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谁是TOP1?
中新网北京10月7日电 题:【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谁是TOP1?
作者 刘越
这十年来,谁才是“中国味道”中的人气TOP1?
如果在网上这样发问,得到的答案必定五花八门又暗藏“刀光剑影”——
超越时空局限,中国味道“燃起来”
霎时间,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各大菜系粉丝纷纷下场,煎饼果子、臭豆腐、驴打滚等地方小吃拥趸也不遑多让。可谓“一条大河波浪宽,两岸口味不一般”。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华夏儿女食不厌精。再加上这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流物流通达,餐饮及相关行业稳步前行,中国味道在跨越时空限制后愈加异彩纷呈——
云南人能在武汉吃到正宗的东北杀猪菜,天津人围着延边烤肉喝着北京二锅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超过5亿人。科技的进步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成为“足不出户,尽享天下美食”。
如果把问题换成“外国人最爱的中国味道”,答案又会如何?网友们大概率会犹豫又不失礼貌地反问:“呃……是不是饺子和烤鸭?”
那么,“中国味道”在海外的这十年,又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轨迹?
海外的“中国味道”是什么味?
和“华夏吃货”兼收并蓄的“中国胃”相比,老外们的口味着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不过这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美食扬帆出海,让海外正宗的中国味道,也逐渐变得有“迹”可循。
中国餐饮文化对外输出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以日本厚生劳动省近年来公布的资料为例,共有近6万家中华料理店遍布日本全国。不过海外有两个关于中餐的概念——“改良中餐”和“本味中餐”。前者结合本地口味,后者更加原汁原味。
在采访中,小新被狠狠科普了一波“洋中餐刺客”。“学校附近有一家点菜制的中餐馆,难吃得令人发指。”在意大利留学四年的声乐老师安德烈(化名)回忆:“印象中最难吃的一道菜是锅包肉,难以下咽,嚼起来像橡皮糖,味道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曾任日本“麻辣联盟”中国支部总代表的何珂表示,中餐的改良有其客观原因。他介绍,川菜传入日本时,缺乏基础的四川调味料,只能寻求替代品,比如用日本的味噌代替甜面酱来炒回锅肉,味道自然不够正宗。
而近十年间,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彰,原汁原味的中餐也正在异军突起。其中,火锅表现亮眼,按照门店收入计算,2021年的国际中式餐饮市场中火锅占比11.1%,约289亿美元。此外,兰州拉面、酸菜鱼、广式早茶等美食纷纷扬帆出海,正宗中国味道席卷全球。
“中国味道”,何以在世界大放异彩?
在何珂看来,饮食文化的传递是循序渐进的。
“经过改良后,把更适应当地口味的菜品做出来,也更有利于中华料理的对外传播。”而十年一瞬弹指间,无论是改良还是原味,中国味道在海外都开辟出更广阔的赛道。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1年,国际市场上的中式餐饮数量已经超过60万家,市场规模高达2644亿美元。
“从前日本流行改良版的中餐,但从去年开始,日本兴起了一个潮流‘ガチ中華’,即追求本味的中国菜。”何珂以花椒举例,近年来,一些在日本开餐厅的当地人,每年会来成都收购青花椒带回国,他们很喜欢花椒的香味和麻味。
中国味道为何能在世界大放异彩?除了中餐本身的味觉魅力,经济发展推动综合国力增强,大批华人出海创业、留学、旅游,中餐消费群体日益增长;互联网上资讯发达,李子柒、厨师王刚等美食博主火遍全球,让外国食客渴望尝试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食作家李作民认为,所有美食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中餐在美国或者在全球有多大影响,取决于中国文化对海外有多大的影响。”
谁才是海内外的“中国味道”人气TOP1?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中国味道不拘泥菜系,而在于百花齐放的美食格局;中国味道不限制地域,我们有“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美食”的科技硬实力;中国味道更是不必纠结“改良”或“本味”——在这两条赛道上,中国味道都正在日益香飘全球。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今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6.1%
- 一季度北京零售物业单季度租金涨幅创2019年来新高
- 赏非遗、逛国潮市集 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启动
- 前两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7160家 近五年来最高
- 《老式喜剧》升级曹禺剧场 感受两个人的舞台碰撞
- 向海洋要食物,“中国饭碗”会有多丰富?建设“蓝色粮仓”我们这么干→
- 广东消委会:超九成受访消费者表示受“好评返现”困扰
-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共享科学“家”年华
- 巴西南部龙卷风灾害已致3人死亡12人失踪
- (新春走基层)福建蕉城:老街换装归来 再聚人间烟火气
- 第十一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在云南开幕
- 网格“三十六计” 浙江诸暨“网格谋士”比武促治理
- 新疆阿勒泰:血统改良助力民众“马”上致富
- 马来西亚2023年GDP同比增长3.7%
- 山西大同“新农人”故事里的小黄花:从三尺讲台到忘忧农场
- 江苏30万余名研究生共迎“开学第一课”
- 10年来第二高!美国2023年已发生650起大规模枪案
- 智美雪域 数迎新局:2023华为中国行·西藏数字论坛成功举办
- 世卫组织:苏丹武装冲突已致420人死亡
- 杨立新等领衔话剧《钟馗嫁妹》开启全国巡演 用神话观照现实
- 热门推荐
-
- 山东潍坊非遗研学大会:让少年力量赋能非遗传承
- 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闭幕 产生订单12108台、意向成交额达25.09亿元
- 日航:羽田撞机事故估计造成近150亿日元损失
-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年增长11倍 成高质量发展主动力
- 印尼鲁昂火山再喷发
- 西十高铁湖北段首座桥梁合龙
- 投资个人养老金产品稳赚不赔还免税?真相是……
- 中韩同意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将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国际视点)
-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开幕
-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将首次举办绿博会
- 中工网评丨实行“驾照式记分”,医保支付有了“紧箍”
- IMF:中国将成为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因素
- 成都国际班列中越(成都-越南)冷链班列首发
- 华盛顿举行中国文化节 吸引近万名美国民众参加
- 王毅同越南外长裴青山举行会谈
- 多喝茶能控制血脂吗?
- 美国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紧急降落:引擎喷火,发出巨大噪音
- 贵州百里杜鹃:“地球彩带”颜值高 “美丽经济”促振兴
- “不用预制菜”成卖点 “用预制菜”别成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