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战场画师梁又铭之子:父亲用画笔展现中国空军英勇
中新网广州5月26日电 题:黄埔军校战场画师梁又铭之子:父亲用画笔展现中国空军英勇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他研究空气动力学和空战技术,用画笔展现飞机战斗场景;他绘制的油画《中国空军抗战史画》及水墨画《抗战速写》,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战士气……他就是有“史画画师”之称的中国知名画家梁又铭。
“我父亲在黄埔军校待了很长时间。”梁又铭之子梁政均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梁又铭进黄埔军校原本是想当一名学生,但最终以画笔当武器,在战火硝烟中画下所见,从侧面展现中国军队的抗战场景。
梁又铭祖籍广东顺德,1906年出生于上海,与其兄弟梁鼎铭、梁中铭被称为“梁氏三兄弟”。20世纪20年代,“三兄弟”在上海画坛闯出一片天地。彼时正值时局动荡,很多有志青年纷纷加入革命行列。
“在战争年代,青年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非常强烈,尤其是在空军方面,许多华侨华人自费在海外学习飞行技术,回中国投入战斗。”梁政均说,受此影响,1927年,20多岁的梁又铭投笔从戎,毅然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一看到我父亲,就说我父亲几兄弟在上海艺术界很有名气,拿笔杆子比拿枪杆子能发挥更大力量。”梁政均说,于是,梁又铭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中尉绘图员,成为《革命画报》周刊主编。自此开始以画笔当枪杆,实现他文人报国的梦想。
“我们要打倒军阀,革命的宣传显得特别重要,这得让老百姓知道时局怎么样,政府的决心是怎么样的。”梁政均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梁又铭拿着白色画卷,与梁鼎铭等人站在一起,眼神坚定地望向镜头。“这是父亲与伯父他们在黄埔军校做宣传时候的照片,为了扩大影响力,他们背着资料袋到处派发画报。幸运的是,《革命画报》发行后,销路非常好。”
在黄埔军校编写《革命画报》期间,梁又铭收集当时的时事资料和战况报道等作为绘画题材。1936年,梁又铭出任“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与世界各国交换新闻图片。“在担任社长期间,父亲常出外拍摄搜集资料,同时也创作油画及国画记录当时军事及民间的种种情况。”梁政均说。
抗战期间,梁又铭要用画笔展示空军的英勇,为还原战场,他下了不少功夫。每当有空袭警报,别人都赶紧往防空洞躲,梁又铭却逆行带着速写本爬上高处,在炮火硝烟中将所见速写。
梁政均说,父亲起初把画的草稿拿给参战飞行员过目,结果得到反馈——“你画的飞机是飞不起来的。”为了逼真写实,梁又铭多次跑到空军机场,把所有战机的三视图都拍下来,并且自学空气动力学,航空机械学,研究当时作战的每一架战机型号和特点。此后,他画的飞机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此时,飞行员又说:“你画的飞机虽然可以飞起来,但是不会打仗。”于是梁又铭又开始研究飞机转弯和角度,钻研空战技术,根据三视图做成一架架模型吊起来挂在卧室,时而登梯爬高,有时索性躺在地上,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还原空战场景。
梁政均称,父亲多次找飞行员核对,几易其稿,认为与史事符合,方才着手绘制油彩画,“父亲说这些都是历史画,不能随便画”。
1937年8月14日,日军首袭中国空军摇篮——杭州笕桥,此役中国空军大捷。梁政均向记者展示梁又铭一幅名为《笕桥八一四空战》的油画,画作视角如电影构图,展示日本战机被击落瞬间,火红色的弹道轨迹穿梭其中,让观者如临战场。
梁又铭给画作配文道:“虽然中国空军飞机数量以及设备略逊于人,但平时每个空军同志,早存着保卫祖国的决心,故一闻敌军来袭,人人争先,严阵以待。大队长高志航首开纪录,当时共击落敌军六架,创造胜利第一幕。”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具备航空知识背景的梁又铭设计了一套航空劳作教材。半个多世纪后,在梁政均的奔波下,稿纸垒起来有8厘米厚的《航空劳作教材》得以影印出版,让世人一睹那个时代的“航空世界”。
虽然历经战乱,辗转江苏南京、台湾等地,梁又铭一直有保留资料的习惯。“父亲认为,有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后人才能了解历史真相。”梁又铭对历史史料的珍视态度影响着梁政均。
近年来,梁政均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出版的书籍《馆藏黄埔抗战将领图鉴》《黄埔军校图志》提供原版图片,“我非常开心,我这些珍藏总算找到好的归宿,而且出了书,让大家都可以看到。”梁政均说,“我们希望把历史永远保存下去,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父亲的愿望”。(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生态与发展共融 山西上党农村从挖煤到“挖”美景
- 湖南湘乡通报网传“教师辅导作业时粗暴对待学生”事件
- 广西柳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促企业安心投资经营
- 北京再出手!离婚不用等一年,就有“首贷资格”
- 专家:女性比男性更易食物成瘾
- 合肥警方通报“女子外墙施工时遭割绳”:未发生人员坠伤,已立案
- 超百部影片云集 夏日电影市场火热“升温”
- 中国银行:加强风险研判 确保海外资产质量水平
-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举行
- 湖北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强化社区便民功能
- 华媒关注新西兰总理访华:摈弃“脱钩”论是当今大势所趋丨世界观
- 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巡回报告会在拉萨举办
- 11省市近400件(套)秦汉文物亮相天津博物馆
- 美国校园再发生悲剧!莱斯大学一女生在宿舍遭枪杀
- 欧洲专家:“拥抱中国”成为欧洲复苏和发展重要动力丨世界观
- 外媒: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
- 南非政府证实确在考虑关闭驻以色列大使馆问题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周启动
- 雷雨季如何顺利乘机出发 出行指南快来看
- 电信集团沃达丰计划在德国裁员2000人
- 热门推荐
-
- “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学术馆开馆
- 巴以临时停火协议即将生效 以军仍对加沙发动袭击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1.59万人死亡
- 杭州:运河畔“国风”自助交友受青年欢迎
- 专访演员王大陆:寻找下一个代表作
- 截至8月10日,河北此次暴雨洪水因灾死亡29人
- (经济观察)数千亿国债“就位” 中国央行操作借入卖出有何影响?
-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吴晓求:中国建设金融强国应体现中国式特征
- 中新真探:苦瓜能降血糖?
- 19.9元电影票能否成常态
- 朝鲜成功试射中远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 多国驻肯尼亚使节:蒙内铁路是绿色路 开放路 合作路
- 江苏盐城大丰区部分镇出现龙卷风自然灾害 造成2死15伤
- 第八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开幕
- 王鹤棣冒险开始那一刻,找到安全感
- 网飞版《三体》一个披着刘慈欣小说外衣的美国故事
- 中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完成钻完井作业
- 停火协议生效一个月 哥伦比亚武装暴力大幅减少
- 德国2024年失业率升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