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丨礼赞丰收 天山南北“丰”景如画——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金秋九月,叠翠流金,天山南北迎来丰收季。
95%的杂交玉米种子外调黑龙江、山东等省份,为全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作出了新疆贡献;“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全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预计棉籽产量640万吨,棉籽油产量60万吨,成为国家“油瓶子”重要供应源;林果、畜牧、渔业结构调整增长稳定,新疆“海鲜”成为全国消费者“新宠”;一望无垠的整齐条田里,先进的智能化农机装备在大地上描画新疆农业的“几何美学”……
沃野五彩斑斓,农民笑脸绽放。今年,我区立足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定位,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收入增长,丰收的新疆大地舒展美丽画卷。
新疆粮油“贡献全国”,丰收成色足
“测产面积112.407亩,重量90560公斤,水分含量13.8%,杂质含量0.27%,折合成13%标准含水量,实际亩产796.10公斤。”9月13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河子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的小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综合试验站联合创建的春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验收。专家组宣布,此次测得春小麦百亩方平均单产达796.10公斤,创造了全国优质春小麦百亩方单产最高纪录。
“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介绍,今年以来,新疆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推进现代种业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从源头解决粮食增产“芯片”问题。以种业为基,新疆深入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明确主导品种,集成推广关键技术。新疆专门成立了小麦、玉米、大豆、油料4个粮油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遴选一批优秀专家组建专家团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推进粮油产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新疆冬小麦百亩、千亩、万亩集中连片的产量也分别以795.8公斤/亩、756.2公斤/亩、720.4公斤/亩,蝉联全国大面积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新疆方案’获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谢映周说,此外,全疆95%的杂交玉米种子外调黑龙江、山东等省份,为全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作出了新疆贡献。
数据显示,今年新疆夏粮总产量693.48万吨,保持历史第三高位。全区粮食、油料种植均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生产形势整体好于往年,在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新增100万吨以上粮食产能目标有望实现。全区葵花、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0万亩左右,较上年略有增长,预计棉籽产量640万吨,棉籽油产量60万吨,成为国家“油瓶子”重要供应源。
就业增收渠道拓宽,惠农更有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今年,新疆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让农民增收更加稳定。
带着农民干,全疆各地的合作社成为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的桥梁纽带。
“我们正在抓紧检修农机,为即将开始的棉花采收做准备。今年我们合作社的粮食、棉花、果蔬产量都比去年高。”9月20日,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一家合作社负责人扎依尔·艾合麦提说。
这家合作社主要从事小麦、棉花、果蔬等种植、收购、加工,每年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2021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乡村工厂,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主阵地”。
走进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冬麦地村滴灌带厂生产车间,生产线机声隆隆,一条条滴灌带、一卷卷农用地膜承载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期望。
“滴灌带厂年产滴灌带、水带10万卷,加厚地膜800吨,总产值超2200万元。”冬麦地村党总支书记程付海说,村民在厂里务工,包吃包住,一个月工资7000多元,在生产高峰期,滴灌带厂可吸纳冬麦地村和附近村庄80人就业。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土特产”带火乡亲好日子。
拜城县黑英山乡亚吐尔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里的“油鸡”是特产,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我从一家油鸡养殖公司买回鸡苗,养大后公司再买回去,一进一出,我能挣不少钱。”村民达吾提·阿木提说,一年下来,光靠养油鸡就挣了3万多元。
目前,黑英山乡13个村都开始发展油鸡产业,不仅解决了1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带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家园更和美
“我把房子旁边长期没用的羊圈、草棚都拆掉了,改成了果园、菜园、花园。你看,我家的院子是不是美得很。”9月17日,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托万克阿布来西艾日克村村民帕提古丽·阿吾提对前来参观的邻居说。
今年,阿克苏市持续深入推进乡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阿克苏市妇联引导乡村妇女积极参与。帕提古丽·阿吾提家的美丽庭院正是阿克苏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新疆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袤乡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展现着新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乡村宜居又宜业。
9月15日,博湖县环博斯腾湖公路正式通车。路上车流如织,人们驾车或前往蔬菜采摘园采摘,或到农家乐吃顿饭,这条公路,是沿线农民的增收致富路。
“以前路况不好,我们的农家乐生意比较清淡。”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尔村村民买买提·艾比布拉说,环湖公路通车以来短短几天,农家乐里游客大增,自己忙个不停,准备明年扩大规模。
“村子美了,日子好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尼勒克镇多尔布津村文化广场,村民们每天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还要让生活越来越美好。这几年,尼勒克县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乡村广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农牧民休闲时的好去处。
在尼勒克县乌赞镇江阿买里村,村民娜迪拉·艾尼瓦尔空闲时就会带着孩子来新建的文化活动室。她说:“这里冬暖夏凉环境好,孩子有书看,大人可以健身、唱歌跳舞,还可以听讲座、看展览,我们都高兴得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小学美展作品抄袭,造假不能“从小开始”
- 【工事工评】新年三愿:亲友健康、单位发展、环境更美
- 保交房攻坚:2024全国住房已交付338万套,房企已过交付洪峰
- 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启幕 共探新时代电视剧精品创作之道
- 英国卢顿机场停车场发生火灾 所有航班暂停
- (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 日本能登半岛强震死亡人数升至百人
- 美国面临前所未有枪支暴力危机 这五州枪支死亡率最高!
- 算力产业“绿”起来
- 逾4000报名者中200人成为中国科技馆2024年度“小小志愿者”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击落乌无人机 乌新举措应对征兵障碍
- 加拿大渥太华:世界最长户外天然冰道创史上最短开放季
- 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 56个民族少年聚北京 全国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再开营
- (寻味中华 | 文博)景德镇御窑厂的地下碎瓷片:拼起古瓷往事
- 美国佛州一家商店发生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露营消费凉了吗?
- 数百人死伤!这场7.8级强震撼动多国
- 俄外长:俄罗斯拥有完成特别军事行动任务所需的一切
- 突发!日本一男子持枪袭击致多人受伤 目前仍在逃
- 热门推荐
-
- 人类星球已进入危及生命的“未知领域” 35个地球生命体征中有20个处于创纪录极端水平
- 大熊猫“金喜”“茱萸”启程赴西班牙
- 视障孩子用镜头捕捉奇妙世界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常态化对养老保障有何影响?
- (经济观察)中国央行开展SFISF首次操作 500亿元只是起步
- 为什么读史使人明智?学者:读史的意义在于“通识”
- 过境免签再优化 “China Travel”持续火爆
- 两岸青年携项目齐聚江苏常州“对话”创新创业
- 深圳文博会:台商搭棚“办桌” 在地文化融入文创产品
- 重庆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多地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高
- 9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354元 下调152个基点
- 解读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关键词
- 2024年辽宁省营商环境系统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优服务
-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 城管“占”停车场,一句合规就心安理得?
- “赫氏近鸟龙”等40余件国家重点保护化石在沈阳展出
- 找工作看重啥?近九成受访应届生直言里子比面子重要
- 德国多地发生洪灾 巴伐利亚州约3000人撤离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增速跑赢“大盘”
- 中新健康丨清华大学宣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