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渐进式延迟退休如何推进
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
渐进式延迟退休如何推进(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对外发布。退休年龄具体怎么延?何时开始实施?能不能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
在当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
根据决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为什么要进行这一调整?
据介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上世纪50年代初确定的。“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主要有以下考虑——
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8.6岁。同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早晚有不同的诉求,希望有一些弹性、多一些选择,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相应作出调整。
体现自愿、弹性的原则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方案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充分考虑社会关切,体现自愿、弹性的原则,采取渐进的方式。”王晓萍说。
——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
具体来说,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1个月。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1个月。以男职工为例,明年1月至4月满60周岁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零1个月;明年5月至8月满60周岁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零2个月,依此类推。总的来看,以这种方式推进,幅度较小,节奏平缓。
——坚持弹性实施,自愿选择。
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弹性提前或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这意味着职工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一个刚性节点,拓展成为一个弹性区间,增加了自由选择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职工办理弹性提前退休时,应达到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职工弹性提前退休的年龄不能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男职工不能低于60周岁,女职工不能低于55周岁或50周岁。弹性退休制度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随着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相应作了调整,从目前的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人社部副部长李忠介绍,这一调整设立了5年缓冲期,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开始实施;同时小步调整,每年提高6个月,便于尚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提前作好参保安排。
加强相关群体权益保障
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青年就业问题受到各方面关注。“总的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渐进实施的过程,以较小的幅度推进,且退休人员腾退的岗位与青年就业所需要的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差异,改革对青年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平缓的。”李忠说。
据介绍,加强对相关群体的权益保障,是这次改革的重要考量。针对不同群体,作出了相关政策规定。
比如,对于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大龄劳动者,加强就业促进和权益保护。规定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
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首次从法律层面对保障其基本权益提出要求。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这填补了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空白。
对于特殊工种劳动者和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给予特别的保护。规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同时,决定中明确,国家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国家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推动抓好落实。”李忠说。(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虹桥机场迎来首位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 新政助力高水平开放发展
- 印度中央邦一寺庙发生坍塌事故已致35人死亡
- 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将在宁夏银川举办
- 当青春“撞”上即兴喜剧:一场充满惊喜与启示的邂逅
- 周密:对中国外贸应有更强的信心
- 国际金价冲向3000美元大关,金店闭店潮还未结束
- (第七届进博会)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津甘藏三地学子“线上+线下”共赏百年古建与传统艺术
- 青海大柴旦地区首次发现雪豹 相关部门合力救护
- 焦点访谈|如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三个共同行动是关键→
- 恩广高速达万段桥面垮塌原因查明:系突发山体岩石崩塌导致
- 买羽绒服注意含绒量升级为绒子含量
- 从胎儿到百岁 整个生命周期的人脑发育图公布
- 巴西东南部暴雨已致26人遇难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浙江龙泉:青年人才创业与历史经典产业“双向奔赴”
- 6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节前下降0.84个点
- 罗辛铀矿服役年限大幅延长十年 推动矿山长期可持续发展
- 云南发布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不法分子使用AI编造谣言
- 京唐城际铺轨进入冲刺阶段
- 国家统计局:2024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用一颗土豆连通世界
-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再就业 劳动者被判三倍赔偿
- 莫斯科市长:击落2架飞往莫斯科的军用无人机
- 基因测序证实猴痘已大规模社区传播,多国卫生官员为6月拉响警报
- (经济观察)扩大服务开放,中国力求共赢
- 西宁海关签发青海首份输马来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
- 多地派发新一轮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潮
- “亮眼”“火热”,“挖掘机指数”喜人 折射中国经济活跃性与韧性
- 想把身体“唤醒”?多揉这些穴位
- 裁员1/3、CEO换人?嘉实国际:团队结构重塑,合理调整
- 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登陆上海
- 广西水利部门部署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 平潭口岸迎来首批远洋渔船靠泊 船舶通关“零等待”
- 福建新春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假日经济活力迸发
- 北京:通向房山十渡的桥梁受损 力争今天全线抢通
- 中国发布“悬崖秋千”强制性国家标准
- “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在广州启动
- 中国(宁夏)—东盟经贸对接交流会在银川举办
- 财政部: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 乡愁博物馆走红 成乡村旅游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