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研讨会举办:艺术与文学的对话
“盛世翰墨润初心——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研讨会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高凯)一场艺术与文学的对话,“盛世翰墨润初心——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行。
李可染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李庚;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开明画院院长林阳;著名作家、艺术家韩静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四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话题展开探讨。
据介绍,作为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活动之一,此次研讨会系文学辐射艺术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是艺术与文学的相互跨越与对话。
李可染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李庚;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开明画院院长林阳;著名作家、艺术家韩静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四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融合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李庚院长谈到文学与美术的关系时,分享了小时候与父亲学绘画,与作家聊天的趣事,通过儿时的亲身经历,他认为,文学家、诗人和画家在进行交流时,会产生一种奇遇,他们相互交流所带来的冲击性和挑战性,会迸发新的火花,从而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林阳院长的分享从种下文学的种子开始。他认为阅读改变命运,艺术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文学使人的心灵变得宁静。他说:“文学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就像一颗种子,种子需要适当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适当的浇水。我小时候喜欢读书,种下了阅读的种子。只要文学种子在的话,即使当时不发芽,只要不放弃,有了阳光,有了水源,总有一天会发芽的。”
著名作家、艺术家韩静霆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文学与美术的关系。他说:“中国画讲究笔墨语言,这里的语言与文学语言是一回事儿,我们在文学上追求的境界与美术境界从根本上是一样的,希望空灵、希望豪放、希望婉约,完全是共通的、共性的,如果你在画画的时候追求的是文学境界,也许会有新的进步。”
于丹教授分享了她对艺术的感悟。她谈道:“文学和艺术,当它陪伴人很久的时候,就会长成你的样子、你的气度、你的天真、你的宽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文学和艺术真的是太好了,不要因为写作什么、因为要发表什么你才去接触它,诚恳一点,用你的生命去爱它,它不是一个生存的表达,是我们生命的寄托和安顿。”
据悉,北京十月文学月创办于2016年,是以“十月”文学品牌为核心,以文学界和出版界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市性文学主题活动,现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盛典和展现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成果的金名片。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支持,北京出版集团主承办。大会以“文学新时代·人民新史诗”为主题,汇聚北京与全国优质文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近百场。本届文学月于9月初开始,持续至10月初。(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要插手人工智能?美国会众议院宣布成立特别工作小组
- 青海湟中:万人尽享高原古城跨年狂欢夜
- 福建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Ⅲ级
- 信息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
-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调降风险因子!专家:释放险资入市空间、稳固支持实体经济
- 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居民:不想在担心中惶惶度日
- 今年前5个月黑龙江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105.4%
- 保护好脾胃也能有效预防冬季感冒
- 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 一个月转了3家医院,患者单次住院天数何以受限?
- 8月CPI回暖,释放什么信号?
- 年产值破600亿元 重庆璧山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 乘着火车体验浓浓“东北味+冰雪情” 黑龙江今冬首趟冰雪旅游专列开行
- 文化艺术界全国政协委员为歌舞之乡代言——“透过歌舞让世界看到更美丽的新疆”
- 6月15日起京港、沪港间开行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
- 秦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陕揭牌
- 中泰相关机构将联办泰国绿色科技展
-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 云计算应用软件适配研究中心成立 助推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发展
- 聚焦源头治理 山东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 热门推荐
-
- 年轻人抑郁,是因为他们变脆弱了吗
- 欧盟加快推进数字欧元
- 美国2022年10.9万人因过量用药致死 创历史最高纪录
- “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对话会在东京举行
- 水利部:乌苏里江下游海青江段退至警戒以下
- 吃好多运动,平安过新年!
- 成都:133万粒积木颗粒拼成超85平方米“太阳神鸟”
- 韩媒:疑似载有尹锡悦车辆到达总统办公室
- 科技兴警,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成事
- 天津因公牺牲派出所所长张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
- 快递外卖小哥顶着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 多措并举撑起“保护伞”
- 多效并举守护未成年人用网安全 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发布
- 中国首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河之洲》长沙首映
- 2024北京国际美食荟·簋街不夜节启幕 激发餐饮消费活力
- “踏浪前行”的调车员关炽钧
- 雍和宫每天接待觐香游客逾2万人次
- 105件精品文物集萃 故宫博物院大展聚焦“中国书房”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科创板,迎来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