南的暖意。昨晚,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带着2022版舞剧《孔雀》亮相申城舞台。上海大剧院将演出增至七场,仍一票难求。此次巡演中,杨丽萍挑选中国舞蹈新秀担纲男女“孔雀”,自己则出演第四幕“冬”之篇章。与此同时,“半个世纪的回眸——杨丽萍艺展”在春美术馆开展,再现舞蹈艺术的精彩瞬间。
孔雀,早已成为杨丽萍最经典的舞台符号,而杨丽萍也化作了中国民族舞代表作——孔雀舞的艺术灵魂。在“孔雀之灵”的纤细身体里,蕴藏着极强的艺术能量。昨晚演出现场,观众的心随着舞蹈和剧情,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扼腕叹息,被《孔雀》的艺术魅力深深震撼。尽管年过六旬,杨丽萍从未觉得自己到了该“挂靴”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可以舞蹈,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舞台。舞蹈已经刻入了我的生命,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叩问生命意义,抒写浪漫的东方传奇
“她就是孔雀,孔雀就是她!”流光溢彩、极具华美巅峰舞蹈,让00后观众徐小姐屏息凝神。2022版舞剧《孔雀》通过四季篇章展现生命的轮回,绽放“涅槃”之美。“冬”之篇章,万物凋零之时,杨丽萍登场了。舞台上一片侘寂,但孔雀迎雪而舞,以涅槃重生点燃生命之美。
杨丽萍仿佛天生为“孔雀”而生,高难度的下腰、连续旋转宛若信手拈来;走下舞台的她依旧仙气十足,身着素色民族服饰,戴着黑边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孔雀》是会让人感觉奇妙的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成长、人性和爱的故事。它在我身体里涌动、流淌,有感而发地表现出来。”杨丽萍告诉记者,舞台上加入了“不停走动的时间”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尝试着把我对生命、对时间的理解和感悟也加入到舞蹈中去。希望通过我对冬天孔雀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孔雀”是杨丽萍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1979年,杨丽萍主演民族舞剧《孔雀公主》,一炮打响;1986年,杨丽萍创作并表演独舞《雀之灵》,万众瞩目;2012年舞剧《孔雀》问世,惊艳四方,至今已在全球40多个城市演出了300多场。2022年新版舞剧《孔雀》力邀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担任美术总监,更是汇集了杨丽萍舞蹈艺术的精粹。如今《孔雀》已为中国艺术走向国际舞台打造了一张闪光的名片。杨丽萍透露,此前《十面埋伏》《春之祭》等剧目都有国外巡演版,2022版《孔雀》亦不例外。“我们已经收到国外多个邀请,预计将于2024年带着舞剧《孔雀》进行世界巡演。希望能通过这部舞剧,让世界看到中国现代舞蹈艺术的魅力。”
舞台留给“后浪”,开创崭新的观演模式
演完《孔雀》,很多观众都在问,杨丽萍是否会退出舞台?“在我的家乡,80多岁的老婆婆会和年轻人们一起跳舞。”杨丽萍说,“我不会纠结到底还跳不跳,对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来说,舞蹈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杨丽萍表示,自己正把更多精力放到幕后,带领年轻舞者走上国际舞台。2022版舞剧《孔雀》由中央民族歌舞团的首席演员肖蓉浩出演“女孔雀”,“男孔雀”则是在网络上很受欢迎的年轻舞者杨涵。“《孔雀》融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技术好、舞感好,赋予舞蹈新的生命力。”她说,“能跳‘男孔雀’的演员尤其难得,身体需要兼具刚与柔的特点。我一直在寻找,但没有发现合适的。”在社交平台,杨丽萍偶然看到了杨涵发布的舞蹈视频,留言称“他的胳膊简直比我还软”,并邀请他加入团队。“希望《孔雀》就像经典芭蕾舞《天鹅湖》一样,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不断创新的舞蹈观演模式,则为杨丽萍拓宽了“新国潮”的艺术空间。近年来,她开创舞蹈“贺岁档”,每年推出一款“生肖系列”舞蹈短片,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舞蹈、对于舞蹈视频化的持续讨论。此前,《春牛图》《虎啸图》在视频平台推出,收获了数亿的点击量;近日,《玉兔与嫦娥》在昆明开机,将舞台与虚拟空间结合,开启全新创作之旅。杨丽萍向记者透露,这部新片将以单人舞、双人舞形态呈现,特邀国内优秀青年舞者陈添和华宵一出演,以更加唯美、奇幻的方式重新阐述流传千年的神话。
记录艺术瞬间,展现多彩的民族文化
