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新造】锁边固沙 敢叫荒漠变绿洲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展现新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努力开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央广网新疆频道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策划推出《高质量发展看新疆之“新质新造”》网络主题传播活动,派出记者聚焦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立体呈现新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和新成效。
央广网沙雅8月30日消息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继承和发扬“柯柯牙精神”,深入实施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努力筑牢防风固沙“绿色长城”,成功阻止了沙漠入侵绿洲,保护了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走出一条把黄沙变“金沙”的绿色发展之路,一幅水清岸绿、鱼跃鸟飞、人安业兴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
沙雅县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县域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4.69%,年均降水量68.4毫米,生态环境脆弱。
从前每年3月至5月,这里都会出现沙尘天气,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在沙雅县盖孜库木乡沙漠边缘区域的中国电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
远处,蓝色的光伏板还在不断地向沙漠腹地延伸。“我们这个项目在沙漠边缘,总共装了545376块单晶硅组件,分为72个发电单元,建成后一年的发电量大概可以供43万人使用一年。在发电的同时,我们这个项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风固沙,一举两得。”中电建(沙雅)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思伟对记者说。
沙雅县光照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3.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能耗约11万吨标煤。
杜思伟向记者介绍,除此之外,光伏板基桩还能固沙,一排排2米多高的光伏板相当于高立式沙障,可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流沙的挟沙能力。光伏板下还设置了5排草方格,阻止沙流动,并在光伏区周围种植100米宽、共1000余亩的梭梭林。
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同时,沙雅县还积极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引导企业探索“可持续公益的商业治沙模式”。
在沙雅县绿洲南部与沙漠交界的沙雅县漠鑫开发有限公司梭梭林种植基地,连绵成片的耐盐碱荒漠植物——梭梭长势旺盛,有的高达四五米,公司经理任朋辉正和管理人员察看梭梭下人工接种肉苁蓉的生长情况。
任朋辉挥动铁锹,一边挖肉苁蓉一边介绍,今年公司新种的梭梭有5000亩,现在总面积是1.5万亩,后续计划扩大5000亩的梭梭种植面积。
防沙治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引得沙雅县其他乡镇的种植户纷纷学习借鉴。
沙雅县塔里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周超就专门带着乡里的26户种植能手来到基地参观交流。周超说:“我们塔里木乡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辖区内沙化土地较多,这里的防沙治沙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我们也想把地块利用起来,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种植梭梭不仅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接种肉苁蓉还让这片生态屏障有了经济效益,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共赢发展。
沙雅县坚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
“我们还采取天然林引洪灌溉,补充区域内的地下水;用草方格固沙,实现沙丘治理;用封沙育林来隔绝人为活动影响,实现自然植被正常生长;采取飞机有害生物防治,消除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病虫害。”沙雅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胡杨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开彦说。
该县按照“科研单位+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梭梭栽植及肉苁蓉培育技术,打造集沙区中药材展示、观光、教育、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示范区,发展壮大沙产业。
王开彦介绍,后期将建设一个占地2.4万亩,集沙产品储存、研发、加工、销售、电子商务和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实现沙产业的延链补链。
目前,沙雅县已种植梭梭等沙生植物13.9万亩,已嫁接大芸7.7万亩,与6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防沙治沙面积达3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6.9%增加至7.14%,沙尘天气下降明显,降水日数显著增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全民参与,向绿而行。阿克苏地区通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光伏+治沙等措施,实施“锁边林”工程,加快恢复林草植被,巩固提升胡杨林生态屏障,阻止沙漠扩散侵害绿洲,森林面积达到1737.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6.5%提高到目前的9.06%,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置身林海,让人很难相信这里就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北缘,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风沙弥漫的景象。
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沙区种植特色经济植物面积达25.79亩,涉沙产业企业12家,2023年沙产业企业产值合计8900万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生态兴,则产业兴。阿克苏地区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策划:胡苗苗 喻鹏涛
记者:丁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开通首条通往挪威的货运航线
- 法国巴黎一汽车撞上餐馆致1人死亡 数人重伤
- 妇女创业主题成就展亮相中蒙博览会 展现北疆“她力量”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旅外大熊猫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 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稳步推进
- 中国A股再现回购增持潮 多家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出手
- 一片茶叶的“丝路”之旅:从贵州大山“飘香”世界各地
- 国际观察:坚决对美国极端反华政客说“不”
- 江西萍乡万龙峡漂流人员落水致1死1伤 项目已停业整顿
- 商务部:将努力完成和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 “嘉澜书院”落成福州三坊七巷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 输液时,进点空气就会致死?丨中新真探
- 黄淮及华北南部将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 AI用电量极速攀升引热议,会导致能源短缺吗?
- 两部门发文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
- “小而美”的综艺能否迎来春天?
- 我国一季度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约1000万亩
- 中国启动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综合本底调查工作
- 金融活水润碧江——创新文化帮扶带动乡村振兴的中国人寿实践
- 热门推荐
-
- 德意志银行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熊猫债券 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
- 普京将举行2024年直播连线活动 这一话题最受关注
- 甘肃投千万元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
- 一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收入呈协调态势
- 山东水上运动设备“飞出”国门 文体设备产业迸发新活力
-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的休克疗法
- 网红救灾现场摆拍作秀 更有甚者跑去牺牲救援队员家门口直播
- 七万余件作品参赛 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终评启动
- 侠客丹心入梦来:浙江嘉兴首发金庸“江湖”28景图鉴
- 联合国秘书长对韩国取消“戒严令”表示欢迎
- 天津邮轮旅游全面复苏 预计12月底前6.8万余人次出入境
- 韩国一渔船倾覆致1人死亡8人失踪 领事馆确认无中国籍船员
- 福州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
- 日本7800吨核污水全部排入海洋 第二批已在路上!
- 政治局会议定调:中国楼市发生重大变化
- 用心办教育 写好“民生答卷”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 青藏铁路列车卧具洗涤工:旅客觉得干净放心我们就很满足
- 马里当地军队遭袭 我维和部队启动应急防卫
- 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恢复全面通行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 亚洲各国未来将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