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大动脉”的一场“体检”:青藏联网工程年检现场见闻
从海拔3700米的拉萨市林周县到海拔5200米的那曲市安多县,记者跟随青藏联网工程线路年检工作人员的脚步,探访这条西藏能源“大动脉”的年检工作,见证年检路上的苦与甜。
今年是青藏联网工程第13次年检,与以往年检不同,为兼顾和满足西藏清洁能源送出年度计划,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今年国网西藏电力充分发挥设备“一停多用”基本要求,明确将2024年直流年度检修时间由以往的5月停电窗口期检修变更为9月,利用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设备陪停期间开展直流年检工作。
“今年年检工作一共投入570余人,要对沿线422.89公里、967基塔的线路开展高空走线等工作。”当记者走进青藏直流联网拉萨换流站,现场200余名检修人员正在±400千伏拉萨换流站主变旁的广场集结,召开每日例行的站班会,拉萨换流站站长帅能向大家强调,“今年的年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鼓足干劲,各作业面工作负责人要严守现场安全底线、红线,全力以赴做好年检各项工作。我们还将现场抽查作业人员的安全问答。”
拉萨换流站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受端站,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境内,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设备规模最大的直流站。“我们现在开展的作业内容是更换间隔断路器。”拉萨换流站副站长杨学理介绍。为确保此次隔离开关更换调试顺利完成,检修人员从事前准备、事中安全风险管控、事后现场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制订了完备的应急预案。现场,3名检修人员正在同时用水平仪校准立式开关同相的底座,待底座与水平仪平行后,他们用绝缘绳拉出一条水平线,依托底座螺栓完成同高度调平。隔离开关底座调平相对繁琐且精度要求极高,需要检修人员同时对2组开关的6个底座进行联调,还要保证每个底座的4个角都要与地面保持平行。底座调试的精度越高,后续调试工作的效率也就越高。
与此同时,在拉萨换流站外场,8名检修人员站在4台曲臂车里,在十多米的高空对滤波器、断路器等设备开展检修。“换流站年检最多的作业项目就是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是我们最上心的事。”帅能说。时间紧、任务重,作业安全风险高,如何强化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大家反复思考的问题。“你负责的作业面有哪些风险点?这里的高空作业车今天作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如果发生高空坠落,你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安全员陈高鹏在直流场随机找到一位工作负责人,对相关安全问题展开一系列提问。
“今年年检工作将从9月初持续至9月末,主要检修拉萨换流站和西藏境内线路,内容覆盖双极直流场设备、金具、绝缘子、附件螺栓紧固等近百项设备、设施检修。”国网西藏超高压分公司艾坚介绍说。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记者跟随着青藏联网工程线路年检工作人员沿着检修输电线路从拉萨市林周县出发到那曲市安多县境内,在此期间,记者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9月20日,在青藏联网工程西藏侧林周段年检现场2329号塔位,2名检修人员正在40多米的高空检查绝缘子、金具、导地线、引流板和间隔棒。与此同时,“电力天路”上还有15名国网西藏电力输电线路检修人员同步穿梭在铁塔与银线之间,开展年度检修作业。
9月的林周,高原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在走线现场,小组负责人扎西顿珠指挥两名工作人员上塔进行悬挂接地线,随后,两名走线人员顶着强烈的紫外线对2329号至2325号铁塔开展线路走线工作,在走线过程中,他们认真检查导线有无磨损、断股、严重锈蚀、外层损伤、零部件缺失等缺陷。现场走线组负责人扎西顿珠向记者介绍“在高海拔、大温差、强风沙的气候环境下,设备长期暴露在外,受到风吹日晒雨淋,为精准掌握设备状况,每年年检都要开展走线消缺工作。”
当天采访下来,回到住处记者整理白天的采访材料和航拍的照片,发现自己的额头和脸庞已经被晒爆了皮,一层层皮屑往下脱落,可想现场参与年检的工作人员的艰辛与不易。
采访依然在继续,一路上,坐着车远望道路两旁的铁塔银线,记者不禁为西藏高原电力建设者的功绩而赞叹!在临近安多县,天空下起了冰雹和小雪,豌豆粒般大小的冰雹打在车风挡玻璃上,噼噼啪啪的作响。现在是9月,初秋时节,平原地区的人们还穿着短袖,但在安多,天气已然宛如严冬。时不时下起的小雪,厚厚的羽绒服已经裹在记者身上。
“九月的藏北草原,每天几乎都会刮大风、下暴雪或冰雹,我们都是早上七点左右出发,快速来到检修点,开展现场作业。因为只有上午的天气比较平稳,最适宜作业。”杆塔检修组安监人员罗仕宝说。
那曲安多段的线路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温差大,天气无常,极易出现大雪、暴雪等天气,一不留神,杆塔检修人员就会滞留在塔上,发生失温缺氧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让检修人员从最近的铁塔下塔,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出现实在下不来的情况,地上安监人员就会赶紧呼叫救援队开展救援。”罗仕宝介绍说。
