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打好“农高牌” 现代农业向“新”而行
中新网晋中4月24日电 题:山西晋中打好“农高牌” 现代农业向“新”而行
作者 高雨晴 杨杰英
“植物工厂”里,一棵棵蔬菜加速成长;种子随“神十六”飞天,开展空间诱变搭载实验;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达33.97万亩,形成15种典型旱作农业种植模式……近年来,山西晋中擦亮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晋中国家农高区”)这一“金字招牌”,蹚出一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24日,晋中市“锚定高质量 转型在前列”主题系列采风活动正在进行。其间,记者探访东辉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功能食品加工园、智慧农场示范基地等地,实地感受“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晋中市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立足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科技战略,将育种攻关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建成谷子研究所、藜麦研究院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引进先正达种业、龙生种业等高新技术企业。
一株株生菜幼苗长势喜人,一座座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如同一个个高效生产的蔬果车间……记者走进东辉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到,这里犹如一座现代化的“植物工厂”。
该示范园是晋中国家农高区标杆项目之一,主要以有机旱作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探索形成“科技研发、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推广、三产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东辉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叶介绍,目前,园区已建成国际领先的3万平方米荷兰现代化玻璃温室,30亩可移动膜结构温室大棚;引进培育先正达、德国拜耳等110余个新品种,在山西多地建立2万亩种植基地,推广果蔬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10余项。
“下一步,我们将以现代农业为发力点,结合乡村振兴,在科技创新、种业培育、人才培养上发力,聚智聚力,实现当地农业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助力晋中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为山西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李清叶表示。
这只是晋中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中国家农高区承载着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
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英权介绍,该示范区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在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攻关一批关键性技术、开展高水平成果转化、塑造有影响力的有机旱作特色农业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晋中市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围绕“有机杂粮、设施农业和现代中药”三大特色产业开发,一体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入驻高新技术企业54家,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有机旱作农业等三大省部实验室投用;建成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全省推广有机旱作新技术新模式1000余项,辐射带动70个基地。
“晋中国家农高区已成为引领山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但聚焦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晋中国家农高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产业转化能力等还有差距。”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在2024年两会期间提出,“加大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其建设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设立有机旱作农业国家级科创平台等,并给予晋中国家农高区科研项目倾斜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打好“农高牌”方面,晋中正加速发力。(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学毕业拿到职称证书?这是真的
-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金泽培:中国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稳定要素
- 湘粤港海关“跨境一锁”快速通关在长沙启动
-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开设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 广西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打造五张世界级旅游名片
- (走进中国乡村)“Z世代”赣南山村种音乐脐橙 解锁田间新农事
- 马斯克又向企业用户开刀 每月拟收1000美元认证费
- 12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9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 跨省游取消“熔断”:滑雪避寒成热门,“白菜”机票涨至99元
- 武铁迎返程高峰 清明三天假期发送旅客创新高
- 中国5月份PPI环比7个月来首次转正 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
- 一圈、两区、三线,新疆布局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 今年一季度迎来业绩开门红 家电三巨头押注以旧换新
- KargoBot自动驾驶卡车超百台,新能源占比超60%
- 随笔:私心重,美难当巴以问题“和事佬”
- 印尼北苏门答腊遭山洪和泥石流袭击 至少19人遇难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四川宝兴县一河道内发现野生死亡大熊猫
- 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增长迅速
- 山西朔州:生死时刻 民警楼顶飞扑按住轻生男子
- 热门推荐
-
- 台风“卡努”逼近东北 中国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
- 普京视察俄武装部队指挥部 听取特别军事行动进展汇报
- 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扩容 加强公共普惠算力服务
- 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附近发生5.0级左右地震
- 新款特斯拉全球交付 1200辆焕新版model3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
-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365天不打烊!赣州南康打造家门口的“托育园”
- 中国证监会发布十六项措施 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 3至5月北京PM10浓度同比下降12%
- 美国加州“山脉大火”烧毁240栋建筑、农业损失超600万美元
- 2024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110亿
- 新技术可早期预警锂电池热失控
- “伊斯兰国”宣称对菲律宾马拉维爆炸案负责
- 孙明德: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半导体 其他产业难受惠
- 北约图谋“东进” 推高亚太安全风险
- 中国—东盟(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论坛在吉隆坡举行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保护利用好大运遗产 为城市长远发展留下财富
- 大美中国色,绽放穿越千年的文化自信
- 广西上演大型原创音乐剧《绽放》致敬“燃灯校长”
- 天津两会观察:城市更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螃蟹粽、陶瓷粽、面塑粽……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