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千年青瓷传承地:浙江小山村吸引世界目光
中新网丽水11月15日电(傅飞扬)金秋时节,走进位于浙闽交界处的丽水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青山相拥、古韵悠长。游人穿梭其间,沉浸式体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大自然享受旖旎风光,在民宿、农家乐品尝舌尖美味。
溪头村拥有1400余年历史,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地,世界上最大的古龙窑群坐落于此。北京时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溪头村入选。
一个偏远小山村,何以吸引世界目光?近年来,溪头村坚持生态引领、文化铸魂、产业强基,聚焦生态、文化、旅游、民生等可持续发展,逐渐打造出具有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最佳旅游乡村。
“百年回望”:“两山”理念恢复生态禀赋
时光拨回20世纪90年代,溪头村里有10多家瓷土厂,每年1000多万产值养活了100余户村民,但也破坏了环境——山成了“伤疤山”、河成了“牛奶河”。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该村实施“百年回望”系列工程,活水进村体系、萤火虫峡谷、水车公园等因地制宜又具有创意的行动和项目建设,给村道铺上石板路,投放1300车山石还原生态河床,恢复花街古道等30多个乡愁场景,帮助溪头村恢复到百年前的原生态模样;与周边6个村建立环境联保机制,把“溪中鱼和石,都是溪头宝,一个不能少”写入村规民约,河道、森林等生态环境得到常态化治理。
2015年,溪头村新农村建设项目成功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入选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
此外,溪头村还邀请来自8个国家的11位建筑师,用最乡土的材料、最前卫的线条诠释低碳环保理念,实现青瓷龙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偏远乡村有了浓浓的国际范。
如今,溪头村的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该村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接待游客1.6万人次。
千年非遗:青瓷文化生生不息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而溪头村作为近现代龙泉青瓷传承地,古龙窑集聚地,青瓷文化历史悠久。
在此背景下,龙泉市文广旅体局和溪头村牵头成立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研究会,升级改造不灭窑火广场,并修复七座古龙窑。每年,该村都会举办超20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体验活动,融入祈福纳祥仪式、开盲盒、线上拍卖、龙窑宴等特色展示体验环节,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文旅体验。
截至目前,宝溪籍青瓷工匠达300余人,其中国家级大师2名,浙江省级大师15名。许多曾外出闯荡的从业者纷纷带着资源回到家乡,在民宿、文创等领域掀起乡村创业热潮。
2015年,阔别家乡20年的金朝军选择回乡继承父亲的古龙窑,传承古法烧制青瓷的技艺,并创建了“古窑里”民宿。“从记事起,我就经常在古龙窑里看父辈烧制青瓷。溪头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对我们来说充满发展机遇和空间。”金朝军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推进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溪头村打造“瓷源文化传承空间、现代艺术创作基地、瓷艺特色文化节点、龙窑文化演艺高地”等,以剧本展演的形式创新展现千年非遗技艺,带动游客沉浸式参与其中。
通过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青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溪头村也吸引了大批青瓷传承人、海内外游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跨越国界,为世界人民所认识。
产业创新:从“输血”到“造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溪头村,乡村旅游新模式带富一方村民,不断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近年来,溪头村成立全民参股的“一村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筹文旅资源,先后建设披云英雄路、“红耀太空舱”基地、“羊先生”农场等10余个集体增收项目;立足“清凉氧吧”“会呼吸的水”“宝溪有礼”等生态资源优势和农产品牌,打造高山“旅游+康养”休闲胜地。
与此同时,溪头村融入文学、展览、农特产品等元素,建设国瓷馆展览厅、“一村人”乡村振兴研学课堂、“茶瓷水”展陈空间、“不灭窑火”文化展示馆等新场景,创造一种兼顾文化品位、现代美学和共同富裕的乡村生活新方式。
在村庄运营方面,该村招募乡村振兴合伙团队运营,提供农家乐创意设计、推广营销等全流程服务。2023年,溪头村村集体总收入达156.62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1.5万元。
以自然生态为基石,以千年非遗为精髓,以产业创新为引擎,溪头村正绘就出、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旺、文化兴、民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全球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经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考首日 呼和浩特这些祝福和温暖请查收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冰雪救援实战演练
- 全球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航展
- 安徽黄山释放税惠“动能”守护生态“绿能”
- 2023首届湾区国潮时尚产业集聚与数智化转型发展大会在穗举行
-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吴越拟鲿”
- 山东活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廉洁文化传承新窗口
- 王鹤棣冒险开始那一刻,找到安全感
- 快手“我的家乡很好玩洛阳站”收官:汉服和牡丹成关键词
- 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拉萨 将开展科研试飞
- 肯德基开收外送打包服务费,对消费者有啥影响?
- 面向未来机遇,全球创业者目光锁定中国市场 | 世界观
- 湖南东安加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我从基层来丨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深挖特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 涉嫌杀害前妻潜逃 四川德阳刑案嫌疑人李某龙被抓
- 2023泰国精品购物节在广西南宁启幕
- 受降雨影响 河南商丘等地部分高速路段禁止所有车辆上站
- 甘肃聚焦敦煌与简牍等特色文化出版 图文并茂讲“冷门绝学”
- “预备于老”纳入范畴 让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
- 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实施 预计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
- 热门推荐
-
- 春节长假深圳湾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1万人次
- 交通运输部:9月我国运输生产保持稳定恢复发展态势
- 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 扎根敦煌42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吴健如何把文物拍“活”?
- 国家发改委:将结合实际对《指引》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和动态更新
- 第三十九届兰亭书法节开幕 弘扬中华书法文化
- 沈阳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毒案 查获各类毒品共计1800克
-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视野 专家共议《十月》“全球首发”
- 第十五届云南茶博会开幕 展示云茶绿色发展成效
- 首部《中国宠物营养指南》启动
- 福建稳经济观察:广引人才“活水” 宁德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 乡村消费提质扩容 释放新活力
- 精准打击欺诈骗保须充分发挥大数据威力
- 北京今天晴转多云最高温28℃ 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出行需添衣
- 康震谈李白:极大拓展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勇气
- 国内数额最高红树林碳汇认购签约
- 《国际近视研究院近视防控白皮书系列Ⅲ》(中文译本)发布
- 养猫五月在宠物医院花费过万 宠物医疗为何如此“烧钱”?
- 提升零工市场整体服务水平 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
- 今年北京共安排34项立法项目 加强涉外领域、重点领域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