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利用北京文化资源 讲好更多中国故事
利用北京文化资源 讲好更多中国故事【《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文艺创作要把视角和工夫放在人民当中】
2021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参与联合摄制的重大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该剧以真实的历史还原、极致的美学呈现、深厚的文化传承、史诗级精神高度,与观众产生同频共振,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精神。
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期间,新京报记者专访《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张永新讲述,在拍摄《觉醒年代》时,剧组的美术、道具、置景各个部门不下几十次地到北大红楼丈量拍摄,拿到第一手资料。“历史建筑所富含的历史味道,会给创作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张永新表示,文艺创作永远是人民性的体现。“我们如何能满足人民的期待,创作出人民所渴望看到的内容,这是永远在路上的课题。我们只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一点一滴慢慢地前进。”
谈 成绩
北京文化有了积极的成果展现
新京报: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看,你认为这五年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上有怎样的成绩和亮点?
张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咱们北京文化的涵养和发扬,都有了非常积极的成果展现。我们关注到影视剧领域,以北京为地域核心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都获得了全国观众的认同。既打出了北京文化的品牌,同时创作外延又和全国乃至整个时代发展的精气神是一致的。这对于影视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积极的参照系。
新京报:如今“大戏看北京”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作为文艺工作者,你每次来到北京的时候,是否也会沉浸在北京的文化氛围之中?
张永新:我本科是在中央戏剧学院度过的,对于北京文化的繁荣也很有切身体会。大学期间我们就曾充分地吮吸北京的文化给养,几乎每两三天就去看一场话剧、歌剧、音乐剧、曲艺等演出。那时候,北京人艺门口都是摩肩接踵挤着买票的年轻人。
我也是昆曲发烧友,那时候我们还曾到北方昆曲剧院的研习社观赏、学习昆曲的演唱。
还有古琴研习社、京剧研习社……北京的院团之多,演出琳琅满目,这都是非常让人艳羡的。包括北京的各大博物馆,我也经常去,一坐就是一天。在北京被文化氛围所包裹的感受真的非常好。
谈 优势
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京报:2021年,你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曾和北京的相关部门、单位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北京出品的影视作品会有怎样的特色和优势?
张永新: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觉醒年代》为例,建党历史中最关键的两大地域板块,一个是上海,一个就是北京。北大红楼,北京大学校园,还有五四运动的著名地标式建筑,都在北京。所以北京给了这些讲述近现代史的影视作品非常精准、丰富的历史土壤。包括我们在北京搜集素材时,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到实景去反复探讨研磨。
在拍摄《觉醒年代》时,剧组的美术、道具、置景各个部门不下几十次地到北大红楼丈量拍摄,拿到第一手资料。北大红楼的主体结构,还是保留了百年以前的状态。每一次在这里驻足观看,一方瓦,一片墙,天花板上挂着的灯盏,林林总总这些历史建筑所富含的历史味道,会给创作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有一次我站在李大钊先生的办公室前,红楼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屋里的地板还是百年以前的样子。虽然斑驳陆离的地方已经被重新加固、刷漆,但那种感受还是非常奇特——你实实在在踏在了百年前李大钊先生、蔡元培先生、陈独秀先生一起发动新文化运动时脚踏的这片地方。
这都是北京丰厚的历史沉淀所给予我们的营养;这里的一枝一叶都承载着整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我们更应该利用好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去讲好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
谈 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者要把视角和工夫放在人民当中
新京报:《觉醒年代》在各年龄层,尤其是年轻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你认为如何创作现实题材才能够和时代产生同频共振?