在安多采访时,记者就碰到突然“造访”的暴风雪。本定于当天下午的采访,也只好改到第二天。在返回住所的车上,杆塔检修组负责人谢方林告诉记者,在草原检修虽然人烟稀少、枯燥乏味,但还是有趣,他们与动物成了‘伙伴’。草原动物见惯了他们,也不害怕。前几天,在铁塔下,一只藏狐跑过来,吃了他们投喂的馒头。
“今天我们重点检查铁塔基础及护坡情况,观察异物挂线和防风偏设施、护坡挡土墙的状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并处理。”9月23日,因前一天刚下过雪,杆塔检修组人员在400千伏柴拉直流线路1617号杆塔处召开站班会,明确雪后杆塔检修点。随后,杆塔检修人员赶赴每档线路风险点,查看铁塔和线路状况。当天,该组完成1条线路共28基塔的巡检,未发现线路异常。
随着当天检修工作的完成,记者的年检采访行程也随之结束。在与谢方林和同事们的挥手告别中,车辆缓缓的与他们插肩而过,透过满是雪水的车窗,身穿红马甲,头戴安全帽,满脸质朴的检修人员,他们的身影慢慢重叠……
一路走来,记者看到许许多多像帅能、罗仕宝、谢方林一样,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藏电人,他们用踏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守护着“电力天路”,他们用辛劳与汗水守护着西藏各族人民的光明与温暖。(人民日报客户端 徐驭尧 通讯员李佳明)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首部宋庆龄题材琼剧开排
- 北京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 全面清理显性和隐性壁垒
- 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产经观察)
- 2023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馆校合作项目在中国科技馆开班
- 不影响二次销售,演出票为何不能退
- 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在杭州开幕 求索“生命健康”共通之策
- 湖北博物馆2023年参观人次实现新突破
- 油价“两连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8元
- 特鲁多:若特朗普施加25%的关税,加拿大将“报复”!
- 日媒:东电称将重启福岛第一核电站ALPS管道清洗作业
- 特朗普两起案件将迎新进展 美媒:他面临难以平衡的挑战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中国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 直播带货等新型广告形式“上榜”
- 近八成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江苏有投资
- 第七届进博会 | 进博会这样迈向第七年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半年来 参加人数超3700万
- 两部门发布6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 谈“核”不必色变 广东出版漫画书助公众正确认识核与辐射
- 加拿大国际车展恢复举办 加制造首款零排放概念车亮相
- 安徽自贸试验区三周年: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超三成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举行
- 【海评面】国际旅游从业者:最希望看到中国游客
- 青海《格萨尔》研究成果奖扩面 50%为省外研究人员
- 北京:电动自行车违法将被抓拍
- 医药产业新动能:从“跟随式”向“引领式”迈进
- 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在东莞举行
- 上海:与AI机器人“结对” “唐宝宝”当上饮料店“掌柜”
- 调查称日本首枚H3火箭发射失败或因电流过载
- 1月我国吸收外资1127.1亿元
- 贵州加大对新类型毒品犯罪全链条打击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症?
- 云南光伏并网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
- 静宁苹果何以成为甘肃农特产“头牌”?
- 苏州伤人案,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很明确
- 新疆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AI武器化将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这样使用保鲜膜,对健健康更有利
- 3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维持稳步提升态势
- AI让造谣更简单谣言更“科学”?记者调查AI谣言乱象
- 俄乌足球俱乐部球员在土耳其酒店内斗殴 谁先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