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受访者感到线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
随着线上社交的广泛普及和媒介工具的快速发展,人们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在线聊天、建立工作群……不知不觉地,线上成了很多人沟通接洽的“舒适区”,偶尔接到电话还会不自然、不习惯。不少人因此困扰,感到自己线下社交能力退化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6%的受访者有来电恐惧或迟疑,且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凸显。长期依赖线上社交,68.0%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线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
过半受访者喜欢线上与人沟通,且年龄越小倾向性越强
周宏是一名科技领域的博主,平时基本在线上与人交流,有陌生来电时会有点抗拒,“我通常会犹豫要不要接,大多数电话会被我摁掉,少数即便接起来,我也会等对方先开口”。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赵婧这几年一直有点来电迟疑的情况。“自从有了微信,我就很少接打电话了。再加上我平时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上课,手机需要保持静音,早就习惯了不被打扰的状态,偶尔有电话打来会不习惯,基本没有马上接起的时候。”
现在赵婧接到的电话,除了外卖和推销,很可能是学生会和社团有工作要布置,这就意味着她将迎来一段“兵荒马乱”的时光,“心理多少有些抗拒”。再者,就是父母的来电,“他们主动打电话通常是遇到了一些紧急情况,我就会很担心,看到父母的电话就会心头一紧。此外,有时在休息时间接电话,有可能打扰到室友,若等我走到走廊接听,通常对方已挂断,还要回拨,很麻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徐光兴表示,要理性看待来电迟疑现象。“引起迟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担心来电是广告推销或是电信诈骗,这种来电迟疑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本次调查显示,56.6%的受访者有来电恐惧或迟疑。其中,受访男性(60.1%)比受访女性(53.7%)更普遍;在代际上,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突出,其中,受访00后的比例最高,为61.6%,其次是受访90后(58.5%)。
另外,过半受访者(53.0%)表示喜欢在线上与人沟通处理事务,19.9%的受访者倾向线下,27.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明显倾向。具体来看,年龄越小越倾向线上与人沟通,受访00后的比例最高,为63.2%;受访男性(57.8%)较受访女性(49.0%)更倾向线上与人沟通。
过度依赖线上社交,六成受访者感觉认知表现变差
“公司老板、合作伙伴、陌生人……都可能是社交对象。”周宏觉得,社交就是与各种人打交道,若长期缺少线下交流,就会导致不适应面对面社交场景,会表现得不自然,甚至反应迟钝、社交能力退化。
长期依赖线上社交,68.0%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线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
“首先,长期在网络上与人打字交流,语言能力会退化,会影响口头表达能力。其次,写字能力会下降。经常看见一些人,在手机上打字聊天倍儿顺畅,可提笔就忘字。”周宏说。
如今,线上已成为赵婧社交的“舒适区”,她越来越依赖线上社交,“我感到自己线上的社交能力有所提升,比以前能更大胆地表达自己,也能主动开启和延续一个话题。”但同时她感慨,生活中的线下社交受到了影响。“说话和打字是有区别的。长期线上聊天,与人面对面说话时,我常出现口齿不清、底气不足的情况。对对方的表情、情绪等非语言方面的观察力也降低了,难以判断出其真实想法。”赵婧觉察,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放任不管,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线下社交,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徐光兴指出,线上交往不能满足人们获取真实信息的需求,也会导致线下社交面变窄、社交能力退化等问题。而且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社会交往,长期依赖线上社交不利于心理健康,“总是宅在家里,还容易导致性格上的封闭”。
过度依赖线上社交,会带来哪些问题?61.0%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认知表现变差,如记忆力减弱、反应时间长、缺乏注意力;50.5%的受访者认为会形成虚假社交的表象,难以建立牢固的情感关系;42.2%的受访者表示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孤独感;41.2%的受访者感到更容易面临长期的压力感;40.8%的受访者觉得会减少线下联系,愈发逃避现实生活;34.5%的受访者直言加重对手机的依赖,影响工作学习效率;32.9%的受访者认为易导致心理脆弱、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线下社交不仅有利身心健康,还能使个体的社会认知更加多元
赵婧觉得,将社交的注意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首先身体得动起来,“我现在一到周末就提醒自己,得出门走一走”。而且,她发现与平时就非常喜欢出门交友的朋友相约同行,能提高自己的社交兴致。
