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发布:2023年南北极地区极端事件频发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气象局5日对外发布的《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3)》(简称《年报》)显示,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
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
《年报》显示,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2023年有3站秋季气温创历史第二高、7站创历史第三高。
北极地区增温放缓,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整体呈“陆暖海冷”分布。1979年至2023年,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8℃/10年)的3.4倍。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9.19℃,较常年高0.97℃,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为-12.74℃、4.52℃、-7.09℃和-21.14℃,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6月26日,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气温达到0.39℃,超过了零点,造成冰盖大面积融化。
《年报》显示,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2023年2月21日,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788×106k㎡(平方千米),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纪录。特别是,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记录。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
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2023年最大范围为14.62×106k㎡,是历史第5低值,最小范围为4.23×106k㎡,是历史第6低值。受春季海洋气温影响,北冰洋海冰开始消融较晚,夏秋季高温导致冻结也同样推迟。
《年报》显示,南极臭氧洞形成提前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北极臭氧总量高于历史平均。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面对“我就是违法”,劳动法亟须“长出牙齿”
- 同舟共冀 辛巴公司组织专业救援队赴河北涿州一线抗洪救灾
- 云南多条高速公路有望今年通车
- 天津古文化街韵味浓
- 高速免费可以更人性化
- 侦办涉网犯罪案6600余起 杭州警方“净网”行动成效显著
- 海南大熊猫兄弟迎11岁生日 民众齐送祝福
- 修订后的“科普法”,能带来哪些变化?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
- 文旅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 写手月入三四千,写网络小说还是个挣钱好行当吗?
- 四川乐至发现神秘石桅杆群?官方:多为近40年来当地群众祈福所立
- 南非功勋运动员:世界杯冠军激发团结 建设更美好南非
- 美国一军机在地中海东部坠毁 “未发现敌对活动迹象”
- 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两年多来促成1万余件行政争议纳入诉前联调
- 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开幕 传承发扬东坡文化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越是AI无处不在的时代,越要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
- 江西南康家具“扬帆出海” 去年拿下超50亿元海外订单
- 西藏措美县“风光”资源“书写”高原绿色产业发展新篇章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安全性如何保障?
- 热门推荐
-
- 抢险救灾关键时期,市民仍需避免前往灾区
- 假期前4天广东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 坂本龙一:万物皆音乐,复得返自然
- 浙江长兴空军英雄纪念馆 上起开学第一课
- “食春季”来临 春菜“C位”抢“鲜”上市
- 失眠原因各不同,如何提升“睡眠力”?
- 2023年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65%
- 奶和豆益身体,如何适量吃?|吃出健康来
- 北交所昌平服务基地正式揭牌 力争2025年上市挂牌企业100家
-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西部文学和影视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举办
- “放心桩”来了!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充电桩约6.9万台次
- “藏韵瑰宝”藏医四部医典唐卡珍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 防治呼吸道疾病 专家:中西医结合实现“1+1>2”效果
- 花季女孩罹患颅内巨大畸胎瘤 上海专家挑战极限大脑深处“驱魔”
- 日本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未获过半议席
- 家有“小胖墩” 寒假这样吃、动、睡
-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90亿元人民币国债
- 广西9条河流10个水文站超警 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3年余 青海段涉渔重大案件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