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老包头街区的异国“流量”
中新网包头1月19日电 题:老包头街区的异国“流量”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俄罗斯列巴、泰国烤果条、印度尼西亚蒸汽烤虾片……19日上午,2025包头首届走西口年货节甫一开张,就“挤”进了数百名争相购买上述“外国货”的民众。
年货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境内的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简称老包头街区)展开,走进这里发现,异国“流量”随处可见。
在年货节现场,包头民众张鹏拿起一小杯印度咖啡边品尝边说:“这个味道够纯正,能提神。”
在另一处展台前,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很喜欢购买外国商品,除自家享用外,很多人要送朋友。”
贾思汀是为老包头街区增加异国“流量”的一名美国外教。他用毛笔一笔一画写“福”字的情形,被多数媒体记者现场捕捉,并传播至社交媒体。
“包头是我的第二故乡。”贾思汀告诉记者,他已在包头工作十年,“每天都在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与当下,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过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比如写对联、放鞭炮等。”
“我尤其喜欢这里(老包头街区)颇有历史感的文化氛围。”来自爱尔兰的外教安德鲁表示,老包头街区是包头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他还喜欢这里有着山西风味的餐饮。
在老包头街区内开设的一家餐馆内,贾思汀和安德鲁不仅品尝了黄河鱼、过油肉,还以茶水碰杯。贾思汀表示,“我已入乡随俗了。”
逛老街,品美食,听戏曲。在老包头街区,当天上演了内蒙古地方戏二人台,不仅吸引了当地民众,也吸引了安德鲁等外教的目光。他们虽然听不懂唱词,但觉得乐器吹奏的声音悦耳动听。
记者从包头市东河区政府了解到,蛇年春节前后,老包头街区还将不定时举行非遗工坊技艺展示以及晋剧、二人台、小品、呱嘴、清唱等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老包头街区的传统民居形成于“走西口”兴盛的晚清民国时期。包头市文旅广电局局长郭勇表示,漫步在老包头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这也是外教、外宾愿意在此打卡的原因。他表示这样的“流量红利”,在老建筑的活化利用中,必将转化为长久的城市竞争力。(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陈祖严、胡旭东被追授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 暑期出游的吃货注意自热食品不能“上机”
- “天涯若比邻”!谈到中国,非洲学者用了这句话丨世界观
- 贵州终止省级防汛应急响应
-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条漫|《玛纳斯》传唱千年的秘密
- 百余幅生态艺术摄影作品亮相昆明 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精准发力
- 减少使用科学回收 给塑料垃圾找个新出路
- 浙江宁波前湾新区通用机场建设基本完成 将助力低空经济
- 国际护胃日|一图读懂如何打赢健康保“胃”战
-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马来西亚冀今年吸引逾1600万人次境外游客
- 茅奖作家张平最新长篇《换届》谱写一曲在淬炼中成长的正气歌
- 中国国家能源局: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 以路为媒,交旅融合激发湖北团风新活力
- 令人痛心!美国这地2025年第一周已发生2起枪击案
- 2023长沙国际物流与交通博览会开幕 助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
- 人形机器人缘何被“马斯克们”看好
- 钱紧!美防长访乌会见泽连斯基 仅带来1亿美元军援承诺
- 湖南发布洪水黄色预警,洞庭湖南县河段预计出现警戒水位洪水
- 热门推荐
-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有关媒体报道答记者问
- 大型声乐套曲《可克达拉组歌》将在京上演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电白疍家小渔村催热“美丽经济”
- “80后”正厅黄巍,进京履新
- 第三轮输配电价改革开启 电网企业彻底告别“吃差价”
- “京产剧”佳作频出 讴歌新时代新气象
- 暑期游升温 进出藏铁路列车日开行创新高
- 英国通胀高企老牌零售商破产倒闭 上万名员工将失业
- 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销售额突破50亿元
- 这两个数字,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势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扬州举办系列运河主题活动 推动“古运河重生”
- 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户乔迁新居
- 晋煤外运要道瓦日铁路展开集中修施工
- 业内人士聚焦长城文化遗产 呼吁扩大长城保护“朋友圈”
- 浙江“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锻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 险企积极布局养老赛道
- 中新网评:续写正能量故事,坚定前行
- 在线音乐时代 广西“黑胶迷”在唱片中体验“慢生活”
- 以年轻视角探索年代剧的创新表达 《父辈的荣耀》研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