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观澜:捡回“另一半农业” 看江西如何破解“秸秆之困”?
中新网南昌10月31日电 题:赣江观澜:捡回“另一半农业” 看江西如何破解“秸秆之困”?
作者 卢梦梦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素有“江南粮仓”的美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均可收集利用量在1800万吨左右。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捡回另一半农业(农业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一书曾提到,捡回另一半农业,最为重要的是捡回另一半农业已带给农业经营者而又丢掉的那部分收入。在另一半农业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主体。
眼下,正是江西晚稻收割的高峰期,如何有效破解“秸秆之困”?成为摆在当地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中新网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探寻秸秆综合利用的“江西模式”。
秸秆变身食用菌“培养基”
深秋时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黄洲镇塘下村的“蘑菇智能工厂”内甚是热闹,一组组钢构种植架上,雪白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工厂负责人陈伟正和村民们一起忙着采摘、打包新鲜的菌菇。
“我们种植菌菇的培养基主要是农作物秸秆,辅以配料进行发酵灭菌即可。”走进这栋“蘑菇智能工厂”内,数字化生产设备一一映入眼帘。“工人只需启动控制面板,菇房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系统就会自动运行,技术人员便能通过菇房外的液晶显示屏实时监测双孢菇的生长情况。此外,菌菇生长产生的废菌料还能收集用于生产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陈伟告诉记者,该基地以生产双孢菇为主,目前可年产菌棒5万棒、双孢菇3600余吨。
据了解,日前,南昌市安义县已被列为中央财政秸秆基料化产业模式县,计划以县域为单元,整县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完成秸秆基料化产业模式建设,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
近年来,江西省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广“零污染、零排放”的秸秆处理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废秸秆”变身“牛饲料”
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共和村久亮家庭农场内,一头头肉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
“我们现在主要是将秸秆粉碎后混着饲料喂牛,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水稻秸秆的营养成分,且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肉牛采食量高。”久亮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天亮说。
“在别人眼里秸秆是麻烦,在我们养殖户眼中却是宝贝。这几年,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我的农场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有170多头牛。过去都要到外地买饲料,现在就近收储秸秆,成本降低了不少,一年下来,能节省养殖成本近20万元。”刘天亮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收储秸秆600余吨,为肉牛储存过冬饲料。
在该农场养殖大棚的不远处,一栋正在封顶的秸秆收储大棚即将建成。“为了方便收储秸秆,今年9月我们开始建收储大棚,面积有3000平方米,可存储2000吨秸秆。而且,县里提供每平方米240元的建设补助,为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刘天亮说,目前,他还在选购新的秸秆捡拾机,进一步提高秸秆收储效率。
近年来,结合全省牛羊养殖产业发展状况,江西省重点支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制取有机肥、加工草食牲畜饲料等经营主体培育。截至目前,该省已培育秸秆收储利用企业500余家,其中年利用秸秆量在万吨以上的企业30余家。
小秸秆做出生态“大文章”
除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江西还积极推进秸秆能源化、肥料化利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江西海科霖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企业致力于多种农作物秸秆的收储和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的肥料化、能源化与饲料化。“我们拥有120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和先进的发酵技术,秸秆混合畜禽的粪便经发酵处理后,会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加工成富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有机肥。”江西海科霖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张鹏表示,公司还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秸秆加工棚,并购置秸秆粉碎打包设备,将秸秆深加工后销售给周边的养殖场,推动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省根据各地土壤类型、农作物种植模式等差异,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强化技术引领示范和平台支持,成立省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建设30余个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等样板展示基地。搭建“江西秸秆信息平台”,为广大秸秆从业者提供免费交流政策技术与供需信息的线上平台。同时,建成秸秆收储中心近200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收储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北县城“非遗酿酒”:致富路上飘酒香
- 云南多地推出泼水“神曲” 民族风情火爆出圈
- 克艰克难,荣归故土!《归来》挖掘流失海外文物回归背后的精彩故事
- 兰州牛肉面产业人才紧俏 甘肃办赛“选秀”促培育
- 银行消费贷款优惠 最低利率并非人人可享
- 白塔红墙间,看老街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2024中国(重庆)数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成员国常驻代表受邀试乘雅万高铁
- 饿了么与爱德基金会联手,试点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送餐补贴
- 夯实乡村振兴经济 稻香村积极探索“牡丹经济”产业发展
- “乐漫琴岛”迎新春 76载合唱团“鼓浪情深”
- 《小说选刊》“包公故里杯·优秀小说奖”颁奖仪式在皖举行
- (申城风景线)走进图书馆,“邂逅”阅读的多种可能
- 《财米油盐》|迈向千亿级市场,我国防晒产业靠啥做大做强?
-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8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
- 数字人民币在微信内应用“扩容” 已接入数百万家商户
-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 学者:6G将孕育多个万亿规模产业
- 为青年人才解决居住困难 上海首个文化人才公寓启用
- 上海与青年双向奔赴 举办海归创业独角兽企业培训营
- 热门推荐
-
- 2024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未来
-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在杭州发布 专家解读十大趋势
- 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在武汉启幕
- 一颗荔枝三把火?降火、不上火要这样吃
- 业界专家学者齐聚重庆 共话视听传播未来发展
- “在文学中看见世界” 外国留学生读书分享会举办
- 深圳诠释无障碍城市 用心铺就便捷路
- (新春走基层)江苏建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见闻:守稳“饭碗田” 鼓起“钱袋子”
-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和平曙光未现 人道主义灾难严重
- 小产业也能创出百亿元产值
- 分析料香港零售业最快明年恢复至疫前水平
- 中外专家:“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具有世界遗产潜力
- 南半球第三届“妈祖巡游暨重阳节”大型活动新闻发布会悉尼举行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再次跌破10米低枯水位
- 用电数据折射南方区域经济活力
- “旅游春运”成热潮 铁路乘警深夜护航“雪国列车”
- 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高票连任
- 名家齐聚北京新年音乐会
- 下班后穿过别家公司“作业区”受伤,谁的责任?
- 从“网红”首店到“长红”老店 高原首发经济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