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应做好什么准备——呼叫救援并非打个报警电话那么简单
“近几年,尤其是2022年以来,寻求户外搜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南宁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队长何力介绍,在他所属辖区,山野救援每年会发生四五起,加上洞穴救援、溺水救援等,每年有近百起。
如今,一些年轻人抱着“说走就走”的心态投入户外探险运动,由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出了问题报警寻求救援。“如此盲目出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给搜救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有的当天可以搜救回来,有的要搜救四五天。在户外,四五天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何力说。
户外运动界有一个共识,等待他人救援远没有自救来得快。问题在于,一些参与户外运动的年轻人不会自救,出发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遇到紧急情况也没有应对处理的能力。
户外运动出发前应当做好什么准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胡争一表示,首先要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即自己才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他人的救助、赔偿都是间接的、滞后的。在具备这种安全意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户外出行准备。
“去户外前,要了解清楚户外行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危险。”胡争一说,户外可能遭遇的危险有:塌方、雪崩、暴雨、山洪等自然灾害;野兽、毒蛇、毒草等野生动植物侵害;失温、热射病、雪盲、高原反应等人体伤病,以及因个人体能、技术不足等导致的迷路、溺水、滑坠等。
胡争一说,作为户外运动人员,不仅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知各种情况的具体应对方法,还要加强锻炼,提升体能、提高判断力、丰富实践经验。同时要知道如登山包、冲锋衣、登山杖、睡袋、帐篷、抓绒内胆、登山鞋、雨披等装备的功能特点,并能够熟练使用。
胡争一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个人因为失温遇难,但他的背包里保暖装备很齐全。后来了解到,这是一个新手,这些装备他只是带了,但是不会用。“遇到极寒天气,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装备工具排险。不会用,带了和没带就没什么区别。非常可惜。”他说。
胡争一介绍了户外出行的一些基本原则:首先是“三新不出行”,“三新”即新线路、新队友、新技术。新线路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状况发生;新队友不能达到配合默契;新技术是指自己新学习的技能,没有经过可靠性验证。“这3种情况如果同时出现,坚决不要出行。”
其次是“提前计划与准备”,出行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身体准备、物资准备、线路准备、应急准备。比如线路准备,有人被一张新奇照片吸引,就冲动前往,却没有详细了解要走什么线路,这条线路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气候、环境会有怎样的变化,可能有什么风险。
第三是“结伴同行”,户外出行忌单人出行,至少保证4人同行。这是因为“如果队伍在野外遇到状况,其中一人失去行动能力,需要寻求救援,而无线通信设备无法使用,需要两人出去寻求救援,两人在原地等待。这样外出和留下的两队都能有两人互相照应,不会出现落单的情况。”胡争一说。
第四是“四三三”原则,出行的体能、精力、食物、水、物资都要做好分配,去程使用40%,返程使用30%,剩余30%用作余量,以应对突发状况。
最后是“STOP”原则,“STOP”由4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即遇到困难时,Stay(待在原地不要随意行动),Think(冷静思考,准确判断),Observe(观察情况,寻找办法),Plan(综合分析,计划行动)。
2023年,某自驾车队未经批准穿越罗布泊,其中一辆车与车队失联,后发现车上4人全部遇难。经专业人士推测,当时车陷在沙坑中,其中1人外出寻求救援,许久未归,剩余3人心急之下也离开车辆,最终死于罗布泊地表近70摄氏度的高温中。“其实按照‘STOP’原则,他们应该待在车上原地等待救援,车上空调是能启动的,油箱也是满的,车队已经报警,可以等待救援。”胡争一说,这些是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教训。
在做好个人准备后,还要选择专业可靠的同行团队。中国登山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李松涛说,当下各种户外团队良莠不齐,年轻人应擦亮眼睛,提前了解团队状况。
“首先,正规团队是可以查到注册机构或公司所在地址的,小到个体工商户,大到旅行社,应该具备相关审核资质。其次,团队的领队要有中国登山协会颁发的户外指导员认证,最起码是初级的,更专业的领队会持有中级甚至高级户外指导员证,急救证、营地指导员证等也是加分项。与此同时,要多查阅资料,了解对方的口碑,对于团队是否可靠要做到心中有数。”李松涛说。
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可以大大降低户外运动事故发生概率。但意外不能完全避免,当在户外遇到无法解决的突发状况时,还要学会呼叫救援。
今年1月,一名男子在南宁郊外的龙头峰探险时坠崖,因骨折无法行动,他拿出帐篷裹在身上保持体温,并报警寻求救援。这名男子准确地告知救援人员其所在地理坐标,并约定双方以求生哨的哨声为信号,确认位置。经过救援队一天的搜寻,该名男子最终获救。
“呼叫救援不是打个报警电话那么简单。”胡争一说,受困人员应当检查自身状况,包括身体情况、地点坐标、物资装备、周边参照物、自己能坚持多久、如何到达救援点等详细情况,并告知救援人员,在提交有效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搜救效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假期带火浙江“蓝色”旅游
- 《志愿军:存亡之战》李家三口战场团圆 小家分离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 多领域合力聚势“硕果累累” 中国经济展现回升向好强劲“脉动”
- 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 福暖中国丨浙江瑞安“进士索面”热销 一碗面条年味浓浓化乡愁
- 大风沙尘雨雪降温齐袭北方 南方多地有暴雨
- 2023年度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 创近十年之最
- 两岸群星新唱《明天会更好》 温暖贺岁共迎新年
- 比姚明高一头!这里的大葱靠什么猛“长个”?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舞蹈《农乐》亮相西安
- 江西龙虎山打造特色民宿 促山水旅游提质升级
- 九九重阳祭奠先祖 癸卯(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举行
- 财政部:1至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762285.3亿元 同比增长3.9%
- 2023年青海西宁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6.52%
- 孩子长相怎么变得怪怪的 睡觉还打鼾?
- 中国驻棉兰总领事会见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省长
- 全职妈妈遭遇车祸申请误工费应支持
-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八次会议开幕 选举梁强为国家主席
- 侨乡保山市38名先心病患儿到云南省阜外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 热门推荐
-
- 粤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广东旅客发送量约1.27亿人次
- 全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
- 美众议院投票搁置罢免议长约翰逊动议
- 下半年经济怎么干?这场重要会议上透露这10句话
- 塞北大同“向美而行” 助力乡村“和美之变”
- 马来西亚沙巴海滩现“水母潮”
- 中国财政部下达2023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逾107亿元
- 泽连斯基邀请特朗普访乌:如果来了,一起去前线看看
- 贵州:大学生将兴趣与职业规划相结合 电竞产业带动“新就业”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带来中西合璧《一带繁花一路歌》令人耳目一新
- 加大监管力度 让职业骗薪者无漏洞可钻
- 西藏尼泊尔商品展销会在拉萨开幕 共谋合作发展
- 阿富汗突发强震 巴基斯坦震感强烈民众撤离
- 最“火”春运启动 热门线路有哪些?购票如何更方便?
- 网络文学,开拓“出海”新航道
- 能链智电王阳入选2023《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 济南“新三样”产品出口大增 今年前10个月出口值超10亿元
- 广东罗定加快培育贵金属产业集群 打造黄金首饰重要出口基地
- “App一键展码” 招商银行推广医保码工作见实效
- (文化新纪行)被联合国认证的自然遗产地 巴丹吉林有何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