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始终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耕地总量已连续第三年实现净增加。
目前全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工作进展顺利。全国土地日之际,新京报记者来到湖南长沙,探访了当地节约集约用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成效经验。
关注 1
1304个试点实现新增耕地47万亩
土地整治一直是“千万工程”迭代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系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的问题。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试点工作。
该通知针对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存在的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综合运用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统筹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来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告诉记者,试点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共支撑25个省区市实施了356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还支持了浙江宁波、广州从化、福建泉州、广西崇爱高速公路沿线和浙江跨乡镇等不同尺度试点56个片区。此外,各地还自行开展了892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
数据表明,至2023年底,全国1304个试点累计投入资金4488亿元,共完成综合整治378万亩,实现新增耕地47万亩、减少建设用地12万亩,在组织模式、规划衔接、实施管理、验收与后期管护、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从成效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保护农耕肌理,留住乡韵乡愁;释放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修复生态基底,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制度改革,共享土地红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自然资源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李建中说。
关注 2
2012年以来全国“地耗”下降约45%
自2012年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约45%。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简称“地耗”,简单说,就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土地资源。这个指标的下降,意味着土地的含金量更高了。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在北京等15个省(市)、43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基础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累计认定低效用地169.55万亩,启动实施再开发136.15万亩。
同时,随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2023年入市719宗、面积1.31万亩,在带动产业投资规模、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人民群众工资性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2023)蓝皮书公开出版。蓝皮书汇集了湖南、安徽、上海、山东等地方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典型经验。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逐年提高,2022年为106.02,较上年提高3.4%,全国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另外,建设用地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也进一步提高。据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冯文利介绍,2022年,全国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较上年下降18人/平方千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分别增加5.47万元/公顷、5.99万元/公顷。
冯文利提到,从指数分析,新增用地供应管理效能也有了整体提升。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综合指数较基期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增加了3.96、15.45、5.15、3.12。同时东部、中部地区差距逐年缩小。
探访
长沙老工业基地废弃矿坑变身冰雪世界
炎炎夏日,长沙市民无法拒绝一个架立在百米矿坑之上的冰雪世界。6月24日,记者看到,在湖南这处冰雪世界中,绵密的积雪,10余条娱雪滑道,8000平方米的雪场,让一个南方人不用去哈尔滨也能体验冰雪快乐。在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5℃。
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工程的“冰雪世界”位于湘江欢乐城内。此地在湖南湘江新区坪塘街道,该地旧址为坪塘老工业基地,曾聚集着众多水泥、化工、建材等污染产业。1954年到2010年期间,这片土地因为长期的无序开采和粗放式发展,永久留下了一处长440米、宽约350米、深约100米的巨型深坑,成为了一个寸草不生、污水横流的地表“疮疤”。
2008年,当地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将项目所在的大王山片区定性为国际水平的旅游度假区、山水洲融合的绿色新城。两年后,总投资约120亿元,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湘江欢乐城正式开园。废弃矿坑这一工业遗址蝶变为活力四射的体验式“两型”旅游度假区,园区涵盖雪域、水寨、海洋公园、购物、酒店等多种文旅业态。
近三年以来,在长沙市望城区,一个5G智能终端产业园已经签约入驻了不少智能终端产业,拉动社会投资逾50亿元。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办主任万昊说,全面投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以上、税收约4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项目中的标准厂房采用“大承重、大间距、大跨度”的改进型设计方案,充分满足不同企业生产需求。通过创建“设备预安装、土地临永结合”的建设模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比如在房屋机电设施装修环节,把相关设备在出厂前便组装完毕,运送到工地可直接安装等。
“通过以上方式不仅较好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建筑原材料压占土地、多占土地问题,而且相较同体量项目工期缩短至少半年以上,加速项目投产,实现以管理技术换用地时间、产出效益,间接实现土地节约集约。”万昊告诉记者。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胞青年及两岸婚生子女走进云南研学边疆历史文化
- 1斤番茄如何卖到1000元?
-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湖南东安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 湖南新田就业“帮扶车间”赋能乡村振兴
-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发表全国讲话
- 山西非遗购物节将开市:构建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
- 四川省绵阳市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国家能源局:到2025年初步建立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
- 京津冀首票铁公多式联运出口货物启运
- 新西兰第三季度GDP环比下降1.0%
- 守护生命驿站 共筑和谐家园(文化中国行)
- 继谷歌、OpenAI后,微软向特朗普就职典礼捐款100万美元
- 上半年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 以国之名,悼我同胞!87年,我们从未忘记!
- 浙江杭州办“世遗之夜”晚会 “城市文脉最美守护者”亮相
- 青海西宁冬至见闻:冰点下的十年爱心之约
- 宁夏举办首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
- 百余件文物亮相辽博 见证辽西走廊文化经贸往来
- 津潍高铁济南联络线全线首座系杆拱桥顺利合龙
- 第三期“2024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开营
- 热门推荐
-
- 北京房山、门头沟区受损两座主力水厂已基本恢复正常供水
- 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主题活动举办
- 招银金租向中国东航交付行业首架金融租赁C919飞机
- “1+10”对话会突出“承诺”“支持”“合作”三个关键词
- 广西加快跨境产业链项目建设 与东盟经贸合作热度持续攀升
- 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渝举行
- 杭温高铁开通运营 提速“轨道上的长三角”
- 越南胡志明市首条地铁线正式投入运营
- “山西造”电影《年年岁岁》平遥首映 虚实间完成“父子和解”
- 自带饭门外吃,学校到底怕什么
- 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 中年群体兴起“考证热”
- 微短剧,“以专而精”才能“剧有品质”
- 国铁南宁局加开或重联211列旅客列车服务清明出行
- 从“方寸地”到“聚宝盆” 小小庭院潜力有多大?
- 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京昆表演团中秋演绎“时代少年传国粹”
- 2022年“中国旅游日”江苏推出300余项惠民举措
- 江山如画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释放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新活力
- 美国萨佩洛岛轮渡码头部分垮塌 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
- 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7日开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