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昆明!
如果你“不幸”拥有一个昆明朋友
你就会发现
最近,他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如果你这就羡慕了
他一定会告诉你
“别急,我还有夏天的野生菌、
秋天的银杏叶、冬天的冬樱花没晒呢!”
生活在春城昆明是什么感受?
蓝天白云、好空气
过桥米线、汽锅鸡……
相信每一个到过那里的人
都会对它的万千美景和多样文化
念念不忘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韵味”昆明
看看这座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
2300年建城史的“网红”城市
是怎么“红”了千百年的——
因为不能拍照发朋友圈
马可·波罗到没到过中国成了“悬案”
但《马可·波罗游记》称昆明为“壮丽大城”
今天依然让很多人津津乐道
“天气常如二三月,
花枝不断四时春”
明代才子杨慎不仅写出昆明的“四季如春”
还用一句“春城风物近元宵”
赋予这里“春城”之名
著名“驴友”徐霞客
曾于1638年两进昆明
对滇池西山之美可谓念兹在兹
于是留下“愿于山水间,余生尽欢喜。
万里江山美,始向滇南行”的告白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清代文人孙髯翁常到滇池畔观赏湖光山色
以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
道尽昆明山水之美
林徽因写它
“永远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
老舍写它
“天下白云,远处青山,
眼前一湖秋水,诗人连诗也懒得作了”
汪曾祺写它
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雨季
野生菌的鲜美“无可方比”
漫步翠湖边上
一座陆军讲武堂
如同一本历史教科书
记录着跌宕起伏的百年往事
“百年军校,将帅摇篮”
仅创办二十年
这里就走出了两位元帅、
二十几位上将以及数百名将军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战火纷飞的年代
中国“最牛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昆明仅存八年,却走出了
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杨嘉墀、
陈芳允、赵九章、郭永怀、屠守锷
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75位院士
以及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
上上下下“十三坡”
随便一处小转角
可能就是先生的
彷徨流连处、意气风发处、
慷慨陈词处、舍生取义处……
昆明的风骨
在丹青史册上
也在街头巷尾间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春城”昆明
体验这里四季如春、花开不断
天蓝水清、宜居“氧人”的美好生活——
去昆明感受“春城”的“体温”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均气温15℃左右
北方尚未从寒冷中回春
昆明城中已处处芳菲
其他地方需要靠空调度日时
昆明夏天的自然风是凉的
去昆明饱览“世界花园”的“本色”
“春城无处不飞花”
独特的气候环境
使得花卉也对昆明青睐有加
这里拥有1.7万种高等植物
占全国总数的63%左右
其中花卉植物有1500种以上
种花、戴花、赏花、吃花
已融入昆明人的日常生活
春天去滇池畔的捞鱼河公园里
看百万株郁金香争奇斗艳
夏天去教场中路
赏“梦幻紫”蓝花楹浪漫唯美
秋天到乃古石林
观千亩波斯菊竞相绽放
冬天走进公园或街道
偶遇一树冬樱花灿若红霞
去昆明共赏“高原明珠”的“颜值”
天是蓝的,水是蓝的
有一种蓝叫“昆明蓝”
或是天高云淡
或是万里无云
“昆明蓝”蓝得纯净,蓝得舒适
水鸟翩跹
湿地串珠成链
滇池水越来越清
被称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
在多个水域明媚绽放
阳宗海越来越美
“海”边的“昆明海景S湾”
最近火爆社交网络
吸引各地年轻人前往打卡拍照
去昆明品味“向往之城”的“清甜”
“空气好清新”
“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这是不少游客对昆明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
昆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着力打造宜人宜居的
“高原明珠、绿美春城”
昆明到底有多“氧”人?
