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新增超33万例,这种病被低估了吗?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邵萌)国家疾控局7月29日披露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6月,全国报告百日咳发病数85817例。
中新健康梳理历年数据发现,今年以来,我国百日咳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半年累计报告发病数超33万,死亡病例23例。仅今年6月的百日咳发病数,就超过了2022年至2023年发病数的总和。
百日咳发病数为何激增?疫苗还有效吗?我们该如何防范?
百日咳再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曾是全球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病程可持续2-3个月。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但婴幼儿更加易感,合并肺炎、百日咳脑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
随着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全球百日咳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不过,近年来,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百日咳发病数都有所回升,国际上也称之为“百日咳再现”。
英国卫生安全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英格兰百日咳确诊病例数达到7599起,该地2023年全年的确诊病例数为858起。另据媒体报道,韩国疾病管理厅7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今年百日咳患者累计人数为4803名,是去年同期的300倍。
此外,越来越多的百日咳病例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被发现。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显示,百日咳的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发病率为何明显上升
为何近年来国内外百日咳疫情回升?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曾向中新健康分析,百日咳约每2至5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过去其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被严重低估。
在他看来,百日咳疫情回升既与百日咳进入流行期相关,也可能与主动监测下百日咳发病率会明显上升有关。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此前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可能与菌株变异或宿主针对百日咳鲍特菌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今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推送的一篇百日咳科普文章显示,除了受流行周期、核酸检测方法的推广使用等因素影响外,百日咳疫情回升还与自然感染百日咳或疫苗免疫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人群获得的免疫保护随时间衰减有关。
接种疫苗无法终身免疫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在我国,百白破疫苗是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的疫苗,儿童可免费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诊疗方案》提醒,通常疫苗接种3至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
百日咳发病率上升也引发了对免疫策略的再讨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3月16日召开的2024年疫苗与免疫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百日咳防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的免疫规划政策是不是要调整,疫苗还需要什么改变,这些值得考虑。”他说。(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想补水却出现更多问题,面膜不能天天敷?
-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通过静态验收
- 姚洋驳“中国经济见顶论”:我的判断完全相反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香港企业在贵州大山“缝制”国际品牌
- 江山如画 |一张蓝图绘到底 山西右玉的70多年“绿色接力”
- 第二届“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在山东东营启动
-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工作暂停时间延长至2月28日
- 超八成家长支持孩子上网 专家建议多方合力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 马来西亚去年总和生育率跌至50余年来最低
- 诗画浙江两岸文创设计共创营开启 浙台设计师共促文创发展
- 首届国际白茶大会将启 呈现三大亮点
-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发布
- “一人食”爆火的背后
- “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展览在巴黎揭幕
- 今天逝世的“心理健康第一夫人”,为什么被这么多人怀念?
- 华北多地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保障民生 多个预警已解除
- “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成“鸟类幼儿园” 40余种鸟类夏季繁育忙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举办中日电影人交流会
- 马来西亚关丹港首批再生铝锭运抵广西钦州港
- 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
- 热门推荐
-
- 蓝皮书称新发展阶段应充分挖掘四大人口红利
- 上海合作组织儿童新年音乐会在京举行
- 美总统特使:将于20日前往以色列 争取就黎以停火达成协议
- 山东优势产品受国际市场青睐 出口涨幅大增
- 暴力猖獗的跨年夜:法国近千车辆遭纵火数百人被捕
- 福建宁德核电站“华龙一号”5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 法国北部埃纳省发生严重火灾 已造成8人丧生
- “四下基层”在福州:一体化政务服务便企利民
- 报告:202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 中国对产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 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生4.0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情况
- 高效物流促进农村生产消费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LNG船建造产能全面提速
- 人走艺绝?非遗传承危机不容轻视
- 四川:有序应对持续暴雨 85000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2023年湖南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长23.1%
- 形势依然严峻 多项有关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集发布
- 厦门航空联合福州机场启动“国际通程航班”业务
- 浙江:临安与永嘉搭“侨”结对 有何“山海情”?
- “国人一年吃掉约7亿头猪” 中国肉制品企业承诺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