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人到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痕迹,我挺接受
中新文娱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任思雨)“你奶奶不是你奶奶,你奶奶是你爷爷,你爷爷是个太监!”“你撒什么东西啊!”很多人都是从几个搞笑名场面入坑芒果TV季风剧场《张卫国的夏天》的。
这次,黄磊变成了一位胡同里的“废柴中年”,短短一个夏天,中年危机一个接一个迎面砸来,从坐拥四合院变成负债累累,又经历了一系列鸡飞狗跳……
人到中年的黄磊演绎人到中年的张卫国,他会怎么看待这些危机呢?演过这么多的中年角色,会担心重复吗?
想写社会边缘的角色
剧集一开始,京剧团道具师傅张卫国蹬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出场。因为年轻时演出摔伤了腰,他只能在幕后给道具修修补补,虽然生活庸庸碌碌,每天却也乐乐呵呵。
但父亲的意外离世,让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到中年,他才被告知奶奶的照片是爷爷的,而爷爷是个太监,父亲并不是爷爷的亲儿子。
可父亲还没告诉他的是,自己家的二环四合院也是租来的。一夜之间,张卫国的父亲没了、房子没了,不仅发财梦碎,还因为卖古董被骗几十万……
拍《小欢喜》的时候,黄磊和汪俊导演为新故事东拉西扯地开脑洞,他们想写两个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从事着不太被关注的职业,人到中年,体能、智力等等开始步入“下坡”,但依然渴望着幸福,于是重新审视自己,想要做出点改变。
原本,黄磊想创作一个关于南京和北京的剧本,名字就叫《南京北京》:一个京剧团师傅和一个不知名中医的故事,后来随着剧情慢慢丰富,变成了张卫国和林宏年这对师兄弟。
这对惨兮兮的兄弟承包了戏里绝大多数笑点:钱被骗光的张卫国想要江葬父亲,凄风苦雨中一扬手,骨灰撒到了路人嘴里;师兄转行做新媒体,把师弟当素材写出了大爆款,标题却叫《太监的后裔》……
“从某种意义上他俩都是到这个年纪,挺失败的。”戏里,两人遭遇着各自的中年危机:张卫国没钱没房、又有腰伤、还被儿子瞧不起;师兄林宏年是南京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但因为跟不上新媒体潮流而被辞退,一把年纪又重新开始北漂,夫妻俩也没有感情。
“其实这个戏的人物关系构成和情感都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处理上是荒诞。”演师哥的刘奕君常常问黄磊,咱们拍的不是个轻喜剧吗,怎么我的哭戏比以前的角色都多?
黄磊说,“喜剧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喜剧就是有着一定悲剧的底色,或者悲剧人物有喜剧的处理,其实就是剧中人在哭,但是看的人在笑,这跟生活中的喜剧很像。”
师兄弟第一次荧屏合作
剧中,张卫国和林宏年两人工作后一度失联,后来在聚会上才重新取得联系,而在戏外,黄磊和刘奕君也是真实的师兄弟,经历过同样的久别重逢。
黄磊细数起在北影上学时的生活,当时刘奕君是87级,他是90级,大一到大四的表演系学生加起来只有50来个人,大家都互相熟悉,但毕业时也没有电子通讯录,直到三年前,两人在一个活动遇上,互相加上了微信。
这次筹备新剧,黄磊在预邀名单看到熟悉的名字,很快就把师哥“抢”了过来,“我说刘奕君好,刘奕君真是我师哥,我们生活中就是师兄弟,是挺合适的。”
以往的影视剧里,刘奕君常常饰演严肃的正面角色或者反派,这次却被大家发现,演喜剧也可以很好玩,“第一次看到大家说他演喜剧演得挺好的,其实当时在学校训练时大家都有喜剧训练,他喜剧演得真就是到位的,挺准确的。”
除了师兄刘奕君,剧里还能看到另一位熟悉的老朋友——黄磊的学生海清,很多人一看角色就乐了,纷纷评论说:中医大夫,这简直是为海清量身定制的吧?
“她真的随身带着针,经常自己给自己扎”,黄磊笑说,自己身边有一波人到中年走起养生路线的女演员,“然后海清在这里边可能是贡献比较突出的,所以她外号‘海大夫’,她不仅自己养生,她还希望带着大家一起养生,造福众生。”
他回忆起当年拍《小别离》的时候,因为膝盖不太舒服,海清立刻要拿针给老师扎一下,“我就真胆大,说你扎一下,结果给我扎完血都滋出来了,扎我血管,我说你这行不行?但是她确实就挺热爱这个。”
这些年,观众在许多家庭生活剧里看到黄磊,《小欢喜》《小别离》《小敏家》……有时候也会问,这些人物会不会有点相似?