张永新:拍《觉醒年代》时我们确实担心过年轻观众不愿意看。但是播出以后,恰恰相当多的年轻朋友是这部戏最坚实的拥趸,他们发自肺腑地喜欢这部作品。这给了创作者们信心,也提供给我们一种重新思考的视角——当下年轻人并不排斥主旋律。他们渴望的是看到有力量、有精气神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这和我们的创作初心是高度吻合的。这也是我们对于“同频共振”的理解。
另外,我们也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当下的年轻人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更加自然、强烈、热情的。我们注意到《觉醒年代》播出后,有好多朋友自发去安徽合肥延乔路的路牌下献花。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很多人拿着鲜花放到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烈士的墓碑前。
包括网友自发创作的那句话: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我曾和编剧龙平平老师交流过,我们都想不到如此精辟、精准的话。这恰恰反映出今天的年轻朋友们对我们国家、民族,乃至对历史的审视,所获得的文化自豪感,是直抒胸臆表达出来的。这也是同频共振最好的注脚。
新京报:现实题材要扎根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落到创作中,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展现时代精神?
张永新:以人民为中心,创作者始终要把视角和工夫放在人民当中。
立足于北京,比如北京的中轴线,我们的钟鼓楼、故宫,一砖一瓦串起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建设,更多是体现了华夏精神,乃至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流变以及文化脉搏的震动。
同时,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我们也能看到中轴线内,纵横交错的胡同中,恰恰是北京城的血脉。那种活泼的烟火气、灵动的生命感,蕴藏了无数的好故事等待创作者们挖掘。我们要踏踏实实把心沉下来,立足这一方创作源泉之上,用我们的眼睛去寻找,用心去消化、挖掘,讲好中国故事。
我不愿意拍悬浮的东西。凡是不接地气的创作理念,很难走得远。怎么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双脚踩在土地上,眼睛里看到人民,心中所想的故事方向是老百姓所想的,才能够找到和人民同频共振的方式,我们的作品才能真正有力量。——张永新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国预计一季度入境游客将达600万人次
- 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实现全面投产
- “低空视界 腾飞未来” 沈阳为低空经济搭建关键“底座”
- 上海:7月机场、邮轮口岸等出入境人数超220万人次
- 我国成功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 防御超强台风“格美” 福建沿海67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 国际识局:国会山骚乱三周年,“民主威胁”仍在撕裂美国
- 中国国航将首次启用C919执飞重庆客运航班
- 嵌入发展潮流:一嗨租车解答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双命题
- 泽连斯基:乌克兰“需要更多时间”发动反攻
- 成都药房实探:退烧药、抗原试剂充足,蒙脱石散等止泻药无需抢购
- 国际锐评丨美日菲“小圈子”唯恐南海不乱
- 西藏阿里噶尔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系列活动
- F1期间《中国车手周冠宇》上映,周冠宇个人商业价值几何
- 国际识局:美债风险“滚雪球” 五大核心问题如何解决?
- 摸不着的电子合同 躲不开的坑
- “抗逆”育种助力中国橡胶树持续“北上”
- 山东出入境游市场开春升温 从业者重燃信心
- 黎以冲突加剧 以军称打击黎真主党多个目标
- 巴黎建成一座大型废水和雨水储存池 用于改善塞纳河水质
- 热门推荐
-
- 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因脑震荡住院治疗
- 保姆夫妇盗窃雇主金元宝埋在羊圈 内蒙古警方火速擒贼
- 吉林精准再现传世文献《昭明文选》
- 中国游戏竞逐“出海”:精品开路 空间广阔
- 致敬两位作曲巨匠 张艺携北交上演“大师的碰撞”
- 电力大数据“透视”新疆“五一”火热旅游市场
- 广州用年轻的方式诠释老字号 提升品牌“年轻值”
- 前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 同比增8.7%
- 特朗普批检方对亨特指控太轻 拜登:我为儿子骄傲
- 郑州市教育局致歉:工作人员与记者沟通时使用不当语言 已严厉批评
- “银发科技伙伴计划”终选三个共创项目,聚焦科技助老创新解决方案
- “名家讲经典” 阎晶明再解鲁迅小说《祝福》
- 吉林推出“九大重点专项”促振兴
- 《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美食中品诗人五味人生
- 今年冬天去哪玩?官方推荐这12条冰雪游线路
- 上川阳子宣布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候选人增至9人
- 携手高质量一体化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 网友抢着做!这张小学四年级数学卷 据说“有点抽象”
- 广东罗定加快台风灾后重建 推进“岭南粮仓”复耕复产
- 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