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中医适宜技术“出海”?跨界融合、知己知彼
中新网上海12月21日电(记者 陈静)中医适宜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助力中医适宜技术“出海”?记者21日获悉,专家强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实现跨界融合。与此同时,形成系统的国别研究成果,实现知己知彼。
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严世芸当日表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分有意义。他特别指出,跨界融合发展是未来学科、技术发展的趋势。
“202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研讨会”(简称:研讨会)2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夯实基础、跨界融合、出海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年会同期举行。目前,中医药在世界广泛传播,全球接受过包括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技术治疗的人数众多。严世芸表示,中医适宜技术是代表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是让世界民众体验、认识中医的窗口。
对中医发展目标,严世芸强调,在技术上,要做好传承,挖掘传统技法的特色、做好标准、规范操作以及培训推广,在夯实工作基础的同时,做好技术创新;在学术上,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技术阐释上达到现代水平,技术产品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工程等前沿科技结合,这样才能使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产品适应当代健康生活需要。
这位国医大师指出,在发展形态上,中医适宜技术不仅是诊疗技术,其养生保健领域应用的特色也要被充分利用,与多业态融合,比如健康食品产业、旅游、保健、文创等等,这样才能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他认为,在发展机制上,各方应探索按市场机制整合资源的模式,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形成合力,实现中医“出海”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张雯静告诉记者,该院一直注重与国际交流,医院拍摄的针灸主题纪录片在海外备受关注。医院注重挖掘包括海派中医在内的名老中医经验、技法,针对肥胖等开展非药物疗法,并将相关技术传播海外,造福世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岑珏介绍,作为综合性医院,该院秉承中西并重理念,发挥陆氏针灸传人等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中西医融合协同发展。医院在骨科疑难疾病、糖尿病、肾病等诊治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更好地造福民众。
对于“夯实基础、跨界融合、出海发展”主题,中华中医药学会监事长曹正逵指出,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结合、与市场机制结合、与大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结合才能开创出一个新的天地。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尚力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技术转化为便于现代人使用的产品,进入现代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市场逻辑相融,有大量工作需要推进。在中医药产业化的过程中,中医、中药不再仅是医疗手段,还应是科技、文化资源,这需要转变思维,跨界融合。尚力教授表示,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将聚合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中医药海外推广。
中医药国际传播合作、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中医适宜技术教育合作签约仪式同期举行。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与各方将致力推动知识普及与中医药国际传播,依托海外医疗合作资源和科研资源,开展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国际推广,助力成果转化,并进一步推动中医适宜技术教育合作。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推广合作共同体主任,尚力教授表示,此次与多家单位、机构签约,希望聚力赋能中医药“出海”,形成并完善创新的海外推广体系、机制,把中医药知识、转化成果等推广到更广阔的世界。他指出,中外民众存在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中医文化、哲学思想等存在理解困难,加强传统文化、智慧的海外传播意义重大。
除了加强传播,了解中医药在世界各地发展现状将对中医药出海大有裨益。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医药海外发展国别研究项目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立项。21日活动现场,中医药澳大利亚国别研究率先启动。对此,身为中医药领域专家的尚力教授告诉记者,中医药海外发展国别研究团队将深入了解中医药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基本状态,探寻推广策略和路径,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据透露,未来,中医药海外发展国别研究项目团队还将进入欧洲国家、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非洲国家以及美国等展开调研。(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苏皖交界乡村年货大集见闻:传统小手艺承载大年味
- 郭刚堂之子被拐案将于10月30日二审宣判
- 综述:香港财经界料美国加息周期近尾声
- 律师“组团”进胡同 北京东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 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第八批制止食品浪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 电影《长安三万里》带热“长安游” 千年文脉唤醒民众“唐诗基因”
- 广交会观察: 外商盯上中国户外露营潮
- 韩国客机失事事故中已有146名遇难者身份得到确认
- 西安警方:一托管机构员工粗暴管护致5岁男童受伤
- 北京首条古树主题文化胡同建成
- 金融资源聚集创新 科创债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 山东寿光发生一起企业有限空间中毒事故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 央华版话剧《如梦之梦》福州首演 剧中人物动漫形象首次对外发布
- 财政部:积极研究出台政策措施 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 乌干达中部一油罐车翻车爆炸已致11人死亡
- 广西柳州 “玉藕”新上市 清甜“百搭”远销海外
- 北京本轮污染过程已结束 空气质量转好
- 进博面对面丨“进博会是独一无二的进口平台”
- 德国环境部长反驳日本官员:对核污水排海无法欢迎
- 北京迎龙年首场降雪
- 热门推荐
-
- 11月1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3个点
- “名士之乡”绍兴为何“盛产”文史馆员?
- “中医热”引海外青年赴中医药重要发祥地甘肃“寻师取经”
- 医院“一床难求”怎么办?手术“无假日” 健康“不打烊”
- 港澳作家“回家” 共叙万水千山情
- 新疆“北鲵妈妈”:坚守无人区21载 保护“极危”远古精灵
- 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将发布一揽子惠农助农措施
- 清明小长假上海浦东多景点迎来大客流
- 美情报披露:克宫遭无人机袭击幕后黑手为乌克兰!
- 哈里斯与特朗普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
- 韩红基金会开展“暖秋重阳”敬老慰问并为4500余名困境老人发放礼包
- 酒店民宿偷拍事件频发 专家称杜绝偷录最终还是要靠相关制度
- 国际医学期刊:美国非裔及西班牙裔术后死亡几率明显高于白人患者
- 齐思新象,共塑均衡 第八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在北京开幕
- 今早开始外来沙尘影响北京 预计将持续到午后
- 佩斯科夫:俄方看不到续签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积极前景
- 在晋留学生表演快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充满魅力
- “文博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特色游精彩纷呈
- 第十三届“桃李杯”优秀作品全国巡演启动 将赴11城演15场
- 当造野菌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