统计数据显示
2023年
昆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3%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
主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6%
绿化覆盖率达43.6%
人均绿地面积达12.32平方米
……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硬核”昆明
读懂这里的满满国际范儿——
在昆明滇池东岸的斗南小镇
不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更有一种叫昆明的浪漫
这里有亚洲第一
全球第二的花卉拍卖交易市场
中国每10枝鲜切花
就有7枝来自这里
“中国花卉看云南,
云南花卉看斗南”
昆明斗南花卉已连续25年
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交易人次
位居全国第一
是中国花卉的
“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斗南花卉”已成为中国鲜花的“代名词”
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
“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同时也是全国唯一拥有
自贸、经开、综合保税、跨境合作
“四区”叠加优势的城市
昆明依托中老铁路、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磨憨口岸等
与191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设施联通不断完善
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
国际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客运全覆盖
国际“朋友圈”不断发展壮大
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重要城市
缔结友城全覆盖
连续4年入选
“外籍人才眼中最具潜力的中国城市”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昆明
正与广大世界开放相拥
与多元文化包容共舞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宝藏”昆明
感受这里千万种
舒适自得的生活方式——
从银装素裹的轿子山
到烟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
从古滇文明的神秘密码
到活力绽放的城市新貌
……
很多人爱昆明
因为它的“诗和远方”是日常的
在昆明,你可以
甩一碗热腾腾的米线
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也可以“勇敢”挑个餐馆
尝尝野生菌的鲜美清甜
可以在百条花树大街间
来一场畅快的citywalk
也可以在老街咖啡馆
消磨半日时光
可以在市场买一颗
搭乘中老铁路列车而来的大榴莲
也可以在湖边堤坝
约会来自西伯利亚的“小精灵”
可以逛吃烟火升腾的南强街巷
体验舌尖上的“越夜越美丽”
也可以来一次“魔性”的民族打跳
唱最朴素的歌,跳最热情的舞
……
昆明的浪漫
是一碗小锅米线
一罐汽锅鸡
一盘烤豆腐
也是一束玫瑰花
一枚银杏叶
一块等待红嘴鸥飞来叼走的面包……
昆明
是一种可以慢下来的美好生活
AI也去了趟昆明
来看看AI眼中的昆明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去一趟昆明
昆明等你
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加快推进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信用卡营销靠“耍花招”不是长远之计
- “Z世代”看百态雄安:氛围感 活力感 幸福感
- 石破茂新内阁名单公布 两个重要部门换人
- 见证中日友好历史的教育工作者高桥强:中国“以民促官”外交方针深受日本民众支持
- 中国房颤患者快速增长 医疗科技创新推动房颤手术整体安全性有效性提升
- 专家:中国古代律令典籍蕴含人权思想及保障的历史事实
- 外卖奶茶中疑似有“血痰”?安徽池州官方通报
- 加速品质换新与消费升级 海信发布以旧换新品牌价值主张
- 化妆师成“香饽饽”,职业教育有“金矿”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十大典型理赔案例
- 山西推动建筑产业链智能化 以“智”增效“碳”寻绿色生活
- 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话全球债务问题何解
- 继甲流后乙流患病比例明显升高,儿科医生:休息好是最好的药物
- 聚焦乡村振兴 让“群众点题”转为“群众点赞”
- 全国首票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目的地智慧检验监管试点货物抵达江西鹰潭
- “中国西兰花之乡”迎来采收旺季
- 重庆2023年GDP跃升至3万亿元台阶
- 重庆:社区微阵地 服务大民生
- 《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发布
- 热门推荐
-
- 盘活鱼米之乡“土特产” 江苏“农情四季”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聚焦中非合作)非洲青年“扎根”重庆15年:从语言不通到“嘿得行”
- 我国在南海超深水超浅层探获千亿方大气田
- 商务部:围绕新型消费,第四届消博会首次开设3个分会场
- 卡塔尔促成向人质供药协议 以军在汗尤尼斯发动针对性袭击
- 长三角如何形成创新合力?专家建言跨域整合、取长补短
- 山西闻喜:四人多次潜入三米多深湖水勇救落水学生获表彰
- 川藏公路绘就多元文化艺术
- 共青团中央等15部门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
- 7国农业科研人员及政府官员在海南开展果业研修
- (申城风景线)“五一”新夜游 年轻人邂逅人文上海
- 东盟秘书长:中国为东盟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 要成为“兰州窗口中的窗口” 是甘肃哪家单位?
- 山东能源华丰煤矿突水事故救援结束 5人生还3人死亡
- 北京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 活力持续迸发
- 连续十年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破1200万辆
- 莎士比亚珍贵实物资料在上海展出
- 百米舞龙创“巴西最长龙”纪录
- 中科院发布心理健康蓝皮书——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 青岛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