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眠的年轻人,长期熬夜会怎样?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上官云)“月亮不睡我不睡。”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熬夜”似乎成了一种常见现象,追剧、刷短视频、失眠……原因不一而足。
近期,不少与睡眠有关的话题登上热搜。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疲劳,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中国睡眠研究会信息科普部主任彭志平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长期熬夜的危害显而易见。
“比如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易感冒,易引发内分泌疾病。此外,也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部分睡眠不好的人会引起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肥胖。”他说。
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彭志平建议,要清淡饮食、不要吃太饱;听点轻音乐,让自己静下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放下工作与烦心事等等。
良好的睡眠:一觉到天亮?
睡眠占了人一生中约1/3的时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延缓衰老和缓解心理健康等作用。
彭志平说,和睡眠生理机制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腺苷、褪黑素、白细胞介素等几种。其中,褪黑激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参与睡眠调节可以引起机体发热,睡眠也明显增加。
他解释,就成年人而言,较好的睡眠主要是睡眠时长保持在6-8小时;入睡时间快,一般上床半小时内可以睡着,一觉睡到天亮。
此外,如果一个人在第二天醒来后,在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方面自我评价良好,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
睡眠不足,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不知不觉间,不少年轻人悄然加入了养生大军,有人选择在睡前泡脚,缓解疲劳,想求个好睡眠;有人选择保温杯里泡枸杞,美其名曰“养生”。
彭志平表示,睡眠充足的主要表现是入睡时间快,半小时内能睡着;睡眠时间能保持在6-8小时,睡眠过程良好,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第二天的精力充沛。
睡眠不足时,人容易变得脾气暴躁、易怒、健忘,甚至焦躁不安;日常活动效率下降,学习时记忆力下降,经常感冒、头疼等等,这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长期熬夜的危害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易感冒,易引发内分泌疾病。此外,也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出现影响情绪等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晚上11点后睡觉算熬夜,但学术上对这个时间有争议。补觉基本是不能弥补身体因熬夜受到的损伤。”彭志平表示。
有些人在睡眠时做梦偶尔会有高空下坠的感觉,彭志平说,这在临床上称为肌抽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和睡眠质量不好有一定的关系。
秋季宜早睡早起
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睡眠?这估计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对此,彭志平给出了几点建议,比如要清淡饮食、不要吃太饱;听点轻音乐,让自己静下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放下工作与烦心事;睡前2小时不要大量饮水,不喝茶、咖啡等兴奋性的饮品;尽量不要喝酒和吸烟。
此外,根据不同季节来看,春夏适合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6-8个小时,晚上入睡的最佳时间是22-23点,最好在中午12-13点午睡15-30分钟。
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要睡7-8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7-9个小时。“以上为成年人睡眠时间,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可以适当的减少睡眠。”彭志平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凉山“卖惨售假”团伙落网
- 应对地震影响 北京南站加大车票退改签力度
- 专家学者齐聚银川 为宁夏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猕猴桃之乡”河南西峡一体化打造“幸福果”
- 四川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大型水域救援实战演练
- 广州W酒店近半月显示“不适用于登记入住” 最新回应来了
- 170余件文物在江西展出 展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精神风貌
- 国际识局:为南南合作树立典范,中国巴西共迎下一个“黄金50年”
- “知行墨境”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天津举行
- 2024年长三角铁路暑运收官 62天发送旅客近1.77亿人次
- 中关村论坛南非分论坛在约堡举行
- 马来西亚首家集成电路设计园区启动
- “迷你大脑”发出类似早产儿的脑电波
- 中新健康丨国办: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
- 山西省“中华老字号”达37家 中部省份排名第二
- “高薪”与“缺工”现象并存 熟练装修工为啥难寻?
- 突破21万亿、增长6.1%!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 “伴侣病了”成为一场对夫妻关系的考验
- 新疆铁路今年开行客车化循环列车超3000列
- 渤海油田首次日产突破10万吨油当量
- 热门推荐
-
- 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发生4.0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韩国总理职位空缺多日 他们成有力人选?
-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首列车在长春正式下线 最高运行时速达160公里
- 降成本为制造业企业添动力
- 东海救助局快速出动成功救助3名被困岛礁游客
- 甘肃陇南打造“中国女儿节”活态传承千年乞巧文化
- 西藏阿里地区迎来首个综合性博物馆
- 大型交响曲《空海》在伦敦演出
- 西藏群艺馆举行免费开放培训总结典礼
- 广州发布直播电商规范经营指引清单
- 感染了呼吸道疾病,怎么吃好得快……权威解答来啦!
- 严打民生领域违法广告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人形机器人亮相2024WAIC 会行走、能读懂人的表情并回应
- 热带低压生成 或致华南沿海将出现较强大风天气
- 防晒产品需靠差异化破圈
- “明明是境内号码,怎么会是境外诈骗电话?”
- 周杰伦南京演唱会这次没“站票”?
- 指标化时代,“我要求不高”不过是婚恋中的一句谎言
- 中国年轻人流行城市漫步 偶遇中寻找“远方”与“宝藏”
- 长春集中签约外资项目 签约金额逾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