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近在眼前 别忘了还有“秋老虎”
“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从民间流传的俗语就能知晓,立秋的早晚颇有讲究,甚至影响着天气的冷热变化。但遗憾的是,今年的立秋节气恰处在三伏天中末伏的开始之前,正是老人们所说的“秋包伏”。所以,看着恼人的高温,炙热的阳光,“三伏天”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8月15日,三伏天中的末伏到来了,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伏。据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这意味着再过不到十天,人们就迎来了“出伏”,也就是三伏天结束的日子。
三伏食谱:“三肉”和“三瓜”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从古人写作的诗篇之中,就能看到三伏天对于普罗大众的“威力”了。从古至今,提起高温又潮湿的三伏天,连讲究“心静自然凉”的古人都是叫苦不迭。天气炎热之下,讲究“食补”的古人,自然也有对应炎热天气的食谱。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夏日酷暑难捱,人们容易感到身体乏力、疲倦,更会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的情况。正因如此,在漫长的苦夏开始时,自然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炎热的酷暑。而在末伏之时食饼吃鸡蛋,也是因为此时是三伏的最后一伏,天气稍微凉快人们的食欲有所提高,吃鸡蛋也可补充营养。
在有的地方,还有“头伏吃鸡二伏鸭”“头伏馄饨二伏茶”的民谚,可见地域不同,人们在三伏天的吃法也不同。此外,民间也有“入伏吃三肉,苦夏不消瘦”的俗语,其中的“三肉”说法不一,但一般指的是羊肉、鸡肉、鸭肉。因古人讲究“以热制热”,所以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材,可以弥补大量出汗后虚弱的身体,也能在苦夏为身体补充营养。
除了吃“三肉”,三伏天还流行吃“三瓜”,分别是:冬瓜、丝瓜、苦瓜,有些地方也把黄瓜归入其中。这些食材大多消暑解热、清火健脾,能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即将出伏:凉爽的秋天近在眼前
到了8月25日,就能迎来“出伏”之日了,在古人的认知中,这标志着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已经过去,而凉爽宜人的秋天就近在眼前。值得一提的是,过完三伏天,并不意味着天气完全转凉,因为三伏天过后还有“秋老虎”。
“秋老虎”,是民间对三伏天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此外,“秋老虎”一般出现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属短期回热天气。清人顾禄所著的《清嘉录》写道:“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始凉。”
“秋老虎”来时,虽然是秋天,但天气闷热,再加上昼夜温差变大,天气干燥,人们常说的“秋燥”也就出现了。在此时,既要祛暑清热,又要滋阴润燥,所以在饮食上需要格外讲究,可多吃些清热润燥又营养的食材。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真探:溺水者被救出后要立即进行胸部按压?
- 广西自贸试验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74 同比上升1.2%
- 广东佛山高荷港码头正式开港 计划成为湾区枢纽新门户
- 河南密集推动楼市、消费品等以旧换新
- 长三角多地降雪 预计除夕迎来晴好
- 通讯:“对美国无休止战争说不!”——反战人士敦促美国反思伊拉克战争
- 春节快递“不打烊”:线上囤年货,可以继续“买买买”
- 百果园携手美好生活大使杨幂,关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困境儿童
- 陕西雨雪低温天气“进行时”:多地景区临时闭园
- 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台风“山陀儿”给东南沿海带来较强风雨影响
- 苏轼那届录取率是全国水平的40倍【宋代眉山“高考”有多猛?】
- 中国地震局:初步完成定日地震烈度图绘制 研判春节前全国地震趋势
- 云南罗平百万亩油菜花盛放 游客乘火车寻“最美春天”
- 国家京剧院青年团首度来港公演《五女拜寿》
- 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超8亿 逾半数未得到治疗
- 根敦群佩当代艺术画廊20周年纪念展拉萨举办
- 国际媒体人齐聚四川广元 共探大蜀道文化国际传播之道
- 《中国家族企业与共同富裕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 热门推荐
-
- 交通运输部:民用航空企业及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废止
- 热销“婴儿水”是新概念还是智商税?
- 00后“蹭老”消费,乐得当团宠
- 热销的科学实验玩具,可能暗藏这些风险
- 2022约旦旅游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看好中国市场
- 纪录片《柬埔寨的微笑》首映式在金边举行
- 美国新奥尔良卡车冲撞人群已致至少10人遇难
- 中疾控:流感预计在春节前后降至较低水平
- 广东电信关闭2G网络?2G用户咋办?最新回应
- 浙江教育观察:幼儿园布置开学“陷阱”,为了啥?
- 台农台商:两岸农博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 广州至汕尾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旅客赶尝“头啖汤”
- 东西问|张艳虹:如何在柬埔寨讲述中医药文化?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东山美人椒喜获丰收 村民致富奔头足
- 【东盟专线】湖北首条东盟集装箱近洋直航航线开通
- 专家:中老年人群避免“缠腰龙”困扰“防大于治”
- 环卫装备头部企业齐聚横琴 见证酷哇科技2024全球产品发布会
- 南非约350家私营安保公司参与“大选安保计划”
- 赏非遗赛龙舟品美食 广西玉林端午文化盛宴引客来
- 各地为种牙集采“铺路”,全面推进还有哪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