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扎根乡土 电视艺术铺展大美乡村画卷
电视艺术铺展大美乡村画卷(深观察)
今年秋分,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近年来,电视创作不仅对繁荣精致的城市文化进行了多元书写,还饱蘸笔墨,对气韵丰足、质朴鲜活的乡土文化进行了充分描摹。
每逢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都会制作播出《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带领全国观众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陪伴观众走过8季,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安徽广播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小岗纪事2》延续了第一季的气质,全景式展现了小岗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广东卫视播出的《从农场到餐桌》节目以及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幸福到万家》等一大批作品,皆深深扎根乡土,用真实生动的视听语言尽情铺展着大美乡村的幸福画卷。
绘就农民新群像
肩挑日月的农民,用辛勤的双手让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帮助十多亿中国人端稳了手中的饭碗。当今荧屏上,农民的新群像正日益凸显,朝霞与明月是他们的聚光灯,绿水与青山是他们的主舞台。他们不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逐渐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既继承了顺应天时、不违农时的传统,又具备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仅如此,在诸多农村题材纪录片和电视节目中,越来越多青年一代愿意回到乡村,将自己的汗水播洒在乡野大地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的《我的美丽乡村》曾推出系列特别节目《我们村的年轻人》:在云南抚仙湖畔的小湾村,一群年轻人依托优美的村容村貌,开办民宿,拍摄短视频,追寻自己的生活理想;湖北恩施沐抚村的女导游穿梭在乡间,向人们讲述家乡快速发展的故事;在江西上饶的严田村,年轻人回乡创业,种油菜、建茶园、做电商,帮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节目用心描摹这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的年轻人,他们奋进求实,正在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和“孺子牛”。
农村题材电视作品扎根田野,以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时代农民为主角,用镜头讲述着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故事。他们懂传承、能创新,有知识、头脑灵,守情怀、铸民风,是农民新群像的代表。
展现农村新美景
令人欣喜的是,当今的农村题材电视作品将“乡村”的概念阐释得极为丰富,它不单是区别于城市的居住地域,更有多彩的内涵。《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我的美丽乡村》等节目,不仅庆农民丰收,讲乡村故事,更用一帧帧精致画面再现了由一个个山清水秀的乡村擘画的美丽中国,让观众深切体悟乡村正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如此,《山海情》《小岗纪事2》《幸福到万家》等作品,通过生动的致富故事,将乡村诠释为让人们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广阔舞台。《从农场到餐桌》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辐射全国观众和消费者,打造“电视+电商+融媒体+线下批发销售”的特色模式,通过对农产品的溯源,带领观众在特色乡村感受各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蓬勃图景。
从不同的题材和视角出发,这些农村题材电视作品立足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悄然重塑乡村带给人们的印象和感受。古朴宜人、湖光山色、瓜果飘香、鸢飞鱼跃的现代乡村,正在织就空间美、生活美和自然美的多彩画卷。
描摹农业新气象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农村题材电视作品作为时代和社会的记录和见证,肩负着更多使命。主创们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改革创新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样本,借助大众传播渠道,将它们的成功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进行推广和传播。
《小岗纪事2》历时3年跟踪拍摄,展现我国农村改革的源头、“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从农场到餐桌》节目组为探访优秀农产品,两年多来行程超过50万公里,深入25个市的700多个村庄,播出选题分布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实际行动打通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通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的《振兴路上》通过“一条鱼的翻身仗”“青稞酒香富农家”等接地气的主题,讲述了乡村振兴的新实践、新举措。
通过描摹这些鲜活样本,农村题材电视作品展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体现了生活在美丽乡村的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凸显乡土新文化
文化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存续着我们继往开来、大步向前的根基和底气。当今的电视艺术创作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挖掘和呈现我国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
《记住乡愁》密切关注古老村落的生存状态,通过展现不同村落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凸显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每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在欢庆丰收的同时,还详细介绍举办地的非遗项目、民风习俗,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那些穿越漫长时光的耕作传统、村落古迹、匠人手艺、礼俗风气、家训族谱、美食味道……都在节目中得到了鲜活生动的展现。
扎根在我国传统文化原生地的电视节目创作,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内涵。这些作品用带着泥土味的淳朴文化元素,唤起潜藏在现代人基因里的古老记忆,积极塑造和释放乡土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为乡村建设聚合磅礴的精神力量。
今天,亿万农民再次迎来了天地的馈赠,共享丰收的喜悦;未来,我国的电视艺术将继续深耕乡村沃土,奉献更多视听盛宴!
(作者单位:张丽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流一代》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 贾樟柯赵涛出席
- 东盟国家扩大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 加拿大2023年实际GDP增1.2% 多因素拖累经济增长
- 从青丝至华发 内蒙古基层科普路上的“她”力量
-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尽早干预、有效治疗,让更多患者脱离过敏性疾病困扰
- 10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23元 下调241个基点
- 专家:短视频拓展公益半径,全民参与微公益时代或来临
- 3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将亮相2024广东省科普创新展
- 元旦假期 多地商圈消费活动不断升温
- “两乐”市场占据八成以上 国产老汽水回归之路如何走?
- 美财长耶伦: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
- 特朗普公布美国贸易代表人选 其具有国际贸易法背景
- 山东“防洪卫士”搭载“智慧大脑” 精准调度助平稳度汛
- 限制中国游客入境“没有必要”,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政治病毒”
- 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滇开幕
- 梅西将加盟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迈阿密国际队
- 沈阳举办购物季活动优化网络消费供给
- 世界黄金协会:2024年以来全球黄金ETF累计流出约57亿美元
- 泰国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5个月政策
- IFF全球年会南沙专场聚焦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 热门推荐
-
- 科技赋能广西北部湾港智慧绿色转型升级
- 全球首款 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运输船完工交付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 《米小圈上学记》:“简单快乐”中的“温暖成长”
- 高汤面馆亮相巴黎 白象中国面飘香塞纳河畔
- 甘肃环县深挖红色老区文化资源 赓续革命精神发展红色旅游
- 西藏完成无信号区5G+卫星+无人机等高精度定位验证
- 捐款20元 为啥实际却多付了3元?
- 山东港口烟台港打造中国北方二手车交易集散基地
- “五一”假期首日 广铁预计发送旅客294.9万人次
-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活动开幕
- 广东茂名警方侦破假“公安”电诈案 400克黄金物归原主
- 第二十五届高交会智慧城市展在深圳落幕
- 美国继续“拱火”,为乌克兰举办“兵棋推演”
- 青藏铁路格拉段道岔更换和信号系统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 古“运”焕新 郭守敬重游大运河
- 交通运输部:我国已建成自动化码头52座
- 跟着国际旅行商“冬游西藏”:品味文化魅力 体验高原风情
- 欢声笑语暖山城 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走进重庆
- “观爻”中法友谊艺术展在法国普罗万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