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韦香惠)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
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日前,中国新闻网《大医生来了》栏目专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他直言,“渐冻症”是一种“只能往前进,不能往后退”的疾病。
视频:大医生来了 | “破冰”渐冻人生来源:中国新闻网
无助的疾病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渐冻症被收录其中。
樊东升是国内最早从事渐冻症临床研究和诊疗的权威专家之一,至今从医已30余年。在他的诊室门前,有全国各地而来的病人,他们往往拿着厚厚的疾病就诊记录,希望在这里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渐冻症可以说有真的,也有假的。”樊东升解释,所谓“真渐冻症”即明确诊断神经系统性疾病,上、下运动神经元丢失导致球部、四肢、胸部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假渐冻症”则是有肌肉萎缩的表现,但原因可能是内分泌、类风湿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事实上,关于渐冻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科学研究表明和遗传有关。门诊里,有幸运的“假渐冻症”,也有不幸的“真渐冻症”。
患有渐冻症的人,始终保持清醒意识和良好的皮肤感觉能力,却会逐步丧失运动能力,直至呼吸停止。樊东升介绍,这是一种短期内无法治愈的疾病,就像过河的卒子一样,只能往前进,不能往后退。
“确诊的渐冻症患者多处于无助状态。”他表示,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是目前最现实的目标。
更高的追求
根据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渐冻症发病率呈线性增长,在老龄化趋势下,病人数量还会逐年增长。
来到樊东升门诊的病人大多是一家人一起过来。“两万多个病人就意味着两万多个家庭被卷起来。”他谈到,医生是一个与人打交道职业。罕见病患者是较为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持,双方间建立的信赖关系也会更强。
在樊东升看来,“罕见病不是做个手术病就好了。踏入这个领域的医生就会成为这部分病人的支柱,不能仅仅满足于把医生当作一个职业来对待,而要有更高的追求。”
2004年,由樊东升牵头,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四家医院在内的多位专家联合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ALS协作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填补国内 ALS 诊治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空白。
2014年,北医三院启动了“科技助力渐冻人公益项目”,研发了针对渐冻人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包。
2017年,樊东升作为当时的北京市人大代表,专门为罕见病人发声,他建议北京市率先试点为部分种类的罕见病患者设立专项补贴。他说,从专业角度上呼吁把有效的药用到病人身上是医生的责任。
近年来,樊东升一直率领团队进行渐冻症相关研究。据他透露,目前正在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已经取得令人兴奋的结果,文章发表后就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申请。
生命的意义
生命中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蔡磊在身患渐冻症后将此作为一大思考课题。
在蔡磊的身上有过诸多光环:京东集团原副总裁、多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电子发票推动者……但现在他最看重的一个身份是渐冻症抗争者。
2019年秋天,樊东升在门诊见到蔡磊。在接诊的这么多病人中,蔡磊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他不仅是一位患者,还是生命的“斗士”。
刚确诊时,樊东升对蔡磊的病情预估还算是乐观,但后来的进程却出乎意料,原因在于长期处于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工作压力下,持续的应激胁迫对渐冻症的病情十分不利。
确诊“渐冻症”至今4年时间,蔡磊说他得到了一个40年都可能做不到的梦想,那就是让罕见病不再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他投资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渐冻症患者科研平台,并发起公益资助计划。他还联合1000多位病友,捐献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供医学研究使用。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会战斗到最后一天,到我死亡的一天为止。”
樊东升坦言,蔡磊患病对渐冻症科研推动非常大。他用实际行动推动了新药研发,发起号召病人捐献遗体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事件。
“当你不面对生死的时候,可能你会按照常规的职业发展,思考如何事业发展的好、挣钱多、自己获得更多财富,但生病之后就不会这样了,就会思考什么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把这短暂的时间,投入到这些事情当中。”蔡磊说。
不久前,樊东升所在的联合研究团队在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队列中发现了CLCC1基因的相关性和罕见致病突变,同时首次探索了CLCC1在细胞内质网相关功能异常的机制,为渐冻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提到,未来,还会有更多先进技术或者药物应用到渐冻症治疗当中,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提升质量。(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 漓江船舶排筏封航管制全面解除
- “走进中华文明——苏州江南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人文交流活动在苏州举行
- 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
- 北京疾控:目前流感病毒活动度较低 12月或将增强
- 重庆将实施6大行动完善中小企业培育体系
- 广西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 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已准备好与特朗普对话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去年人民币跨境收付约64万亿元 同比增23%
- 阿航客机失事现场找到第二个黑匣子
- (经济观察)资本市场改革下一步如何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调
- 西藏上半年GDP增长6.1%
- 新闻1+1丨冰雪旅游,看辽宁怎么玩?
- 美政府欲为监控法案“续命”:招致公众反对、议员声讨
- 境内企业出海制度新规:明确全球存托凭证备案时间
-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19条高速29个路段公路封闭
- 2024年GRESB评级成果: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巨大潜力
- 西江中下游暴雨区内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 专家揭秘“电子烟”
- 中新健康丨重庆发布首版中药材标准 填补地方标准空白
- 热门推荐
-
- 本届进博会在展区设置上有什么创新举措?商务部回应
- “天照”粒子:新的宇宙之谜
- 王雷分享2023新年愿望:好好工作,国泰民安
- 陈亚新:数字技术创新进入联合、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 前10个月安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省份第一
- 武汉地铁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
- 滴滴在多地举办“司机日”活动 全新等级权益回馈好司机
- 中新教育丨全国近两千师生参与“美育圆梦”第二十四届魅力校园春节大联欢
- 广西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 将出实招根治欠薪
- 新疆托克逊县“牛奶西瓜”上市
- 青海五举措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坚战
- 达沃斯解锁“新前沿” 中国开辟“未来增长”新动力源
- 可打印非虹彩轻量结构色墨水问世
- 罗星塔重建400周年纪念活动福州举行
- 家政市场开启“春节模式” 这些岗位成“香饽饽”→
- 国家统计局:11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1.2%
- 新疆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外媒:以军袭击拉法东部等多地 “一日击中40个目标”
- 民调预测:英国执政党将在大选中遭遇创纪录失败
- “甩锅”治不了美芬太尼泛滥的“病根”