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土专家”杨达杰的农机梦
中新网贵港10月28日电 题:广西贵港:“土专家”杨达杰的农机梦
作者 姜慧花 黄颖
金秋十月,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寿莫村的一片碧绿的稻田里,头戴草帽、身着朴素的杨达杰正操作着无人机为水稻进行飞防作业,伴随着无人机在田间穿梭,配置好的农药水化成雾状被均匀地洒在水稻上。
杨达杰是木格镇寿莫村的村民,也是港南区科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都在田间地头为耙田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器具做维修指导工作,积极协助群众及时处理机械问题,推广各种新型农机及农业技术,带动全镇及周边乡镇走上了以农业机械生产全程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2024年,杨达杰入选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这也是他继2021年入选首批“土专家”名录后的再次上榜。
聊起合作社的发展,今年48岁的杨达杰说,之所以热衷农机,与他早年的经历分不开。“我从小就跟着父母务农,对于人工耕作的劳累和低效印象深刻。高中毕业后,在外地务工时看到许多先进的农机,那时候我就想通过农业机械化来种地。”杨达杰说。
2009年,杨达杰开始研究农机操作。起初,经验缺乏的他,农田耕作深浅不一,但他一有空就钻研专业书籍,请教当地农机部门专业人员和农机经销商,学习农机维修保养知识,技能愈发熟练。同年,杨达杰积极组织成立了贵港市港南区科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提供农机作业、维修、培训等服务,从事跨区域收割水稻工作,成了港南区最先应用插秧机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的新型农民。现在无论是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他都“玩”得得心应手,可谓是掌握了农机操作的“十八般武艺”。
“目前我们合作社拥有农业生产机械化耕、种、收、植保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所有农机具,发展社员累计100多名,拥有农机具130余台,其中40马力以上拖拉机台20多台,乘坐式插秧机12台,步行式插秧机34台,联合收割机26台,机动植保机具20台套。”杨达杰说。
随着合作社承包农田面积的扩大、农机器具数量的增多,杨达杰的“土专家”名声传到了周边许多地方,也得到农业农村部门的充分肯定,科农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获自治区及贵港市评为“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称号,2015年获评“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争创先进、踏实做人、谋事干事’一直是我做人的目标。”杨达杰介绍,在拥有和应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耕、种、收、植保等机械进行服务作业后,2015年在港南区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杨达杰大胆创新,建设水稻育秧工厂,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机械化自动育秧流程,次年投入生产,目前机械化育秧工厂年育秧能力达5000亩。
“当时常规的做法是建玻璃育秧工厂,但是育秧工厂和温室建设成本太高,场地有限,不适合大规模育秧。”杨达杰称,出于成本及效率的考虑,他率先采用育秧工厂结合传统小拱棚大田育秧的方式,将秧苗在催芽室培养到一定高度后,放置大田小拱棚管理。这种方式节省了一半的投资成本和场地,育秧量增加了几倍。
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购买,杨达杰在港南区农机部门的指导下,针对种子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设计生产一套自动控制控温控湿系统,其参与研究发明的“一种育苗室调节器”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专利,实现了无人值守48小时后秧苗长度达到2厘米的出库标准,系统功耗是其它育秧工厂的一半,同时培育出来的秧苗整齐、健壮,符合插秧机的要求,既高效,又高产。
“培育秧苗成功之后,我们开始和一些周边城市的农业部门合作,指导建设育秧工厂。”杨达杰说。2018年,杨达杰应聘为龙州县农机局农机技术指导“土专家”,指导龙州县田园景区人间仙境的水田改造,并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供应机插秧苗3万多盘。2020年参与指导崇左市、马山县、金城江等地的旱地改水田工程,并供应机插秧苗近10万盘。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折腾”完育秧工厂,杨达杰开始研究起无人机。“天上飞的、田里跑的都是‘钢铁侠’,农民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杨达杰说。
据了解,杨达杰年均开展新机具及新技术培训4次以上,培训新型农机手200多人次,并热心到田间指导周边群众农作业操作达50次以上;免费为周边群众维修检修农机具100多人次。以其建设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00亩)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及乡镇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达2万多亩。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农机人,杨达杰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坐在家里用一台手机就能操作多台农机具无人作业上千亩水稻,他深信这样的画面有朝一日将会实现。
“现在的农机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技能。”杨达杰表示,他要努力学习各种新技术,做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带头人,把农机和农技有机结合,为周边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种粮户收入节节高。(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俄东北亚考古学术沙龙在北京举办
- 印尼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新一任总统
-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再次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 特写:一场特别的音乐会
-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新疆棉花质量持续提升
- 美国洛杉矶旅游和探险展开幕 “中国旅游”热度攀升
- (身边的变化)深耕行业30年 他返乡创业助力“阀门之都”建设
- 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国际小提琴大赛美国选手摘金 获三年“音乐会巡演合约”
- 深耕“地瓜经济” 浙江稳外贸稳外资走出“上扬曲线”
- 报告: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 “两区”建设三年来,北京40项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
- 中国安能22名专业救援人员深夜抵达拉萨奔赴救灾现场
- 15.27亿、3777万观影人次!五一档刷新纪录
- 中方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10家对台军售企业实施制裁
- 暑运第一个周末空中多了单飞小飞人
- 北京延庆一自驾路线入围“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精品自驾路线
- 出租“甲醛房”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违约的雷
- 新空间、新展览亮相 中国园林博物馆邀市民体验园居文化
- G55次列车临停2分钟 患病旅客得到及时救治
- 朱婷不随中国女排 征战世界联赛
- 热门推荐
-
- 杭州将举行合唱与指挥艺术博览 吸引新西兰等国合唱团
- 中国市场的“磁吸力”:1至2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7160家
- 让长江文化绽放时代光芒(人民论坛)
- 中国古建大家柴泽俊手稿实物首次展出
- “让中国初创公司的想法能变成产品” 孟樸释高通联合创新之道
- 李若初墨迹及其诗词书法创作展在福州开展
- 强生重磅发布全新中文品牌标识,焕新形象“首秀”第六届进博会
- 硬刚了?特鲁多在美国发声
- 好友+1+1+1……这届进博会 新朋友们有何收获?
- CGTN民调丨“美式民主”在全球制造乱局
- 走通AI医疗服务民生的商业路径,微医控股再度冲刺IPO
- 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 上海启动“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
- 联合国糖尿病日:你的肚子要是长这样,就要小心糖尿病!
- 浙江“民情日记”何以传承?多方共话常写常新
- 培育文化旗舰企业 掌握文化传播解释权
- “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落幕 898支团队“乘数而上”探寻产业新机遇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走进爱达·魔都号:中国的海上新名片
- 链博故事丨一台医疗影像设备,如何“链”接世界?
- 德研究机构:德国2023年对华直接投资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