上世纪70年代初,白族小姑娘杨丽萍以自然为师,在苍洱之间翩然起舞;从此,中国舞台上便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金孔雀”。伴随着舞剧《孔雀》登上申城舞台,“半个世纪的回眸——杨丽萍艺展”于12月5日-19日在上海市黄浦区春美术馆开展。展览以“民族舞·中国心”为主题,杨丽萍特意挑选了《云南映象》宣传片中的影像作为主图——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背后是一抹热烈的红。站在展厅里的巨幅照片前,杨丽萍深情告白:“这片红土地孕育了我的艺术生命。”从这片沃土出发,她走出云南、走出国门,以舞蹈之美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展览内容分为图片、舞台服饰和影像三部分组成,共展出100余幅图片、数十套舞台服饰和部分舞蹈影像作品。记者发现,展品包括杨丽萍设计服装、编导影像作品,著名摄影家肖全、著名服装设计师、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作品等。一幅幅蕴含着深情的照片回顾了艺术家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再现了杨丽萍舞蹈艺术的精彩瞬间,讲述她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艺术人生。据悉,此次上海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云南和上海山海相望,杨丽萍用舞蹈缔结起沪滇文化交流的桥梁。1993年,杨丽萍曾在上海举办《东方梦——杨丽萍舞蹈晚会》;1995年,她主演了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胡雪桦导演的电影《兰陵王》;2004年,《云南映象》在上海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五项大奖。“我与上海很有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帮助我创作了《十面埋伏》《春之祭》,他们鼓励着我,作为一个本土编导,用东方语言、全球视角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舞台。”杨丽萍说。(本报记者 宣晶)
(来源:文汇报 2022年12月8日 第7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机构:4月中国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
- 这些妙招 让宅家小孩子从鸡飞狗跳到安静专注
- 美国肯塔基州法院突发枪击:一名法官遭警长枪杀身亡
- 货币基金是否还有吸引力?未来发展空间在哪里?
- 一架飞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机上两人下落不明
- 水煮花生中疑吃出鼠头?绍兴通报:对涉事熟食店依法查封
- 都市“夜校”:国人生活新追求
- 99元睡大厅沙发?浙江查处多起违法行为护航假日消费
- 俄乌局势进展:北约称对俄核部署保持警惕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或访俄
- 边城呼玛:科技赋能 -36.4℃严冬也闻瓜果香
- 暴雨袭粤:逾百个预警生效 广州启动两个应急响应
- 国家力挺企业渡难关,毫不含糊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福安:特聘指导员扎根基层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 共倡文明直播 抖音在长沙启动夏季户外直播治理专项
- 中新健康丨国内外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共绘疾病联合防控新路径
- (乡村行·看振兴)旅游和电商“双引擎”发力 福建霞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多家航空公司新增海南三亚、博鳌出岛航线
- 超强台风中,那一抹橙色让人安心!
- 千里讨薪后,他们不只拿回了工资……
- 亚洲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在港上市
- 热门推荐
-
- 成品油年内最后一次调价窗口将启,或继续搁浅
- 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油菜花进入盛放期
- 深中通道车流量累计突破1000万车次
- 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百亿元
-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天开幕
- 深江铁路南航运保楼栈桥区域咬合桩施工全部完成
- 地方招商引资迎禁令: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
- 拼多多继续推动“百亿减免”计划,先用后付订单服务费全部降至6折
- 城市管理要疏堵结合
- 文化中国行丨二次探查喀拉克尔遗址,在跋涉中见证热爱
- 世卫组织: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已发生60起针对医疗机构的袭击事件
- 中国“露营热”火到新西兰 新业内人士:已准备好房车
- 国际识局:尹锡悦陷入政治麻烦,因为爱情?
- 海南省空天发射技术创新中心在文昌揭牌
- 鼓动“脱钩”“去风险”损人不利己(国际论坛)
- 全国大部天气晴好 新疆北部西藏等地部分地区有降雪
- 广西成中国最大蔗渣环保餐具生产与出口基地
- 《纽约时报》:美国十州正在让童工合法化
- 中国信通院:编制纸鸢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源许可证 促大模型落地
- 护航高考 | 云南省公安厅为考生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