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王朝都邑现“网格化”布局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多项重要新发现。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更多道路及两侧墙垣”等表述,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意义重大——这些新发现进一步印证,中国最早的王朝都邑已经用上了“网格化”的理念来规划和管理。
“发现更多道路及两侧墙垣”,说明二里头都邑中可能不止“九宫格”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词。比如,社区里有“网格”,每个“网格”还设有网格员、网格长等。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网格化”布局和理念,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网络,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九宫格”的宏大格局。
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用“发现更多道路及两侧墙垣”描述此次的新发现。这些表述,其实与二里头遗址的“网格”息息相关。
赵海涛介绍,自2021年以来,他们陆续发掘了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夯土墙,并发现宫城西侧道路夯土墙向北延伸200余米,据此推测已知作坊区、宫殿区、祭祀区以西至少各存在一个分区。
“这意味着二里头遗址中可能不止‘九宫格’,而是由更多的‘网格’组成。”赵海涛说,二里头都邑以道路和墙垣规划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形成“多网格式”宏大格局,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这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这种严谨、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二里头文化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其实,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网格化”的规划设计屡见不鲜,比如北魏洛阳城,其都城中轴线两侧整齐分布着320个里坊;而在隋唐长安城内,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东市、西市和110个里坊,同时期的隋唐洛阳城,也是基本一致的布局。
目前,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古代都城中的里坊与二里头都邑的“网格”,有着一脉相承的规划设计理念。二里头都邑的“网格化”布局,开后世里坊制度的先河。
发现丰富手工业遗存,填补二里头都邑布局和手工业考古空白
“确定手工业产品生产地点不仅可以复原手工业生产流程与工艺,而且也有助于对产业布局、生产组织等问题展开研究。”赵海涛说,目前,二里头遗址已发现铸铜作坊、制骨作坊、绿松石器加工作坊及部分陶窑等。近年,工作人员又在二里头遗址西北部发现了大量可能与漆器加工有关的遗存,该区域或是探索制漆作坊的重要区域。
同时,在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中,出土的陶片多属于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即二里头文化的最晚阶段。这些遗存不仅为二里头遗址手工业考古研究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还有助于对二里头文化最晚阶段的政权兴替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手工业是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赵海涛说,二里头都邑存续200多年,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除农业生产外,手工业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二里头时期部分手工业产品品类或已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比如,二里头遗址中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加工作坊设施齐全,工序繁多,技术水平高超,都经过长期反复使用,表明这一时期的青铜冶铸和绿松石器制作已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其中,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绿松石制品更是达到中国历史上最为兴盛发达的阶段。
赵海涛说,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铸铜活动开始集中于围垣作坊区中专门的铸铜作坊,作为高端复杂的手工业技术,铸铜作坊坐落于毗邻宫城区的地方,显然是为了方便王室贵族进行控制与监管,体现出明显的官营性质。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各个时期存在多个具有独立矿料来源的制陶作坊,这些则可能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基本单元的小作坊式生产。这表明,二里头时期或已分化出独立式和依附式两种形式的手工业生产组织方式。
同时,二里头时期或已诞生了一定形式的手工业产品贸易。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郜向平说,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很早就已经出现,但目前难以确定二里头时期手工业贸易的规模和形式。一些重要的生产门类,如青铜器、玉器、白陶器等,应是由贵族甚至王室控制,部分可能以贡纳、赏赐的模式进行分配;而陶器、石器之类的产品,或许存在民间生产和交易。有学者认为,商代已有发达的贸易,包括青铜器在内的贵重器物都有作为商品的可能。据此推断,二里头时期也未尝没有青铜及其原料的贸易。
“居葬合一”,体现二里头文化的引领作用
会上,赵海涛还公布了另一项重要发现——“居葬合一”的二里头文化贵族聚居区。
赵海涛介绍,他们在二里头遗址“井”字形道路划分的祭祀区以西的网格中,发现二里头文化贵族住房及房院中的高规格墓葬,形成“居葬合一”的格局。其中,多座墓葬的墓主存在截肢、砍头迹象。此外,还有一座多人乱葬的合葬墓葬,这些墓葬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均较少发现。
“‘居葬合一’的这种布局结构,在中原龙山文化中少见,此时得到强化和提升。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特别是安阳殷墟包括周原的殷人聚落都有类似发现,表明这种制度被商王朝继承,体现了二里头对中华文明总进程的引领作用。”赵海涛说,这些发现,为了解该区域的遗存分布情况、认定该区域为贵族居住和墓葬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认识该区域的布局及历时性变化情况、当时的社会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综合研究夏朝的规划思想、社会结构和关系、礼仪制度、统治制度的重要资料。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刘嘉仪 梁笑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伊拉克经济学家:为摆脱美元控制 人民币结算很有必要
- 何以中国 | 给世界来一点新疆棉花科技感震撼
- 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一起枪击事件致3人受伤
- 全国高血压日:专家建议心率测量纳入高血压患者整体评估
- 宁夏贺兰山东麓启动“民宿+葡萄酒”联合定制计划
- 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将启 百家博物馆推出近300场展览
-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看好2024年中国经济
- 当一部喜剧片有了科学顾问
- 大麦增速超Live Nation,音乐品类优势显著
- 生态环境部: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 中国科技品牌1MORE发布运动时尚耳机新品
- 我们的人民城市|“浮萍”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有了新期待
- 湖北复原距今百万年古人类“郧县人”相貌
- 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菜农收益 农业农村部部署当前蔬菜产销工作
- “对话”文物:探秘中国古人过冬妙招
- 韩国光州市及全罗南道取消跨年庆祝活动
- 2024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
- 成都面向全球发布首批百项工业精品 现场签约超10亿元
- 记录“天拖”60余年荣光 《铁牛记忆》出版上新
- 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开幕 50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播撒”书香
- 热门推荐
-
- 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开幕 中外嘉宾冀以影视增进交流合作
- 今年经阿拉山口通行中欧班列已突破6000列
- 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展现古典韵与新风范
- 令人不安!获取枪支更容易,美国年轻枪手越来越多
- 暑期浙江水上旅客运输量超1400万人次 创近三年新高
- 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菲律宾经济将增长5.8%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温州科技助农添春光:“春耕忙一些,农民才充实”
- “双十一”下的“国际纺都”:互联网货运编织“流动彩虹”
- (身边的变化)图牧吉的“森林卫士”:让百鸟踏波而舞
- (新春走基层)穿行在铁道线上的“快递铁哥”
- “百万扶贫资金”免费领?警惕诈骗新花样
- 赣江观澜:江西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辽宁省技能精英冲刺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 种植牙集采后,为何“多拔多种”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
- 极端干旱重创西班牙农业
- 俄乌局势进展:马克龙称将对乌提供更多军援 武契奇称担忧局势进一步升级
- 开展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为食品办一张“电子身份证”
- 龙年龙味!年夜饭主打“龙元素”
- “文旅”在“旅”也在“文”
- 海口加密暑期往返香港客运航班至每周2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