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干部状态新观察)
30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与西藏江孜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
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干部状态新观察)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优化援藏干部人才结构,把优秀人才选派到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地区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30年来,一代接一代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本报记者走进上海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江孜县,通过一所学校的变迁、一个园区的升级、一份情感的延续,讲述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动人故事。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历史文化建筑宗山古堡屹立山头。山下的宗山广场,英雄路、卫国路、上海路、长宁路……从这里通向四面八方。
来来往往的行人早已熟悉眼前的一切,但今年77岁的达娃不会忘记,如果没有对口援藏,就不会有这些道路。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依旧十分激动。
30年来,70多名上海市援藏干部先后来到海拔4000米的江孜县,与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让这片土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所学校的变迁
“到最基层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曾任江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达娃,退休后时常在县城里走走看看。每次路过江孜闵行中学、上海路、长宁路,他都忍不住驻足良久,脑海里浮现出一批批上海市援藏干部的身影。
上海市第一批援藏干部刚来时,江孜县城里都是土路,只有一小片低矮的房子。日喀则市相关部门把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人送到县里,他们脸上满是旅途的疲惫和对未知的好奇。
从哪里入手干?第一批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原书记王胜扬想着先把情况了解透。“我们能做的就是先多方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些援藏项目。”王胜扬回忆。
一早出发,王胜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乡,到一个个点上看,直到晚上11点才回到县里。“回来后,顾不上吃饭,他立即通知县委常委开会。”同是上海市第一批援藏干部的赵荣善回忆。达娃感慨:“到最基层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援藏干部的作风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一番调研后,建学校成为王胜扬与江孜本地干部们商定的第一件事。
当时,江孜县各乡已经逐步建起小学,但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的不多。当听到上海市将出资300万元为江孜县建设一座新中学时,时任江孜县分管教育和卫生工作的副县长米玛次仁高兴得几乎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这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1997年,强巴石曲进入江孜闵行中学就读。“那时,学校里只有两栋小楼,黄土铺的操场,一下雨,满脚都是泥水。”2008年大学毕业后,强巴石曲回到母校工作,学校的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后来,第一块足球场、第一套电子白板系统、第一个科创实验室……一个又一个全新设施在学校落地。作为变化的见证者,强巴石曲感慨万千:“对口援藏,让我们也拥有了这么好的教育条件。”
除了改善硬件,援藏干部还带来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援藏干部、江孜闵行中学校长黎春带着师生们在学校里开辟了一块试验田,让孩子们参与试验田种植。“孩子们参与劳动,也能更直观地认识自然。”黎春告诉学校老师们。
学校的试验田里长满了土豆、萝卜等蔬菜。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着一片作物从播种到成熟。强巴石曲还记得,去年9月试验田第一次收获,孩子们虽然在地里干活干得十分辛苦,但都笑容满面。排着长队,一点点把收成搬到食堂,再做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
一个园区的升级
“让更多人参与现代农业,培养本土人才,变‘输血’为‘造血’”
10年前,如今的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还是县城周边的一块荒地。
当时,江孜县计划在此建设一个现代化产业园区,需要抽调一些干部。得知主持建设工作的是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时任常务副县长的江臻宇,江孜县发改和经信商务局党组书记罗旦心里多了一些底气。
2013年8月,上海浦东农业发展集团的专业团队来到江孜调研。经过反复研讨,团队最终确立了以高原特色优势农业为发展方向,探索“两头在上海,中间在江孜”的发展模式。对罗旦来说,这种模式意味着持续的奔波。他至今仍记得,那几年带着农产品反复往返上海和江孜。
一次,罗旦和江臻宇背着香菇等红河谷园区特产,前往浦东参加消费品展销会。展销会上人来人往,却没有人在他们这个展台前驻足。于是,两人就在展台前大声吆喝,拉住往来客商试吃,最终引得几名客商下单。
不断探索中,罗旦渐渐找到了路子——种植的蔬菜水果主要供给本地,一些更易于保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则主攻外地市场。
“从那时起,县里的干部逐步把经营工作更多交给本地群众,帮助他们成长。”罗旦说。
如今,许多江孜的农业经营者都是红河谷的“毕业生”。他们在这里学习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理念。“我们想通过红河谷农业园区,让更多人参与现代农业,培养本土人才,变‘输血’为‘造血’。”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时任江孜县副县长汪芳说。现如今,红河谷又引进了鲜花、盆栽等新产业业态,在种植农产品之外为群众增收提供了更多选择。
红河谷的发展,是上海市援藏干部带动江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新鲜”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
在班觉伦布村,村民旦增正粉刷墙面、添加彩绘。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支持本地居民开设氆氇编织工坊,带动当地生产一批高附加值的青稞产品,并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在村里,上海援藏工作队今年正在尝试将江孜县打造为羊绒产业基地,共同建设氆氇研发中心,将兼具羊绒质量控制、纤维含量检验、产业工人培训、订单统筹发包等多种功能。
“未来,我们将在日喀则打造一条高端羊绒氆氇产业链,为西藏传统手工业转型升级助力。”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副书记胡发炜展望着。