“怎么办?我到这岁数了,你现在让我演谈恋爱也不合适,谈恋爱也行,我也是带着孩子对不对?”对黄磊而言,那些都是自己在荧幕上的样子,比如在前不久杀青的《县委大院》里,他还会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角色出现。
“人到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痕迹,我倒挺接受,现在的《张卫国的夏天》其实跟我前面的《小欢喜》也不太一样的。”
想做温暖现实主义的剧
热热闹闹、哭哭笑笑,看《张卫国的夏天》时,一些观众总会想起那部讲述小人物的经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同样的胡同市井生活,同样生活不易但苦中作乐的中年人,但相较于张大民的中年,张卫国身上的喜剧色彩更浓,也更阳光一些。
创作现实题材,黄磊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温暖,在拍《嘿,老头!》的时候,他就提出过“温暖现实主义”的概念,“希望通过一个戏让大家能够战胜焦虑,或者给予大家一些温暖、慰藉一下人心,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戏里,人到中年的张卫国经历着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那戏外的黄磊,也会遇到中年危机吗?
他的答案是“还好”。也许更多变化是来自生理上的,比如有时特别怕生病,比如开始关注各种维生素,开始感觉新陈代谢变慢,以前喝得有点多,第二天依旧跟没事人似的,但现在不敢了,因为会难受一天。
“我一直体力非常好,精力很旺盛,但是突然就开始觉得,我也要换一种方式,怎么面对未来的人生,是吧?”
如今再回看与师哥一同经历的大学生活,三十年已转瞬而过,他有时候会想,现在健康地工作拍戏,可能自己再干个十来年,到60多岁就不演了,去做喜欢的舞台剧或者其他的事儿。
拍了这么多年的戏,现在再被问起对新戏的期待,他也会答,“大家喜欢,开心就好,不喜欢、批评我,我也都接受。”
如果说中年人张卫国的故事能带给大家什么启发,黄磊并不想自己去做引导——
“我现在做戏反而不想那么多,或者我想得多也不会都说出来,我自己觉得其实创作就应该是用最深的思考作最浅的输出,大家能笑一笑,或者会哭一下,能排挤出一些焦虑和忧愁来,有点笑、有点泪就行了。”(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法院再度批准尹锡悦逮捕令 有效期暂不公开
- 福建龙岩找到3名防汛巡查中落水失联干部 均无生命体征
-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宝慧制梁场首榀箱梁完成浇筑
- 河北首票京津冀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落地
- 老人花4900元买的“神药”竟是六味地黄丸?
- 北京9月15日起启动流感疫苗接种 针对不同人群分批次开展
- 多国手工艺人聚集杭州话设计 以匠心碰撞创意
- 乐享盛夏!2024山东夏日“以旧换新”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烟台周启动
- 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发生一起3人死亡事故
- 南非热情欢迎中国游客
- 回暖列车已出发 这个冬天最冷的时段算是熬过去了?
- 安徽蚌埠发生交通事故致3死3伤 肇事车辆驾驶人已被控制
- 保健品市场要“年轻”更应“常青”
- 包银铁路宁夏段首条接触网导线架设成功
- 飓风“海伦妮”过后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仍有92人失踪
- 丹麦驻华大使:丹中双方在环境领域积极合作
- 哈尔滨索菲亚等四大文旅商圈“组团”招引投资兴业
- 消防车出勤救援途中被洪水冲走 已找到8人其中1人遇难
- 何立峰同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通电话
- 中国“三桶油”2024年上半年日赚逾11亿元
- 热门推荐
-
- 汉代墙壁上的“环保法”:低碳生产生活尚千年
-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巡护志愿服务启动
- 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 非遗技艺闹元宵
- 《热辣滚烫》靠什么吸引近半流行音乐圈
- 广西首票危化品涂料出口摩洛哥
- “善用香港营商优势 促进鲁港经贸合作研讨会”举行 为推动鲁港合作贡献智慧
- 【国际锐评】面对噪音干扰,中国与东盟合作何以愈发坚韧?
- 这个药获批,但不是想减肥就能用
- 粤桂协作助广西“好物”热销大湾区 特色农产品赶集“出圈”
- 广西电力部门开辟抗旱“绿色通道” 农户办电不花钱
- 月带货额上百万元 无声直播间“听障主播”努力被看见
- 《中华文明五千年》等19种图书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
- 火箭专家描绘中国商业火箭“四步走”蓝图
- 周济:人工智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 天光云影共徘徊:汾河源头 碧水如镜
- 台风预警:“潭美”强度缓慢增强 浙江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 北京京剧院《社会艺术水平测试京剧系列教材》出版发行
- 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地面沉降趋势减缓 应急措施初显成效
- 中国生态环境部新任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亮相
- 桂林叠彩山景区今起恢复开放 象鼻山、伏波山仍封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