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眠的年轻人,长期熬夜会怎样?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月亮不睡我不睡。”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熬夜”似乎成了一种常见现象,追剧、刷短视频、失眠……原因不一而足。
近期,不少与睡眠有关的话题登上热搜。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疲劳,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长期熬夜的危害显而易见。
“比如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易感冒,易引发内分泌疾病。此外,也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部分睡眠不好的人会引起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肥胖。”他说。
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彭志平建议,要清淡饮食、不要吃太饱;听点轻音乐,让自己静下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放下工作与烦心事等等。
良好的睡眠:一觉到天亮?
睡眠占了人一生中约1/3的时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延缓衰老和缓解心理健康等作用。
彭志平说,和睡眠生理机制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腺苷、褪黑素、白细胞介素等几种。其中,褪黑激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参与睡眠调节可以引起机体发热,睡眠也明显增加。
他解释,就成年人而言,较好的睡眠主要是睡眠时长保持在6-8小时;入睡时间快,一般上床半小时内可以睡着,一觉睡到天亮。
此外,如果一个人在第二天醒来后,在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自我评价良好,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
睡眠不足,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不知不觉间,不少年轻人悄然加入了养生大军,有人选择在睡前泡脚,缓解疲劳,想求个好睡眠;有人选择保温杯里泡枸杞,美其名曰“养生”。
彭志平表示,睡眠充足的主要表现是入睡时间快,半小时内能睡着;睡眠时间能保持在6-8小时,睡眠过程良好,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睡眠不足时,人容易变得脾气暴躁、易怒、健忘,甚至焦躁不安;日常活动效率下降,学习时记忆力下降,经常感冒、头疼等等,这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长期熬夜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易感冒,易引发内分泌疾病。此外,也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出现影响情绪等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晚上11点后睡觉算熬夜,但学术上对这个时间有争议。补觉基本是不能弥补身体因熬夜受到的损伤。”彭志平表示。
有些人在睡眠时做梦偶尔会有高空下坠的感觉,彭志平说,这在临床上称为肌抽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和睡眠质量不好有一定的关系。
秋季宜早睡早起
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睡眠?这估计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对此,彭志平给出了几点建议,比如要清淡饮食、不要吃太饱;听点轻音乐,让自己静下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放下工作与烦心事;睡前2小时不要大量饮水,不喝茶、咖啡等兴奋性的饮品;尽量不要喝酒和吸烟。
此外,根据不同季节来看,春夏适合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6-8个小时,晚上入睡的最佳时间是22-23点,最好在中午12-13点午睡15-30分钟。
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要睡7-8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7-9个小时。“以上为成年人睡眠时间,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可以适当的减少睡眠。”彭志平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省文艺创作奖”设立 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
-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第二季)超燃开启
- 重庆一学校通报公务车擦挂事件:已责令驾驶员停职反思
- 2023·国际面孔|创新与突破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应携手打击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
- 网络名人带粉丝“云游”千年古城:寻历史文脉 品人间烟火
- 开学了,孩子们的营养餐该如何搭配?
- 印尼爪哇岛海域同日发生6.0级和6.5级强震
- 3月29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大栅栏网红涂鸦墙成杂物墙
- 患先天性疾病考生由同学背着上下学10年 今年被江西农大录取
- 上半年浙江GDP同比增长5.6% 民企表现抢眼
- 广州白云区突发强龙卷风 直击灾后深夜救援
- 在川港商:扮演好两地之间的“大使”
- 日本飞机相撞事故影响持续 羽田机场大量航班遭延误或取消
- 解决住院陪护“痛点” 广西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改革显成效
- 遇见福建:“泥人张”巧手塑神奇
- 交通运输部:7月份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8.21亿单,环比上升7.6%
- 中国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
- “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成立 助推中药材国际化
- 热门推荐
-
- 10+1经贸部长会议同意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 2023东亚未来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
- 三月春回拉萨暖意浓
- 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将开馆 6月起将招募志愿者
- 国家数据局:平台企业在支持创造就业等方面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 巴基斯坦媒体人士:两会是观察和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
- 第13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出发
- 内蒙古首批海运进境种牛解除隔离
- 一艘移民船在希腊附近海域沉没 已致79人死数百人失踪
- 在西昌建昌古城 走进可触摸的历史
- 山西开展联合检查 推进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 中亚媒体人走进“芳香霍城” 感受“小花朵”成就的“大产业”
- 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臭车?平台道歉引热议!专家这样说……
- 海口今年首批火山荔枝出口泰国
- 近千例“有记录死亡”再揭美国种族灭绝原罪
- 法润彩云南丨“花式”普法掀起学法新热潮
- 冲浪桨板成新宠 水上运动催热中国“暑期经济”
- 雄安新区20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 美国蒙大拿州空军基地发生车祸 致1人死亡5人受伤
- 首相选举时石破茂打瞌睡 日本政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