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刘霄:用长篇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记录脱贫攻坚壮举
图为刘霄。 本人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13日电 题:“80后”作家刘霄:用长篇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记录脱贫攻坚壮举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41岁的刘霄人生中有很多次意想不到,他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与脱贫攻坚有关系;更没想到“信马由缰”写的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斩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8月13日,刘霄在呼和浩特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某种意义上,这些意想不到,其实也是对自己驻村工作两年半最好的回馈。”“能用手中的笔,记录脱贫攻坚这段历史,是一名作家的荣幸。”
让刘霄颇为兴奋的是,长篇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出版后,评论界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评论家表示,“从文学性来说,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的内核靠近乡土文学,能读出梁晓声的质朴和刘亮程的孤独。”“部分情节有莫言小说的传奇色彩……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文化地理色彩,也让枯燥的扶贫工作变得生动而精彩。”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副总编辑,刘霄此前已出版了散文、杂文、短篇小说集《阿Q的微信朋友圈》,散文集《狗这一生》《遇见你,所以爱》。值得一提的是,散文集《遇见你,所以爱》,得到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杂文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鄢烈山联袂推荐。
“单位忽然征求我意见,想让我去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驻村扶贫,那是2019年4月的一天。”刘霄告诉记者,当时单位组织找到自己谈话后,最终赴2000里之外的科右中旗做驻村扶贫工作。
“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对农村非常熟悉,我觉得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一直有着浓厚的农村情结。”刘霄这样解释他参与驻村扶贫的理由。
“尽管如今说起这一切显得很轻松,但真正走到扶贫一线才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刘霄回忆说,2019年4月到2021年9月的这两年半中,他的住宿可谓简陋,“就住在当地村子旁边的一个平房,一张床,一套行李,仅此而已。”
“上厕所是旱厕,没有洗澡的地方和设备,无奈之下,找了一个大塑料桶,灌满水,放到一个铁架上,白天把水晒热,晚上时冲一下,算是洗澡。”
“除此外,院子里经常有蛇出没,在蛇还没有冬眠的时候,我几乎天天都能见到蛇,最多的时候,一天见到过4条。”“我们居住的地方占地有70多亩,非常空旷,白天除了工人干活时,平时很少有人,到了晚上,风一吹,铁皮、窗户‘吱吱呀呀’的,胆小的一个人都不敢待。”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做好驻村扶贫工作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定力。
刘霄受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两年半中,自己一直自我告诫,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忍得住孤独。”他透露,这也是自己创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任扶贫队长》的最早动因。不过,他强调,“在驻村扶贫期间,写作是偶尔冒出来的念头。”
刘霄告诉记者,在未去兴安盟科右中旗驻村扶贫时,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退出序列、危房改造、基础建设、产业扶贫……这些词语相对比较模糊。
“之前这些词汇,都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的,缺乏实打实的体会。”刘霄说,通过两年半的驻村扶贫经历,他理解了脱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完全和外界想象的不一样,“基层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不是文件上所展示的,也不是汇报材料中所呈现的那样简单。”
面对扶贫工作的复杂一面,刘霄觉得“必将载入人类史册的脱贫攻坚壮举,可以说是天然的好素材,如果不能更好地记录下来,未免有些可惜。”
“我觉得有必要以文学的形式,将脱贫攻坚这件大事记录下来。”刘霄透露,在具体写作中,因为是亲历者,写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为了防止对号入座,整部小说的人名地名都进行了虚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可对号的原型。”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记者注意到,尽管刘霄是以小说的形式出现的,但书写的背景是党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所以书中涉及的内容,都是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在撰写这部长篇小说中,让刘霄感慨万千的是,“当我写到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一幕时,眼泪忽然不争气地流了下来。”“那一刻,觉得自己既参与了脱贫攻坚,又写了一部书,何其幸运。”
“更为关键的是,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让后人或者那些未参与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人们,了解这一波澜壮阔的人类史上的奇迹。”刘霄如是总结道。
“虽然这部书只以一个乡村为原点展开了脱贫攻坚的叙述,但它是整个中国脱贫攻坚的缩影。”内蒙古评论家张晓这样说道。(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杨伟民: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
- 暑期游升温 进出藏铁路列车日开行创新高
- (经济观察)中国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有何考量?
- 受降雨影响,8月2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
- 如何让古老昆曲不断焕发崭新魅力?昆曲源头昆山巴城“交卷”
- 湖南70个县(市、区)出现暴雨
- 中国工信部: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6000亿元
- 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黄浦江畔诠释“蜉蝣日记”
- 北京首批外商投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落地
- 孩子咳嗽总是好不了?需注意这个疾病
- “万里茶道”再出发 福建武夷茶海外飘香
- 75%老年人有慢性病!专家:警惕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叠加风险
- 深中通道将迎“中秋大考” 预计车流达到新峰值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 四川成都:相当于6.5个足球场的地铁首座无柱车站加紧建设
- 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事故涉事船主已被控制
- 俄罗斯一居民楼发生爆炸致4人死亡
- 中国驻菲使馆发言人就菲方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答记者问
- 文明的坐标丨“醉”在商代酒香里
- “一云多芯”将成云计算平台“刚需” 落地仍存多方面挑战
- 热门推荐
-
- 加速回暖 3月份以来上海邮轮产业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
- 探访海南万宁“冲浪第一村”:走出数十位知名冲浪运动员
- 苏州多车追尾交通事故现场基本处理完毕 事故致3人受伤6人轻微擦伤
- “北方游猎第一乡”冰上捕鱼篝火待客
- 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扩大我国税收协定网络至114个国家和地区
- 近万艘渔船解禁出海!江苏、浙江等地开启伏季休渔后“第一捕”
- 中国三门峡盆地钻获高产工业油流
- 5月以来闽粤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 干群合力 江西修水全力开展抢修补种工作
- 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加拿大多伦多赛区颁奖典礼举行
-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 广州发布道路挖掘修复技术规范 重视质量管控
- 郑泽光:追忆“里斯本丸”故事 传承中英人民友谊
- 尝鲜正当时!从南到北春季果品大量上市
- 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商融合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
- 新疆和静县第二十四届东归那达慕大会开幕
- 广东珠海斗门区一居民楼发生倒塌 4人被困
- 百年非遗黄岩翻簧竹雕:现代工艺助力传承创新
- 客货双增!10月我国民航运输稳步增长
- 2023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破200亿元,《满江红》暂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