周宏发现,线下与人相处的过程可以给自己输送能量。“我喜欢上了线下深度交流的感觉。现在约朋友出来,光坐在一起聊天就能有三四个小时。”他说,自己经常会与朋友约在一个中间地段,让大家的交通时间尽量在半小时左右,降低大家的出门压力。
此外,为了打破自己的网络社交常态,周宏还参加了一些线下活动,比如打篮球、“剧本杀”等。“起初参加这些线下活动时,我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不想跟太多人在一块儿,但后来我又参加了几次线下活动,这种感觉就少了很多。如今,我不光能很好地融入线下社交氛围,更是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周宏感慨,进行线下社交,不仅接触了大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多接触社会,使个体的社会认知更加多元,思想更加成熟。
缓解线上社交依赖,平衡线上和线下社交该怎样做?62.9%的受访者认为要有意识地加强自我表达,提升线下社交能力;61.8%的受访者建议多与亲朋联系,安排线下社交活动;52.1%的受访者认为得正视科技手段双面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48.6%的受访者认为要适度放下手机回归现实生活;33.1%的受访者指出要尝试发展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子。
徐光兴提醒,改变线上社交依赖现象,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合理分配线上与线下社交的时间,循序渐进。对于一些人严重排斥线下社交的情况,应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另外,他强调,要提醒人们线下社交具有线上社交无法代替的作用,“这需要企业、学校、社区等携手进行宣传教育”。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5.5%,女性占54.5%。00后占18.7%,90后占44.4%,80后占30.0%,70后占5.8%,60后占0.9%,其他占0.2%。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7.2%,二线城市的占38.7%,三四线城市的占20.3%,城镇或县城的占3.1%,乡村的占0.7%。
(黄子涵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城大业|这个边陲小城,竟产出了全国七成新梅!
- 巴拿马对尼加拉瓜向巴前总统提供“非法保护”表示强烈抗议
- 俄搁浅油轮泄漏重油约2400吨 清理工作正在进行
- 探亲休假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拉法口岸已开放 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开始进入加沙
- 沈阳铁西联合东北大学建设先进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谱写科创成果转化新篇章
- 快讯!外媒: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班比将辞职
- 青海黄南生态经济:打造牦牛、藏羊、乳制品三大产业,新产品不断开发
- 穿越两千多年时光:把长城“搬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 巴勒斯坦媒体: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
- 浙江乡村观察:万亩茶园如何“焕新”农文旅共富园?
- 中基协:5月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新增备案规模逾860亿元
- 水木年华缪杰:“比起唱歌,我更愿助农”
- 广西90后宠物殡葬师:守护主宠深情 温暖离别时刻
- 先正达撤回中国A股上市申请
- (经济观察)推动全球重建信任 中国再释“定心丸”
- 电视剧《骄阳伴我》专注于“好好说故事”
- 见人、见物、见生活 江西高质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春肥冬储”跑出加速度 粮食的“粮食”生产忙
- 南铁2024年春运圆满收官 累计发送旅客3223万人次刷新纪录
- 热门推荐
-
- 台州市代表团访巴:“台州制造”冀侨资侨智合作
- 澳媒:澳人还在头疼家里没牛奶,中国消费者却有了更多选择
- 《广东省商标代理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发布
- 新疆喀什实现氢能产业发展破题 总投资3.2亿元首批项目开工
- 2023中国(宜昌)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开幕
- 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现场实景VR体验项目在三星堆博物馆上线
- 乌干达首都一垃圾填埋场坍塌已致十余人死亡
- 济南趵突泉持续“缩水” 月内三度跌破橙色警戒线
- 国际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济南举办 聚焦数字贸易发展方向
- 华沙一大型购物中心失火 超80%被烧毁
- 警方正准备去抓人 这个盗窃犯自己“送上门”
- 中国移动发布5G-A融合信令网创新成果 全球首例商用在豫部署
- 2024广西数字动漫产业交流活动在南宁开幕
- 国家发改委: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 青藏铁路安多段专职护路队员:高原“天路”守护者
- AI来了,“智能”抢了“人工”的饭碗?
- 浙江各机场端午假期三天预计运送旅客68万人次
- 美方必须就大规模使用兴奋剂问题给世界一个交代
- 吉林延边红色游蓬勃发展
- 德国政府大幅下调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