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 | 文物展上话文明 中意文博合作为文明交流架桥梁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500多件珍贵文物,穿越历史长河,跨越千山万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北京,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相映生辉,共同演绎一场文明对话。
正在中国国博举办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为中意两国文明交流架起一座新桥梁,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馆长斯特凡纳·韦尔热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文明之间的交流绝对必要且源远流长,这正是这个展览所展示的精神。”
7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拍摄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精挑细选“有意义”
作为今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重头项目,“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旨在系统反映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展现意大利文化渊源的丰富多彩。
身为意方策展人,韦尔热介绍说,展览吸引意大利多家博物馆直接参与和大力支持,大家克服了许多困难,精挑细选馆藏送展。
7月11日,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展品“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西尔瓦诺斯的圣坛”。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据了解,本次送展的不少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例如,罗马国家博物馆藏品“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西尔瓦诺斯的圣坛”,就是首次离开意大利出境巡展。祭坛上刻浮雕讲述了著名的罗马建城传说“母狼育婴”。
韦尔热说:“我们认为,以中意文化和旅游年为契机,向中国民众展示意大利的历史,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据了解,“古罗马文明展”开展首周就有超过2万名观众参观,一个多月来已接待约10万名参观者。
文物对话架桥梁
在韦尔热看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展现中西方文明互鉴交流的绝佳场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示东西方文化多样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里我们可以感知不同历史时期带给我们的丰富思考。”
7月11日,参观者在展览上拍摄展品“胜利之翼”。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以展品青铜雕塑“胜利之翼”为例,韦尔热说,意大利和中国的青铜制造方式有所不同,而观众在这里能同时欣赏中意两国的古代青铜器,“对比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青铜制造技艺,这就为展览增添了吸引力”。
这样的中意文物对话远非首次。近年来,中意两国在文化领域一直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仅中国国家博物馆就与意大利文博界合作举办了7次展览。
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21家意大利博物馆及国内17家博物馆办展,参展文物中既有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也有受到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方物品,包括中国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罗盘、针碗、航海图、船只模型,以及青铜器、瓷器、玻璃器皿和充满西域风格的唐代陶俑等。
互信合作促友谊
据中方策展团队介绍,多年合作经验促进了中意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的互信,这次“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成功举办已超越馆际交流,成为中意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据了解,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503件文物来华之旅没有意方文物工作人员陪同,中途还需转机。中方策展团队成员何书铱说,文物从意大利启运后,中方策展团队全程跟踪航班信息,彻夜未眠,直到展品到达北京才放下心来。
中意双方前期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协调;在布展的过程中,意方通过视频全程监督开箱、点交和布展的过程,记录了大量的影像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件雪花石材质的珍贵文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中意双方文保人员通过视频讨论,合作修复了这件文物,使得它能够在中国与观众见面。
7月11日,参观者在展览上观看展品。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中方策展人潘晴告诉记者,正是基于双方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意方才会放心地通过这种新模式把如此丰富的珍贵文物送到中国展出,“这充分体现了意大利文博界对中国国家博物馆专业水准的肯定”。
韦尔热表示,“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是意中双方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象征。他希望未来有更多意大利人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搭建更多沟通桥梁,共促意中友谊。
潘晴说,通过文化交流,中外博物馆之间建立起理解和信任,不同地域的人们得以探寻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同时也从新视角看到各自文明的独特之处。“未来的中外文明对话和交流一定会更精彩。”
-END-
监制:冯俊扬 薛颖
统筹:齐紫剑 闫珺岩
记者:马骁 贺飞 罗鑫 彭卓 周啸天 王普 王沛 史霄萌 汪楠
剪辑:马骁
编辑:张代蕾 刁泽 王申 倪红梅 刘冬杰 李勍 梁毅
新华社国际部、新华社北京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紧盯重点部位薄弱环节 持续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 美式干涉:当“黑手”戴上“白手套”
- 锦绣中国年|新疆南部“群众村晚”:民众齐欢聚 营造浓浓年味
- 用水彩艺术展现传统人文精神,李庆水彩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数字中轴探访线路全景上线
- 广西开展果业帮扶 送苗送技术助农增收致富
- 首型火箭运输集滚船“FERRYMAR”号完工交付
- 大兴安岭里的夫妻管护站:20年,陪伴是最动人的承诺
- 元旦当日,三千多名旅客随“爱达·魔都号”商业首航开启新旅程
- 黑龙江: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 赋能两产业高质量发展
- 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便上岗作业 山西公布3起典型案例
- 飓风“米尔顿”袭击美国佛州 已致多人死亡
-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致2死1伤3人失联
-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加强边境口岸卫生检疫防止猴痘传入
- 博物馆如何应对文化热
- 拒绝情感绑架 半数受访青年认为应勇于向高额礼金说“不”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樱桃枝头红 果园好“丰”景
- 中方就美对华301关税等表达关切
- 两岸青年南京谋创业 创业导师建言献策
- 张毅: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稳定增长
- 热门推荐
-
- 世纪佳缘“不限名额”找对象 花10万“保证结婚”遭投诉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风味之中有“玄机”:复合调味料何以“智”造?
- 大家电到“小神器” 中国家电为何全球“圈粉”?
- 新乡贤浙闽边界“带富记”:小小油茶果撬动乡村振兴
- 工信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 近万件“硬核”科技产品亮相广东佛山
- 心内科专家:关注心脏瓣膜病 提高筛查鉴别能力
-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拓展绿色贸易的专门政策文件
- 武汉实施四大行动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走进传统中医”研讨班
- 秋季开学日如期而至:按时、峰值与“读懂”
- 150件张松鹤艺术作品和文献东莞展出
- 猫骨折了,我“破产”了
- 【奋斗者·正青春】“红色嫩芽”鄂伟亮:天地舞台,心中有光
- 药品说明书要对老人更友好
- 中国快递协会:快递业务旺季战线变长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 也门胡塞武装:美英对也门多地发动多次空袭
- 北京出台新政破解家政服务行业痛点 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 “幸福的样子——乡村影像志”作品展:记录乡村生活点滴
- “黔山秀水”入“苏韵江南”觅商机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