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谁是TOP1?
中新网北京10月7日电 题:【十年中国风】环球中国味,谁是TOP1?
作者 刘越
这十年来,谁才是“中国味道”中的人气TOP1?
如果在网上这样发问,得到的答案必定五花八门又暗藏“刀光剑影”——
超越时空局限,中国味道“燃起来”
霎时间,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各大菜系粉丝纷纷下场,煎饼果子、臭豆腐、驴打滚等地方小吃拥趸也不遑多让。可谓“一条大河波浪宽,两岸口味不一般”。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华夏儿女食不厌精。再加上这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流物流通达,餐饮及相关行业稳步前行,中国味道在跨越时空限制后愈加异彩纷呈——
云南人能在武汉吃到正宗的东北杀猪菜,天津人围着延边烤肉喝着北京二锅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超过5亿人。科技的进步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成为“足不出户,尽享天下美食”。
如果把问题换成“外国人最爱的中国味道”,答案又会如何?网友们大概率会犹豫又不失礼貌地反问:“呃……是不是饺子和烤鸭?”
那么,“中国味道”在海外的这十年,又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轨迹?
海外的“中国味道”是什么味?
和“华夏吃货”兼收并蓄的“中国胃”相比,老外们的口味着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不过这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美食扬帆出海,让海外正宗的中国味道,也逐渐变得有“迹”可循。
中国餐饮文化对外输出由来已久且影响深远。以日本厚生劳动省近年来公布的资料为例,共有近6万家中华料理店遍布日本全国。不过海外有两个关于中餐的概念——“改良中餐”和“本味中餐”。前者结合本地口味,后者更加原汁原味。
在采访中,小新被狠狠科普了一波“洋中餐刺客”。“学校附近有一家点菜制的中餐馆,难吃得令人发指。”在意大利留学四年的声乐老师安德烈(化名)回忆:“印象中最难吃的一道菜是锅包肉,难以下咽,嚼起来像橡皮糖,味道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曾任日本“麻辣联盟”中国支部总代表的何珂表示,中餐的改良有其客观原因。他介绍,川菜传入日本时,缺乏基础的四川调味料,只能寻求替代品,比如用日本的味噌代替甜面酱来炒回锅肉,味道自然不够正宗。
而近十年间,随着国际交往的密切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彰,原汁原味的中餐也正在异军突起。其中,火锅表现亮眼,按照门店收入计算,2021年的国际中式餐饮市场中火锅占比11.1%,约289亿美元。此外,兰州拉面、酸菜鱼、广式早茶等美食纷纷扬帆出海,正宗中国味道席卷全球。
“中国味道”,何以在世界大放异彩?
在何珂看来,饮食文化的传递是循序渐进的。
“经过改良后,把更适应当地口味的菜品做出来,也更有利于中华料理的对外传播。”而十年一瞬弹指间,无论是改良还是原味,中国味道在海外都开辟出更广阔的赛道。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1年,国际市场上的中式餐饮数量已经超过60万家,市场规模高达2644亿美元。
“从前日本流行改良版的中餐,但从去年开始,日本兴起了一个潮流‘ガチ中華’,即追求本味的中国菜。”何珂以花椒举例,近年来,一些在日本开餐厅的当地人,每年会来成都收购青花椒带回国,他们很喜欢花椒的香味和麻味。
中国味道为何能在世界大放异彩?除了中餐本身的味觉魅力,经济发展推动综合国力增强,大批华人出海创业、留学、旅游,中餐消费群体日益增长;互联网上资讯发达,李子柒、厨师王刚等美食博主火遍全球,让外国食客渴望尝试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食作家李作民认为,所有美食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中餐在美国或者在全球有多大影响,取决于中国文化对海外有多大的影响。”
谁才是海内外的“中国味道”人气TOP1?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中国味道不拘泥菜系,而在于百花齐放的美食格局;中国味道不限制地域,我们有“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美食”的科技硬实力;中国味道更是不必纠结“改良”或“本味”——在这两条赛道上,中国味道都正在日益香飘全球。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南沿海等地有分散性强降水 四川重庆等地持续高温天气
- 培育绿色、健康、时尚消费增长点 2024年山西省“棉纺消费季”活动启动
- 山西一新型柏型植物树木化石获国际命名
- 新能源车驶向全球 纱线也走节能路!中国制造向“绿”而行
- 中外文旅达人逛古城西宁:“城市会客厅”里感知文化味
- 艺术和美育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专家强调要重视市场机制
- 1月11日17时20分在阿富汗发生6.4级地震 震源深度220千米
- 古镇“千米长宴”年味迎聚中外客
- 俄外交部:俄欧关系处于历史最低点 愿与乌方基于现实谈判
- 限量版行李箱摔坏航司按公斤赔偿500元合适吗?
- 上海出梅,梅雨量创本世纪以来新高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6年增长223倍
- 2022大运河京津冀沿线精品休闲乡村推介论坛线上举办
- 南宁举办首届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 166名行业选手参与角逐
- 美国“毒火车”处置后续:填埋受污染废物?毒废水注入地下?
- 社区小微改造“微而不微”
- 透过数据看复苏 “双提升”彰显我国民航业迎来“开门红”
-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19条高速29个路段公路封闭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什么原因造成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专家分析→
- 新一轮冷空气影响广东:降温降水明显 体感寒冷
- 热门推荐
-
- AI仿冒名人带货属违法行为 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 未来10天西北华北降雨量显著偏多 四川盆地江南北部高温持续
- 四川南充:38对成达万高铁建设新人牵手走进婚礼殿堂
- 海南岛强降水过程趋于结束 最大降水量破千毫米
- “追寻香格里拉”展览在昆开展 记录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与流动
- 农业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 中国科学家实现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为医生不想看到病人痛苦
- 柬埔寨出台新政 提振房地产行业发展信心
- “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举办
- 美媒:拜登称已决定如何应对约旦美军基地遇袭
- 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 甲流的防与治,如何“齐头并进”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 专家学者共议如何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遭袭一居民楼坍塌至少19人受伤
- 受强降雨影响 广铁管内部分列车将出现晚点或停运
- “老爸评测”曝光:警惕这类产品!已在校园出现…
- 武汉建设国际枢纽城市 加速迈向“九州通衢”
- 三年来首次100%上座率,北京人艺《正红旗下》开年
- 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清花高速北江特大桥首个主墩承台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