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扫码之困”,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65岁的吕雨生活在甘肃兰州,最近去超市购物时她发现,需要扫码下载该超市开发的APP,才能享受人工结账所没有的打折优惠。这一情况让不熟悉扫码操作的她只能“干着急”,虽然最后请超市工作人员帮忙下载APP完成了结账,但她还是不会使用,手机里还多了一个功能单一的APP。
购物、用餐、就医、出行……数字化时代,通过扫码进行线上操作,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适应,尤其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不熟悉智能技术反而带来了困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人。很多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面临“扫码之困”。
日常生活中的“扫码之困”
“我不知道手机究竟要距离多远才能扫得上,眼睛看不清楚,一个人的时候毫无办法。”吕雨告诉记者,尽管向子女学习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但有时一人在外,总会遇上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有时是忘了连接网络,有时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手指遮挡住了镜头导致扫码失败……
北京市朝阳区64岁的罗大爷,生活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说,有次在快递柜取快递时,他被快递柜屏幕弹出的一个广告二维码“绕晕了”,由于关闭按钮较为隐秘,自己摸索了十几分钟都没取上快递,最后还是在小区保安的帮助下完成了取件。
“我的手机版本比较老,再加上我老花眼,看手机屏幕很吃力。有时候我好不容易扫上码了也不知道下一步点什么,一会儿要我注册会员,一会儿又要我关注公众号……”北京79岁的赵书静一说到扫码就发愁。一次,她在小区的相关流量优惠活动中扫了码,随即又犯了难:想保护自己的隐私,但选择了“拒绝”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页面的字很小,我最后还是把活动页面关了。”赵书静说。
对智能手机的操作不熟悉、难识别二维码、不理解二维码工作原理,或者对扫码的安全性存疑……种种原因导致很多老年人陷入“扫码之困”。
呼吁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扫码之困”等问题,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以就医为例,方案提出,医院要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包括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多种适老政策的推出,老年人的“扫码困境”有一定改善,但在很多方面仍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赵书静告诉记者,她腿脚不太利索,网上预约挂号为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操作还是主要依靠女儿帮助。虽然自己常去的医院提供人工预约挂号,但必须到医院现场才能知道号源情况,要是到了现场没号就相当于白跑一趟。
除就医之外,“扫码困境”中引起广泛关注的还有“扫码点餐”服务。近日记者走访多家连锁餐饮店,发现目前多数餐馆在“扫码点餐”的同时,还提供人工点餐服务。不过,一些餐厅仍存在纸质菜单菜品信息过时的情况,服务员优先建议顾客扫码点餐,如顾客实在无法扫码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
解困需社会多方参与
无助、焦虑、恐慌、失落……这是记者采访中,老年人谈起“扫码困境”时常有的消极情绪。罗大爷告诉记者:“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我常常会有挫败感,年轻时我觉得自己学东西还挺快的,怎么现在学什么都这么难?”
对此,助老公益组织夕阳再晨的创始人张佳鑫表示,“扫码困境”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社会隔离感。
“我学的是通信信息工程,我发现哪怕我们学校研究通信的老专家、老教授,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也会为难。”张佳鑫发起了夕阳再晨公益组织,通过“志愿+科普”模式,积极开展老年人数字素养研究与普及工作。
张佳鑫表示,解决“扫码之困”,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需社会多方协同、共同努力: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智能化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科学指导适老化工作。同时,标准化工作要及时跟进,确保改造后有据可依、规范进行。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应提供培训课程。企业应研发、推出真正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欧洲头条丨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将沉重打击欧洲竞争力
- 全国首个“宋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亮相河南开封
- 助浴师能否助失能老人“洗澡自由”
- (乡村行·看振兴)“一个家园望黄河” 沉浸式打卡黄河岸边古村落
- 湖北:19名境外赌博集团骨干成员回国投案
- 俄称乌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致两座办公楼受损1人受伤
- 以历史文献记录解中国三千年气候变化之惑 《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原研究》出版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2.7万亿元
- 暑期文旅消费亮点纷呈 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 雪域高原上的浙藏互联网医疗合作:跨越山海搭建生命通道
- 昨夜至今北京出现雨雪天气,算得上今冬初雪吗?
- 探访成都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信息系统如何助力“医育结合”?
- 以军密集空袭加沙南部并发动地面进攻
- 广汕高铁首发司机曾东锋:20余年累计安全行车360多万公里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8860亿美元国防预算法案
- 新疆10月气温偏高 农业与旅游业享利好
- 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助推整合精神医学体系 提升多学科协作诊疗水平
- 111名在缅北掸邦实施电诈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中方
- 湖北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何以“种出”新质生产力?民企入乡“浇水施肥”输养分
- 热门推荐
-
- 《少年派2》“空降”开播,与现实互文奏响青春之歌
- 趁“热”出圈 江苏外贸企业抢抓“清凉经济”
- 缅怀“最可爱的人”!中新网联合出品电影致敬英烈
- 天津雾霾天气持续 预计2日傍晚起逐渐减弱消散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德增军援提高卷入冲突风险 乌称巴赫穆特局势仍受控制
- 第三届马中美食文化厨艺交流赛十一月举行
- 长三角跨关区协同监管 畅通跨境电商出口新渠道
- 冰雪经济催生装备制造融合创新
- 珠江委进一步部署西江洪水防御工作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旅游为展览带来流量,展览为旅游提升文化附加值
- 西藏旅游热:游客近距离感受藏文化魅力
- “你好!中国”2024丝绸之路日本旅行商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 强震致土耳其逾3.8万人遇难 联合国发起10亿美元募捐
- (“一带一路”10周年)川黔铁路小南垭站的蜕变:从货运小站到大道枢纽
- 有研究称,现代人“青春期”已持续到24岁
- 国内油价新年首调将至:上涨与搁浅可能性并存
- 美疾控中心:耳念珠菌目前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
- 西藏定日县内13名外籍游客安全返回日喀则市区
- 中国华电新一代大规模制氢装备下线 填补多项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