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勇:北斗系统的中国“芯”
央广网长沙10月1日消息(记者杨清)这是一枚1平方厘米左右的芯片,看上去很不起眼,却是刘勇与团队成员智慧的结晶。
芯片很小,只有一个成年人指甲盖的大小;芯片也很大,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承载北斗卫星触天揽星。
这就是由刘勇自主研发的14纳米北斗三号高性能芯片。刘勇是长沙金维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维集电)系统平台部高级算法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也是国内顶级北斗导航芯片——“海豚系列”的设计师、缔造者。
14纳米北斗三号高性能芯片的诞生翻开了中国“卫星导航+集成电路”领域的崭新一页,此后,它逐渐在农业、水利、民航、智能驾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这枚芯片已经跨越大海、飞向太空,成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端的“心脏”。
首款14纳米北斗三号高性能芯片
在金维集电检测室,芯片被焊接在调试板上与电脑连接,调试板上的红绿灯不断闪烁,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快速刷新。
刘勇正拿着机器在对一款芯片进行测试。“研发出芯片只是第一步,想在不同领域成功应用,还要在定位精度、稳定度等方面不断优化和调试。”刘勇说道。
2018年,刘勇从北京回到家乡湖南,投身北斗导航芯片研发。“2018年加入公司的时候,真正参与北斗基带芯片研制工作的团队才20人不到。”刘勇回忆。但那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涌着一股热血。
彼时,定位芯片被国外垄断,使我国导航定位在安全、技术和成本方面都受制于人,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的任务,就是不管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一定要完成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
为此,刘勇与团队成员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困了,就在办公室搭个简易床睡一觉。
小小芯片,看似小巧,却大有乾坤,上亿个晶体管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微小差错。经过反复不断地研发、设计、调试……从最初的55纳米到40纳米,再到22纳米,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刘勇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款14纳米的北斗三号高精度导航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款芯片可以在汽车120公里时速的情况下,提供接近厘米级精度,在静态情况下提供毫米级精度的位置服务,具有高精度、高频度、低延迟、小型化和低功耗等特点。
该芯片参加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获得众多院士、专家高度评价,被评价为“该成果自主可控、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芯片已实现了近30万套的产业化应用,直接经济价值超4亿元。
首个北斗“芯片二次开发”生态模式
“农业、交通、应急、电力……北斗应用的体量、前景非常广阔,让芯片服务到更多领域,是我们新的使命。”刘勇说道,北斗应用体量巨大,仅凭几家企业,很难支撑起国家北斗事业高度蓬勃发展。
于是,在推出14纳米级的北斗导航芯片后,刘勇马不停蹄,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继续突破。
终于,在2022年,刘勇打造出全国首个北斗芯片应用生态模式的“芯片二次开发”平台,攻克了芯片软件架构、业务模块组件、配置接口设计和性能结构优化等难题。
建立在该平台的基础上,行业用户可以快速开展技术方案实施与产品研发,极大降低北斗应用开发的专业门槛,减少中下游产业的研发投入、缩短交付周期。
“芯片二次开发”也为行业开创了合作共赢的生态模式,目前金维集电已与中国兵器、中国电子、航天科工等近30家央企及上市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支撑重点央企集团及研究所单位50多家,获得广泛的行业认可,为国家北斗系统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发芯片就像是培育小孩一样,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希望它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刘勇说道,看着自己研发创造的芯片和平台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大家”与“小家”的抉择
工作的繁忙几乎占据了刘勇所有的时间。休不了假倒没什么,让刘勇最遗憾的是不能好好地陪伴家人。
每天加班回到家都是午夜时分,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见一面都是难事,根本没时间、没精力陪伴孩子。对待家庭,最让刘勇感到愧疚的人是妻子。“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在老婆生产后,我却没有陪她坐过一次完整的月子。”说起妻子,刘勇的脸上多了几分柔和,也让他满怀愧疚。
长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刘勇,只能把照顾父母和子女的责任丢给妻子。善良勤劳的妻子知道他的不容易,便默默地挑起了家庭重担。
要知道,在参与研发北斗导航芯片之前,刘勇与妻子从来没有分开超过5天。如今,聚少离多成了常态。寒来暑往、冬去春回,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刘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北斗导航事业研发。
为此,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创新探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先后成功研制出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代八款“海豚系列”北斗核心芯片。芯片荣获《2021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
工作至今,刘勇承担和参与了4项国家级、多项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拥有发明专利20余项。刘勇也先后荣获长沙市高层次人才、长沙市紧缺急需人才、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第二届“湖湘杰出工匠”等荣誉。
坚守在北斗卫星导航与通信领域10余年的刘勇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因为这份坚守、热爱与责任,他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身作则、不断探索、追求极致,带领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制高点,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并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培养了几十名北斗行业的核心骨干与中坚力量,加速了北斗行业芯片产业高度发展,推动了北斗在国内外大规模成熟稳定应用。
谈到未来,刘勇说,希望能持续深耕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创新技术、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国防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央广网客户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心揭牌 搭建创新发展平台
- 湖北钟祥:特色产业“百花放” 乡村振兴“活水足”
- 直播电商成为农村电商新亮点
- 超5000亿元“大账本”迎来改革
- 传承老舍先生人文精神 话剧《我这半辈子》探索新“京味”
- 近期甲流病例增加 3月仍处流感高发季应做好防护
- 教育部: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762.36万元
- 云南西双版纳中老边境:跨境运输客货两旺
- 美国继续“拱火”,为乌克兰举办“兵棋推演”
- 薛澜谈各国对人工智能态度差异
- 步步向前|看2023半年经济 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20万亿
- 长三角出境游升温
- (经济观察)首席看经济: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 美议员发出第一条TikTok,内容出乎意料!
- 中新网评:续写正能量故事,坚定前行
- 金融监管总局:欢迎各类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中国展业兴业
- 河南“空中丝路”再发力 郑州—卢森堡客运航线将启
- 受强降雨影响 重庆垫江6人死亡
- 观景州塔、探大运河“险工”:逾百位北京车友自驾游河北景县
- 中国15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
- 热门推荐
-
- 广东疾控:广东流感进入高发季
- 美国总统拜登儿子亨特2024年1月将就税务指控出庭
- 2023年汉诺威工博会启幕 聚焦气候中和议题
- 美佛州州长德桑蒂斯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
- 财经观察: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 美容医疗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
- 江苏常州启用华罗庚创新中心 广邀海内外人才“加盟”
- (寻味中华 | 文博)景德镇御窑厂的地下碎瓷片:拼起古瓷往事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你的养老账户开通了吗?
- 拿下“早八妆” 只需这三步
- 三国外长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 以色列增强戈兰高地兵力
- 澳大利亚珀斯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致2人死亡
- “网红小吃”柳州螺蛳粉瞄准预制菜产业
- 专家指导、备足良种……各地春耕春管正当时
- 宁夏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2023年整改问题3183个
- 2023郎酒秋酿开窖大典举行 汪博炜定调郎酒浓酱兼香发展
- 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 “爱因斯坦的脑子”热卖,卖的是啥,谁在买
- 点水成“金”生态富民 浙江安吉交易水生态产品1.46亿元
- 重回3000点!A股三大股指齐涨超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