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国会山骚乱三周年,“民主威胁”仍在撕裂美国
中新网1月6日电(张乃月)尖叫、纵火、打砸……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震惊世界,撕下“美式民主”的遮羞布。
三年过去,美国政治极化、党争恶斗愈演愈烈。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即将到来,对于国会山骚乱“如何发生、谁该负责、影响几何”的争议进一步加剧了两党分歧,令美国面临更多的混乱和动荡。
美国政治的“断层线”
2021年1月6日,大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闯入象征美国政治权力的国会大厦,致使认证2020年大选结果的进程被迫中断,5人在骚乱中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
极右极端组织成员、前警官、奥运金牌得主、现役海军陆战队队员……数百人在“国会山骚乱”后的一系列诉讼中被定罪。特朗普也因涉嫌试图推翻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遭到刑事指控。
当下,围绕这起事件的审判、调查和听证会远未结束:美国当局仍在努力指认因国会大厦暴力行为而被通缉的80多人;骚乱前一晚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外放置炸弹的“帽衫炸弹客”仍然在逃;对被控犯罪人员的审判仍未结束。
布鲁金斯学会注意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更愿意使用暴力来实现政治目的,其民调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同意“美国的爱国者可能不得不诉诸暴力来拯救我们的国家”,这一结果高于2021年的15%。
但更可怕的是,“国会山骚乱”带来的政治余波与党争共振,引发一系列后果不断撕裂美国。虽然无数目击者证词、上百份起诉书、数千小时的录像被曝出,但人们对骚乱认识的分歧却越来越大。
对特朗普和他的不少支持者来说,“1月6日”后的日子充斥着“不满和政府阴谋”,特朗普多次声称,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被民主党“窃取”。
而美国总统拜登和不少民主党人认为,是谎言助长了这次袭击,国会山骚乱是对美国民主“前所未有的攻击”,特朗普则成了“民主的威胁”。
政治分析人士和专家表示,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美国政治中出现了一条“断层线”。
一场骚乱,两种叙事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国会山报》注意到,眼下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民主状况令人不安的迹象:
《今日美国》和萨福克大学的调查显示,受2020大选“被操纵”说法的影响,略多于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对2024年大选的结果没有信心,81%的拜登支持者则充满信心。
《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公布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联邦调查局组织了对国会大厦的袭击”。
《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的调查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民意撕裂:超过半数(55%)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国会山骚乱是“对民主的攻击,永远不应该被遗忘”,这其中大多是包括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大多数共和党人拒绝接受该观点。
与此同时,“同意拜登当选总统合法”的共和党人受访者比例,则从2021年的39%下降到如今的31%;超过七成的共和党人认为,国会山骚乱事件“被夸大了”。
对同一事件,巨大的民意分歧从何而来?美联社注意到,当前民调中各自党内支持率最高的拜登和特朗普,都将国会山骚乱作为“政治口号”做出不同叙事,打响选战。
在国会山骚乱三周年的前一天,拜登开始了2024年大选的第一站活动,矛头直指特朗普。在演讲中,他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抨击特朗普的表现“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总统失职行为之一”,称特朗普“宁愿牺牲美国的民主,让自己掌权”。
特朗普则称指控他干涉2020年大选是“猎巫”以博取支持,并将国会山骚乱之日称为“美好的一天”,将因参加骚乱被拘者描述为“伟大的爱国者”。特朗普高级竞选顾问认为,是拜登及其盟友对民主构成了“真实的威胁”。
美联社指出,在一个政治两极分化的国家,美国人在担忧“谁对民主构成威胁”的问题上争论不断,可能意味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各方都开始谈论对方对民主的威胁时——无论现实情况如何——这都是民主正在瓦解的迹象。”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丹尼尔·齐布拉特说。
“民主失灵”诱发“信心危机”
作为“美式民主”象征的国会山三年前遭到的沉重一击,今天已沦为两党相争的话题之一。然而,愈演愈烈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远不止于此。过去一年,美国政治乱象频现,危机丛生。
前总统特朗普官司缠身,背上多起刑事案件,还在多州被裁定取消党内初选资格,仍在上诉;另一边,2023年底,美众议院授权对拜登进行弹劾调查,为其竞选连任蒙上阴影;
国会运转不畅,民主、共和两党势不两立,年初艰难选出的政治“三号人物”麦卡锡,年底又遭“逼宫”,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众议长;
长期以来,两党围绕移民、对外援助等问题冲突不断,围绕预算案的“博弈”几度发生,导致政府遭遇停摆危机……
2024年初,美国外交学会发布“需优先预防事项调查”,其中专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来自外国的威胁,而是“由美国政治日益极化导致的国内恐怖主义活动和政治暴力”。
盖洛普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政治两极分化呈现出不断加剧趋势。当今许多政客花费大量时间批评和诋毁对手,而非谈论宏观的积极解决方案。同时,美国人对社会制度的信心不断下降,可能会影响社会应对重大外部和内部威胁的能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贸促”(法国)创新合作展览会在巴黎举办
- 局势紧张之际 美宣布增加中东军事部署是否选错路径?专家分析
- 合力提升网络用户的“算法”素养
- 争议不断,马斯克在推特大楼上新安装的X标志被拆除
- 玉树少年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艺术:拉近“心”距离
- 锦绣中国年|水乡周庄民众大年初一争摸春牛盼一年好运道
- “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实践
- 全球储能配置最大的单体新能源场站风机吊装全部完成
- 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在海南开启接种
- 暴雨致卢沟桥坍塌?官方回应:小清河桥坍塌
- 美“封禁TikTok”引强烈反弹,美媒:正撺掇针对中国“电子孤立”
- 历时4年多改造升级 岭南画派纪念馆重新启用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疆喀什:进出口总值将破500亿元 “一带一路”倡议动力强劲
- 伊朗总统直升机坠毁:服役或超40年 原因可能是缺备件
- 拿下上市公司“奥斯卡”,中国人寿靠什么?
- 广西桂林深化与东盟旅游合作 发展文旅新业态
- 中国严寒地区跨径最大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物全面“出水”
- 业内人士共聚重庆 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汽车产业变革
- 家电行业热度高、低空经济受关注 上市公司半年成绩单来了
- 中国汽车出口强劲增长 新能源汽车三重优势成强劲增长极
- 热门推荐
-
- 外媒:印度护卫舰起火后发生侧翻 一名水兵失踪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武夷山!
- 俄乌局势进展:乌军方称俄黑海舰队司令在袭击中身亡 俄国防部称拦截多架乌无人机
- 中方呼吁从六方面努力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资管机构的必然选择
- 非洲青年参访回顾:透过传统与现代图景认识真实的中国
- (新春走基层)铁路轨道车司机“快递”钢轨为春运保驾护航
- 美媒:汽车工人罢工将产生重大影响 或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 饲养员洒泪忆述旅日大熊猫“旦旦”最后时光
- 成都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2死2伤 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 深汕高铁“坪山东二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始发
- 巴基斯坦当局:已逮捕杀害中国公民的嫌犯
- 20余所国际名校齐聚太湖南岸 水上竞技赛出“国际范”
- 金蝶国际:2023年度营收56.79亿元,云服务业务收入占比79.3%
- 俄法院判处美媒一记者16年监禁
- 金通灵6年造假事发,四家券商及一家会计所被处分
- 肾上腺意外瘤患者 需进行恶性风险及激素水平评估
-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一千亿件 比去年提前七十一天
- 通讯:煤炭大市鄂尔多斯龙年新春打出三张牌
- 篮球综艺《我的主场》走进福州 助力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