一份情感的延续
“群众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时任江孜县人民医院院长的侯坤仍记得那场跨越100多公里、历时近两小时的生命接力。
2017年一个夏日深夜,侯坤接到一通电话——“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需要紧急转院到江孜救治!”转院途中,随车医生也突发胸闷不适,需要救治。
侯坤一面安排医生乘坐救护车前去接产妇,一面在医院内做好抢救准备。产妇抵达江孜后,侯坤展开施救,同时对随车医生进行诊疗。直到两人病情稳定,大家才长舒一口气。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后半夜。
“江孜地广人稀,我们县医院要守护好群众健康。多付出一些不算啥,群众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侯坤说。2014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与江孜县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开启结对帮扶、合作共建。10年间,浦东卫生系统共派出8批(总计32人次)“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短期援藏专家团共45人次,接收江孜卫生系统进修人员共87人次。
援藏干部吴志跃做出了回西藏创业的选择。2015年,吴志跃开始创业,到江孜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援藏时,吴志跃经常去村民家走访。群众对他的热情、对农业种植的朴素感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离开西藏,我能为这里留点什么?”虽然在任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回到上海,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吴志跃都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今,他开办的公司每年都会从江孜收购青稞进行加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援藏30年,对江孜的影响太大……”提到上海,达娃总是忍不住打开话匣子。路过江孜闵行中学时,达娃充满感情。三年前,达娃的孙女达娃雍措从这所学校毕业,继续踏上求学之路。达娃的儿子扎江在这所学校任教,一批批学生在这里求学成长。
这段书写了30年的故事,仍将延续。
干部感言
作为福建省首批援藏干部,我至今仍记得抵达朗县时的场景。那时的朗县,各方面条件有限。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磨灭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一批批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朗县的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年,县里的营商环境更好了,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了,未来发展可期。对我个人而言,援藏是难以忘怀的宝贵经历,更成为支撑我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力量。
——第一批援藏干部、朗县县委原书记郑民生
我曾在拉萨工作,如今作为援藏干部来到岗巴县,肩负帮扶责任,见证发展变迁,倍感振奋。自从对口支援岗巴县以来,我所在的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五大重点领域,实施各类援助项目172个,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援藏期间,看到当地群众过着幸福生活,我感觉一切的付出与努力都有了价值和意义。接下来,我将与当地干部一起埋头苦干,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第十批援藏干部,岗巴县委常委、副县长王琦
本报记者 徐驭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1日 第 11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行业、主题类ETF
- 云南铁路首次开行越南游客旅游专列
- 欧盟提供240万欧元援助应对孟加拉国等三国洪灾
- 京津冀晋蒙鲁共同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生态
- (国际观察)韩国会通过总统弹劾案 三大热点问题引关注
- 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将于5月生效
- 双节假期中国日均出入境达147.7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2.9倍
- 新能源车市呈现“三国杀”格局,传统车企、新势力与“手机帮”角逐市场
- 中国银联报告:去年国内银行卡产品发行量减少21.3%
- 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地区巡展(贵州站)在贵阳举行
- 两部委:2025年至2027年中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
- 西南地区最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开工
- 追星刘亦菲成功!林一揭秘“玫瑰”幕后故事
- 银发阅读如何蓬勃发展?他们有话说……
- 广西梧州六堡茶“香飘”致富路 勾勒“良方”助残就业
- “闭幕”不“落幕” 东博会助力自贸区3.0版启航
- 爱尔东方眼谷眼健康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 加速驱动打造世界眼科创新高地
- 美国“毒火车”事故废弃物持续外运 接收地民众不安加剧
- 陈茂波:海外政商界冀更多了解香港和内地发展机遇
- 旅新大熊猫叻叻两岁了!即将离开妈妈独立生活
- 热门推荐
-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称芬兰入约构成新威胁 乌方称乌军有从巴赫穆特撤离可能
- (第20届东博会)下一个20年,东博会如何携手中国和东盟跨向未来?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洛阳!
- 山西绛县一企业在建工房垮塌致4人被埋 已救出1人
- 收录143处红色旧址、遗址和纪念设施 《黄浦·红色起点》在沪首发
- 邯郸经开区高中生被打伤休学的情况说明
- (第六届进博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保护主义或经济全面“脱钩”不是问题的答案
- 商务部回应欧方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中方不认同、不接受
- “黄庄月饼”走红中国 五仁等传统口味受追捧
- 三星堆文物在光影中“活”起来
- 云南永大高速公路通车
- 致敬向上的力量 台铃2024社会责任报告暨超跑产品发布
- 内地楼市重磅“三箭齐发” 港股内房股持续走强
- 汇聚54家参展商 2023JINGART艺览北京今日启帷
- 青海55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山东烟台打造冰雪经济 让“冷”资源释放“热”效益
- 中国北疆嫩江市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 安徽截至9月底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近818万户
- 哈尔滨铁路4月10日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西藏拉萨“一杯咖啡”的社会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