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传统文化、赶年货大集,从城市到乡村节前市场活力满满
春节临近,人们制作传统美食、逛商场超市、赶年货大集,从城市到乡村,年味渐浓,各地节前消费市场一片红火景象。
在辽宁沈阳,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祝家大集迎来了节前消费高峰,前来赶大集备年货的人流多达上万人。在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大集上,年节气氛正在升温,香气四溢的特色美食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众多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浓郁的东北味道。
如今,逛祝家大集的客人们,也从过去周边的十里八村,变成了现在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
“果盘子”供应充足
为年货市场添滋味
果盘子也供应充足,为年货市场添滋味。在湖南长沙的农副产品大市场,来自国内外的水果、生鲜等农副产品琳琅满目,上万家商户线上线下忙活着批发零售。
“晒年节”活动火热开街
年俗氛围浓
在江苏苏州,“晒年节”活动火热开街,举办了年俗版画、手写春联、互动集印等特色活动,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和时尚潮流艺术品新旧融合,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年俗氛围,体验传统文化,舒心消费。
美国游客:我来自美国。临近春节,感觉到浓厚的年味,挺好玩的。也是一个可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可以把这个带回去给亲朋好友看。
年夜饭预订火爆
每年的年夜饭,也是家家户户一年中最为浓情的一餐。在四川达州,年夜饭预订持续升温。记者走访城区多家知名酒店、餐厅发现,年夜饭预订已接近饱和,有的餐厅包厢目前已是“一厢难求”。相比于传统年夜饭的“一桌难求”,今年“火锅年夜饭”也是一锅难求。
四川达州市民:今天我们几个同学在这里吃火锅,感觉这气氛很好,然后我准备今年过年,我们一大家人二十几个都来吃火锅。因为火锅它象征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热气腾腾。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35只救护康复候鸟在鄱阳湖湿地放飞
- 外国企业2023年在德投资总额再创新高
- 台湾参访团走进云南 抗战历史与民族文化引共鸣
- 上海直飞希腊雅典定期客运航线开通
- 1.35亿、797.3亿,同比增长!假期旅游迎来“开门红”
- (乡村行·看振兴)十四载“花事”之约 浙江桐庐“山花经济”上新
- 重庆打造“税务+金融”合作品牌 明确6项具体内容
- 家政学专业高学历人才只为做“高级保姆”?多方回应→
- 中央财政继续拨款支持京津冀等地防汛救灾
- 依法查封扣押!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24批次产品不合格
- 世卫称与加沙最大医院失联 巴官员谴责以军使用白磷弹
- 菲律宾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7% 未达政府预期
- 西安铁路局推出“多式联运”物流总包新模式
- 云南2年多打掉黑恶团伙119个 命案大幅下降
- 乡约福建:“冠豸书屋”让书香萦绕红土地
-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揭晓 入选作品有何亮点?
- 美国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紧急降落:引擎喷火,发出巨大噪音
- 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15朵新晋“梅花”湾区绽放
- 阿迪达斯全球CEO:中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
- 【世界说】外媒:美国联邦债务持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 趋势严峻令人担忧
- 热门推荐
-
- 陕西铁路开行“丝路号”红色研学专列
- 聚焦“共同富裕”,纪录片《共赴山海》在京启动全球首映
-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下半年关注多个变量
- 山东鲜花种植催生“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 G7,真的过时了!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单日运输旅客超20万人次
- “亚洲第一花腔女高音”曹秀美:希望与中国传统乐器合作
- 北方高温将持续至14日 华北东北多午后强对流天气
- 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17种疾病
- (经济观察)前瞻2025:守住安全底线,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
- 菲律宾一客船沉没致1人死亡 另有94人获救
- 王旭东:冀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挥展示平台和对话窗口作用
- 国家发改委: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
- 观编钟赏乐舞 荆楚文化沉浸式体验持续“圈粉”
- 呼和浩特办铜镜展 映照春秋至明清古人生活
- 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劲松:冰雪旅游正处在历史性爆发前夜
- 韩国发布新版国防白皮书,时隔六年再称朝鲜为“敌人”!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调查研究报告》发布
- 西延高铁全线隧道开挖总量突破七成
- 安徽广德:非遗“老手艺”变成“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