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一甲子:石学敏传》新书出版发行
《岐黄一甲子:石学敏传》书封。 天津人民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天津10月15日电 (王在御)记者15日从天津人民出版社获悉,由该出版社出版的《岐黄一甲子:石学敏传》近日推出上新。2022年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从医执教60周年,为此,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特编著了《岐黄一甲子:石学敏传》一书。
据了解,本书以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从医执教60周年医路历程为主线,以中国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天津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为背景,结合石学敏院士针灸学术发展之路和针灸外交史料,通过对不同时期石学敏院士的重要经历进行整理和记录,力求讲好“世界针灸看中国,中国针灸看天津”的故事,为读者全方位展现石学敏院士的风采。
据悉,本书特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济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艳军、院长王金贵作序,并添加了“桃李满庭芳:我眼中的石学敏院士”“杏林春意暖:石学敏院士技术推广实录”“石学敏院士学生名录”“石学敏院士学术年表”“石学敏院士大事记”等特色附录。
石学敏,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针灸奠基人,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的新途径;他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他制订的《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标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加快了针灸标准化建设、国际化进程。(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暴雨袭海南 东南半部地区仍有强降水
- 护航老字号发展赋能文化传承 天津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 特朗普或不参加共和党总统初选首场辩论:“没什么好处”
- 颈动脉长了斑块 还能逆转吗?
- 青海海晏民众眼中的“人生规划师”:授业解惑公益指导报考22年
- 258.9万台“清凉电器”走俏海外市场
- 食品标签不该“找不到、看不清、看不懂”
- 头部主播带货频“翻车”,根源何在?
-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走进“湿”意常熟,感受诗意之美
- 202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616.4万吨 同比增长9.7%
- 中石油公布中期业绩 预计成品油消费保持低速增长
- 胡塞武装: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一艘货轮
- 最新!黄循财宣誓就任新加坡总理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走一趟“两路”
- 海南:构建适配高水平自贸港建设要求的质量支撑体系
- 报告:北京蝉联全球第一科研城市
- 梅汝璈后人讲解“东京审判”11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 巴西矿业巨头与中国高校合作启动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
- 江西新余:电网工人鏖战高温守护清凉
- 港澳青年走进福建宁德:探产业发展 看乡村蝶变
- 热门推荐
-
- 香港教师组团来沪研习交流STEAM教育经验
- 中新人物|丞磊:“青年演员,还没红”是自嘲也是期许
- “黑竞赛”变身须警惕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4个线上招聘专场 招聘需求超9万人次
- 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 权益岗在行动
- 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探讨中医发展:前景是守正创新
- 旅美大熊猫“乐乐”离世终年25岁 网友:心都碎了
- 从代购到家门口采购 这个小县城实现“买全球”
- “创客中国”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 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正式启动
- 新疆吉木乃:冬牧文化旅游节 大锅羊肉正飘香
- 靠“洗稿”赚黑钱,一团伙被起诉
- “花木之乡”玩出新“花”样:“中式浪漫”入画来
- 甘肃陇南打造“中国女儿节”活态传承千年乞巧文化
- 中新人物|胡静:打破中年女演员困境,埋怨没有用
- 中国动力电池如何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
- 中国日报网发布《China Travel Guide》实用指南
-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 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各地电力部门积极行动应对低温雨雪
- 智利—深圳城市推介与交流座谈会在圣地亚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